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85章 请开海禁疏

第85章 请开海禁疏

    “咱家向云真人道喜了!”  曹化淳宣旨完毕,笑呵呵地向云逍道喜。  “贫道谢了。”  云逍面无表情,心中一阵呵呵。  曹化淳暗自感慨不已。  不愧是谪仙下凡。  这次立下泼天的功劳。  皇帝对云真人的恩宠,更是绝无仅有。  人家竟然不骄不躁,风轻云淡。  不服不行啊!  曹化淳离开道观。  在下山的途中,撞见温体仁和一名老者。  “温尚书这是,来向云真人求签算卦?”  “不知是问仕途,还是财运?”  曹化淳与温体仁关系密切。  因此十分随意地开起了玩笑。  温体仁笑道:“可不敢劳烦云真人,本官这是来道贺来的。”  曹化淳看了一眼那老者,问道:“这位倒是有些眼生。”  温体仁介绍道:“这位是南京工部右侍郎,何乔远何大人。”  “莫非是编纂《名山藏》《闽书》的镜山先生?久仰久仰!”  曹化淳面露敬仰之色,赶忙拱手行礼。  何乔远拱手回礼:“见过曹公公。”www.aishangba.org  这位何乔远,是今世最为有名的方志史学家。  此人性格刚正不阿,在史学上敢于秉笔直书。  曹化淳最是顾惜自身名声。  自然不敢在何乔远面前托大。  万一人家在史书上写上一笔。  那身后的名声可就毁了。  “咱家还要回去跟万岁爷复命,改日再请教镜山先生。”  曹化淳客气了几分,然后告辞而去。  温体仁带着何乔远向吕祖观走去。  来到道观门口。  “温尚书,陛下已经驳回了老夫的折子,事情已经没有了任何回旋的余地。”  “云逍子的名声,老夫也早有所闻。可他毕竟是个道士,关系到国家大政,他能说得上话?”  何乔远面露犹豫之色,打起了退堂鼓。  温体仁劝道:“来都来了,总要试上一试,万一成了呢?”  何乔远无奈地叹了口气。  二人来到道观。  “听说云真人荣升吕祖宫住持,并且获陛下颁赐免死铁券,特来恭贺!”  温体仁笑容满面。  然后双手奉上两个红包。  不多,也就是一百两银票。  是个意思也就是了。  人家云真人不差钱。  并且送多了反倒不美。  “有心了。”  云逍倒是没有推辞,直接收了红包。  伸手不打笑脸人。  并且这个温体仁很会来事。  以后还用得着。  温体仁介绍了何乔远。  然后从袖口取出一封奏章,双手递给云逍,“何大人写了一封奏疏,还请云真人给看看。”  “《请开海禁疏》?”  云逍看了奏章的标题,顿时眼睛一亮。  然后好奇地打量了几眼何乔远。  这封奏疏,内容是奏请朝廷开海的。  九州的海贸,自前宋开始趋于成熟。  宋朝虽然怂的一匹,却是相当有钱。  有钱到什么程度?  包青天一年的收入折算成铜钱,大约有两万贯。  相当于后世的软妹币两千万!  一个看大门的收入,堪比欧罗巴的一个国王。  弱宋之所以这么有钱。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海贸的收入。  到了大明,由于种种原因,朝廷实行海禁。  寸板不许下海!  致使大明守着一座金山。  最终却因为缺银子而亡国。  没想到居然有人上书请朝廷开海。  看来大明还是有明白人啊!  云逍将奏疏仔细阅读了一遍。  看到后面崇祯的朱批。  这才明白,温体仁带何乔远来道观的目的。  云逍想了想,“留我这儿,我仔细看看。”  别的闲事可以不管。  开海这件事,无论如何都要管。  这件事对大明的重要性,甚至超过铲除晋商。  正是因为禁海,闭关锁国。  才导致西洋白皮迅速超越东方。  一直到云逍所在的那个世界。  都还遭到白皮的肆意打压。  穿越到大明,任何事都可以不干。  也要极力推动废除海禁。  “有劳云真人!”  温体仁闻言大喜。  然后就拉着何乔远告辞而去。  二人离开道观。  何乔远失望地说道:“老夫说了,这事情没人能说服陛下,你还不信,这次白跑一趟。”  “谁说白跑一趟?”  “云真人收下奏疏,那就表示他会插手这件事。”  温体仁的话,让何乔远哑然失笑。  “一百两银子的贺礼,云真人就答应帮忙?”  “即便是云真人答应,也要能说动陛下才行啊!”  温体仁却是信心满满,“只要是对大明有利的事情,云真人就一定会管。并且说句违逆的话,云真人的话,有时候比陛下还要好使。”  何乔远哪里肯信。  一个道士,说话比皇帝还管用?  那把陛下至于何地?  立皇帝刘瑾,八千岁魏忠贤。  当年可谓是权势熏天。  可也没有这么离谱吧?  何乔远摇头说道:“罢了,老夫也是心灰意冷,如今年事已高,也该告老还乡了。”  “再等等!”  “顶多十天,陛下肯定会召见你。”  温体仁十分笃定。  何乔远自然是不会相信。  可又不能驳了温体仁的面子。  于是答应暂时留在京师。  ……  崇祯这几天也是焦头烂额。  还是银子的事情。  以前因为缺银子发愁。  可银子多了,也是麻烦事。  这次查抄晋商和朝中大臣,简直是赚翻了。  一共抄了四千三百多万。  现银!  还不算各种珍宝、田产、宅子。  六部以及各个衙门。  就如同是一头头饿狼,全都盯着这笔银子。  为了能分得一杯羹,大臣们想尽千方百计。  每次朝会,为了银子的事情,都是吵的不可开交。  崇祯的脑袋都快要炸了。  还有一个麻烦事。  人事!  这次杀了那么多的大臣。  很多人都眼巴巴地盯着空出的官位。  说情跑官的,甚至都跑到周皇后那里去了。  崇祯每天都要被吹枕头风。  搞得他烦不胜烦。  本来打算放松放松的,也没了情趣。  崇祯思来想去。  最终还是得靠‘叔父’拿主意。  只是亏欠‘叔父’的太多了。  实在是不好意思跟他开口。  再加上‘叔父’对皇帝心存顾忌。  于是崇祯才决定封赏云逍。  才有了吕祖宫住持,和免死铁券的事情。  以崇祯的本意,直接敕封云逍为大真人。  跟张天师平级平坐。  可想到那样太惊世骇俗。  会给‘叔父’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退而求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