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69章 惊天大案,罪魁祸首云逍子

第69章 惊天大案,罪魁祸首云逍子

    第二天。  一切风平浪静。  很多等着看好戏的人,都是大失所望。  难道马世龙已经被晋人当成了弃子?  第三天。  早朝上依然是波澜不惊。  从始至终,都没有人提马世龙的事情。  似乎从未发生过这件事情。  崇祯很是诧异。  难道‘叔父’的引蛇出洞之计,被识破了?  这很不科学啊!  一直到快要散朝的时候。  轮值太监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来到丹犀上,低声向崇祯禀报。  “什么?”  崇祯神色大变。  随即看向曹于汴等人,眸子中闪过一抹凌厉的寒芒。  简直是颠覆人伦,丧心病狂!  很多大臣不明就里,面面相觑。  这又是发生了什么大事,竟然让龙颜大怒?  这些年,大明几乎没什么好事,大臣们早就麻木了。  今天再来一件祸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aishangba.org  这时又有太监来报:“刑部左侍郎、顺天府尹,有紧急事情奏报。”  崇祯阴沉着脸,漠然说道:“宣!”  不多久。  刑部左侍郎和新任的顺天府尹匆匆而至。  二人都是满头大汗,神色惶急,显然是发生的事情不小。  顺天府尹奏道:“启奏陛下,有紧急大案,请陛下圣裁。”  “奏来。”  崇祯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事情肯定是瞒不住,索性当堂公开。  顺天府尹清了一下嗓子,当众大声奏道:  “今日清晨,京城各处,陆续发现有百姓横死家中。”  “经统计,死亡人数为一百五十七人,涉及三十六家!”  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如今的大明,天天都有人饿死。  若是放在其他地方,死百十个人,根本不是个事。  可这里是大明京师,天子脚下,天下首善之地。  一百多百姓突然横死,这可是惊天的大事。  “经顺天府衙门仵作初步查验,这些百姓,全都是死于中煤炭毒!”  “顺天府会请刑部,专人实地查验,结论与顺天府完全一致。”  大殿中的大臣们一阵骚动。  百姓烤炭火,中煤炭毒死亡的事情,并不少见。  可一次死这么多人,却是绝无仅有。  一百五十七人啊!  “往年也有中煤炭毒而死的案例,却只是零星个例。”  “这次为什么中毒百姓如此之多?”  “顺天府和刑部有没有查清,是什么原因?”  内阁次辅李标沉声问道。  首辅韩爌罢官回乡,如今内阁,由他这个次辅主持。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他当然要过问。  顺天府尹说道:“原因尚未查清。”  “拒查,死者家中,所用的煤炭,无一例外来自云记煤业。”  “其中多半家庭,由于家境贫寒,所用的煤炉和煤球,是云记捐赠。”  刑部左侍郎胡世赏大声说道。  大殿内顿时一片寂静。  能参加早朝的大臣,全都是成精的人物。  刑部这是将这一惊天大案。  直接指向了纯阳真人、昌平伯云逍子的身上了啊!  崇祯的脸色铁青,藏在龙袍衣袖中的双手,紧攥成拳头。  晋商果然出手了!  他们没有直接通过马世龙这件事。  而是采用了更为疯狂、狠毒的手段。  跟上次栽赃陷害‘叔父’的手段,如出一辙。  只不过上次只是害死了林梳儿父亲一个人。  这一次,竟是以一百五十七条人命!  丧心病狂,令人发指!  “此次中毒事件,云记煤业有着不可推脱之责,请陛下下旨彻查!”  刑部给事中站出来,向崇祯大声奏道。  “臣附议!”  “臣附议!”  “彻查云逍子!”  ……  大臣们群情激昂,纷纷为民请命,大义凛然。  崇祯冷眼看着群臣。  心中怒火涌动,如同一座爆发的火山。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底细。  自己此时肯定是龙颜大怒。  甚至直接下旨,将罪魁祸首拿下,送有司问罪。  可这次却是不一样。  不仅是晋商。  满朝文武,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  实际上满肚子的肮脏龌龊。  有这样的大臣,大明如何不亡?  此时崇祯才明白,为什么皇兄会不理朝政,专心在后宫做木匠活。  对付这样的大臣,也只有魏忠贤。  ‘叔父’说的没错。  忠贤不死,大明不亡!  这时,礼部尚书温体仁站出来,“陛下,臣有话说。”  崇祯漠然道:“讲!”  “如今京城有过半百姓,家中用的都是云记煤业的煤球,一直从未出过中毒之事。”  “这次为何突然出现这么多?事情,不免有些蹊跷!”  “况且,众所周知烤炭煤有可能中毒,这次的事情,怎么都扯不到云记煤业的身上。”  “此事必须彻查,不过不是查云记,而是彻查幕后真相!”  温体仁的一席话,让崇祯神色稍霁。  这种时候,只要是为‘叔父’说话的,那一定是忠臣。  这个温体仁,很是不错!  徐光启跟着说道:“温大人所言甚是,臣附议!”  一些大臣也跟着附议。  “人命关天,事关黎民的生死,岂能如此草率?”  工部尚书程启南终于站了出来。  “当初陛下让工部推广煤炉、煤球,工部正是考虑百姓安危,这才没有立即着手推动。”  “云逍子利欲熏心,为了赚钱,擅自在京中推广,这才是导致本次百姓中毒身亡的根源。”  “为了还一百五十七名百姓一个公道,必须彻查云逍子,否则难以向天下黎民交代!”  程启南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刚正激昂。  此人素有“天下第一廉吏”之称,深受百官敬仰。  此时又是站在道德高度。  一番话,顿时让很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大臣,也都纷纷表态附和。  崇祯正要开口呵斥。  左都御史曹于汴朗声说道:“陛下,此事若不妥善处置,恐怕会激起京城民变,望陛下三思!”  “陛下,三思啊!”  “若不处置罪魁祸首,如何让百姓心服?”  “万万不能姑息云逍子!”  ……  朝堂上呈现出一边倒的局势。  温体仁、徐光启等人的声音,完全被压制。  崇祯脸色苍白,身体微微颤抖着。  群臣完全是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逼宫,这就是逼宫!  他这大明天子,却毫无办法。  总不能把这些人全都抓起来吧?  那样肯定会天下大乱!  侍立在一旁的王承恩低声说道:“陛下,改日在意吧,云仙长肯定会有应对之策!”  崇祯瞬时冷静了下来。  ‘叔父’是谪仙下凡,有未卜先知之能。  眼下的局面,他肯定早有预料。  也肯定会有应对之策。  自己还跟这帮黑了心的大臣纠缠什么?  “此事明日再议,退朝!”  崇祯站起身来,大袖一挥,径自朝后堂走去。  王承恩看着殿内群臣,一阵忧心忡忡。  眼下的局面,即使是云仙长,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办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