笔趣阁 >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87章 叔有一法,可延续大明江山三百年

第87章 叔有一法,可延续大明江山三百年

    “叔父能够未卜先知。”  “知道朝中之事,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崇祯随即醒悟,一阵叹服。  “你可真是个机灵鬼!”  云逍毫不留情地送上一记嘲讽。  随即笑了笑,说道:“大明的这些个大臣,是个什么德性,还需要未卜先知?”  以前没银子。  国库空的可以饿死老鼠。  就这,大臣们都还要想尽千方百计捞银子。  现在放着数千万百白花花的银子。  以大臣们的尿性,还能坐得住?  哪有不想方设法,找各种由头,大捞而特捞的?  “以前拖欠的军饷,以及官员的俸禄,需要补上。”  “辽东防御,陕北民乱,都需要大笔的银子。”  “再加上赈灾,花银子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啊!”  崇祯板着手指头,又是一阵头大。  “你所说的,全都是实情。”  “然而大明皇帝,眼下要当务之急要解决的,却不是这些。”  “四千多万两银子,必须花在刀刃上,而不是用在缝补窟窿上。”  云逍摇摇头,淡淡地说道。  “陛下当务之急要解决什么事情?”  崇祯迫不及待地问道。  说起来也真是惭愧。  自己这个大明天子。  居然不知道,现在最应该花钱的地方在哪里。  “稳住皇权!”  “拖欠的饷银,建奴、民乱、赈灾,都可以暂缓一步。”aishangba.org  “皇帝稳住了手中的权力,是解决这些事情的前提。”  “没有了权力,皇帝就是个摆设,什么事都做不了。”  “最终,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明亡国!”  云逍的一席话。  方正化倒是不觉得有什么。  田贵妃、程雪迎以及林梳儿,听了却是神色大变。  云真人可真是什么都敢说啊!  崇祯一震。  思索片刻之后,深以为然。  有了权力,一切才有可能。  皇权不稳,什么都是空谈。  崇祯身子前倾,急道:“以叔父看来,该如何稳固皇权?”  “两样!”  “收军民之心,练精兵!”  云逍不假思索地说道。  崇祯皱着眉头,细细琢磨。  民心、军心,这个懂。  这次扳倒晋商,正是借助了民心。  军心更简单。  将士不怕死,大明才有希望。  另外还需要将士效忠于皇帝。  防止武官拥兵自重,甚至是造反。  练精兵,这个也懂。  为了铲除晋商,不得不从四川调白杆兵入京。  可见大明的军队,成了什么样子。  堂堂大明,拥兵200万。  皇帝手下,竟然没有可以放心用的兵。  说出去就是天大的笑话。  大道理都懂。  可具体该怎么做,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  崇祯十分诚恳地求教:“请叔父明示!”  “收服民心,这个倒是简单。”  “免除了三饷,皇帝就能尽收天下民心!”  云逍轻描淡写的一句话。  却如同一记炸雷,把崇祯吓了一跳。  田贵妃和方正化也都知道一些,一齐变色。  所谓三饷,是辽饷、剿饷与练饷的合称。  加派辽饷,是因为建奴入侵。  辽东战事紧急,军饷不足,朝廷不得不加派。  剿饷,是为镇压民乱筹措军费。  练饷,则是为镇压民乱练兵所用。  最开始,三饷属于临时加派,事毕即止。  然而随着辽东战事越发吃紧,朝廷财政越发窘迫。  于是加派迭增。  最终成为经常性的“岁额”。  老百姓本来就食不果腹。  加派三饷,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活不下去了,也只有造反一条路可走了。  因此,三饷正是导致大明亡国的主要原因。  可如今朝廷的主要赋税来源,就是三饷。  直接免除三饷,固然可以收取天下民心。  可没银子了啊!  “虽然朝廷这次,有了四千多万两银子的进账。”  “直接免除三饷,即使是金山银山,也会坐吃山空啊!”  “叔父此计,怕是,怕是有些不妥。”  崇祯摇头苦笑。  田贵妃心里不由得看低了‘叔父’几分。  还说什么大明江山社稷,全靠此人。  这出的是什么馊主意?  听了他的话,还不天下大乱?  “朝廷没银子,难道除了盘剥老百姓,就没有别的办法弄银子了?”  “这是杀鸡取卵,饮鸩止渴!”  云逍冷哼一声。  显然对于侄儿的质疑,心中十分不满。  “叔父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定有办法为朝廷开辟新的财源。”  崇祯想到煤球厂的事情,顿时精神一振。  一个小小的煤球厂,一个月赚数万两银子。  这不是点石成金是什么?  自己也真是昏了头,居然质疑叔父!  “要说是点石成金,叔还真的有不少,却解不了朝廷的燃眉之急。”  “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弄到银子,并且一劳永逸解决大明的财政危机,叔不是没有。”  “主要还是看皇帝,能不能下定决心。”  云逍自信地一笑。  还真不是瞎吹。  身为穿越者,怎么能少的了赚钱的金手指?  何况云真人前世还是个理工狗。  然而再厉害的黑科技,也没办法从根源上解决大明的问题。  归根结底,需要皇帝痛下决心,根除旧弊。  “为了铲除晋商,陛下不惜罢免韩爌和王德化,以此证明自己的决心。”  “要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陛下还有什么不能做的?”  这一点崇祯倒是十分自信。  再过十五年,大明都要亡国了,自己也要上吊自缢。  国快亡了,命也快没了。  还有什么是不敢做,不能做的?  云逍点点头。  通过铲除晋商这件事。  足以看出崇祯是个极有魄力的皇帝。  这与历史上的记载截然不同。  “恢复榷关、行盐、矿税等工商税。”  “单是这一条,在数月之内,就可以解决朝廷的财政危机。”  云逍竖起一根手指。  崇祯面露迟疑之色。  ‘叔父’以前说过这件事,知道其中的弊端。  自己上台伊始,就被东林党人给忽悠瘸了。  结果脑袋一热干了傻事,取消了这些税。  免除工商税,肥的南方富绅,苦的却是老百姓。  然而当初取消容易,现在重新征收,可就难了啊!  阻力太大了!  可想到大明的将来……  崇祯心一横,豁出去了。  割富商的肉,总比自己上吊要好。  崇祯心中已经有了决定,接着问道:“除了重征工商税,还有什么办法办法?”  “还有一条财源。”  “弄得好了,大明年入一千万两银子,都是少的。”  “并且可以让大明富国强民,从此延续三百年江山。”  云逍的话一落音。  崇祯两眼放光,呼吸变得急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