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小林),你疯了?三个院子都买的话得多少钱,你哪有那么多钱?”娘俩异口同声。 “等会儿我再跟你们解释。”林致远安抚好这娘俩,转头对老王道:“我给你五千块钱,你想办法找到这三个房主,把价钱给我压到最低,能不能做到?” 老王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这个帅小伙跟他吹牛逼,他心里的潜台词是,你逗我玩儿呢,我在这四九城干了这么多年房虫,还没见过有人一口气买三个院子的,你当这四合院是个萝卜吗?三个院子原价是七十七万,就算讲讲价,降个五七八万的,那也至少得七十万。 七十万啊!不是七十块钱。 林致远似乎看出了老王的想法,直接从兜里掏出两千块钱,拍到他手上,“这回相信我说的是真的了吗?” 老王低头看看钱,又抬头看看林致远的脸,“林先生,你不是开玩笑,真要买三个院子?” 林致远点了根烟,“现在赶紧去联系房主讲价吧!事成之后再给你三千。” “好勒!林先生,你等我的好消息,我就算拼了老命也得帮你把价讲下来。”老王干了这么多年房虫,一下子出手五千元的客人可真是不多。 在回去的路上,车里很沉默。 杨芝兰终于忍不住了,“小林,其实阿姨知道你是有本事的,你用不着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 不知道为什么,杨芝兰竟然开始担心林致远了。那可是七十多万啊! 一想到这么多的钱要去买三个破院子,杨芝兰就开始心疼。 虽然不用从她兜里掏钱,但林致远的钱就是女儿的,女儿的钱不就是自己的吗? 等等,我在胡思乱想什么,我还没同意他们的事儿呢! “阿姨,其实四合院和股票一样,我买下这三个院子也是一种投资,我相信以后四合院就像股价一样,越涨越高。”
www.aishangba.org 苏锦担忧的看着男朋友,“致远,可是你有这么多钱吗?七十多万啊!我一辈子都挣不了这么多钱……” “没有!”林致远把头扭向窗外,“但是机会难得,我可以管朋友借!” 回到301医院后,林致远打了三个电话,一个是给姚叶打的,一个打给了周海,还有一个打给了谢志文的朋友,就是上次给他送钱的那个。 林致远请他转告谢志文,他还要借钱。 几天后,老王那边传来好消息,三个院子他一共讲下了七万五。南池子那个讲完价是十一万,后海那个四百多平的院子讲完价是十三万五,那个两千多平的三进院子降到了四十五万,最后总价是六十九万五。 而林致远这边的钱也凑够了,姚叶给他汇了十万,谢志文又借了他二十万,周海亲自给他送来了二十五万,再加上林致远原来的十八万七千五,买下三个院子绰绰有余了。 杨芝兰这次是开了眼界,如果说林致远第一次借十万元是运气,是侥幸,但是这次他又借到这么多钱,只能说明一点。 林致远有偿还这些钱的能力,不然谁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借他钱? 晚上回到家,杨芝兰把这件事说给苏盛听,苏盛也无语了。即便是他现在打几个电话,恐怕也借不来五十五万。 “你明天问问林致远,他究竟是干什么的,我就奇怪了,一个革钢的小科长,他哪来的那么多钱?”苏盛这时候意识到,林致远绝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第二天,杨芝兰真的去医院找到林致远,问了这个问题。 林致远一笑,“阿姨,你跟我走。” 两人来到西四环红叶机械燕京销售部,这里以前是一个经营不善的单位大院,被谢志文租了下来,现在由周海管理。 一进院子,杨芝兰就被这满院的二手机械惊呆了。 “阿姨,我在这家公司有百分之十的股份……”林致远简单的给她解释了一下来龙去脉,当杨芝兰得知林致远是以技术入股后,感慨的说了一句,“没想到技术这么值钱啊!” 回去的路上,杨芝兰试探的问了林致远,“小林,这三个院子都写小锦的名字吗?” “是啊,我不是已经答应这是送给小锦的礼物了吗?” 听到这个答案,杨芝兰彻底放心了,看来林致远是真的爱她的女儿,不然怎么会这么大方的把价值七十万的房产全都给女儿。 有这样一个女婿,好像也不错。 但是苏锦那边却不同意,“妈,这是致远买的,我一分钱都没出,我是不会要的。” 杨芝兰又气又恨,“你是不是傻?这可是小林给你的,你干嘛不要?” 苏锦嘴角流露出自信的微笑,“他整个人都是我的,我还在乎几个院子吗?” 一句话让杨芝兰哑口无言。 林致远在燕京一直住到五一假期之后,然后返回革安。 回到个革安后,林致远通过关系联系到了革钢建设公司的一名退休工程师和一位退休工长。 一周后,林致远带着姚叶和那两个人坐飞机直飞琼岛。 红叶机械则留给了董小树管理,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董小树现在已经完全能担得起这副担子了。 至于林致远,他要争分夺秒的挣钱。 一九九零年的神州,有两个赚钱的千载良机,一个是在沪市的股市,林致远已经去过了。 另一个就在琼岛。 自从国家在一九八八年把琼岛设立为第五个经济特区后,这片土地就默默酝酿着一个巨大的泡沫。 1988年,琼口房价1350/平方米,3年后到1991年还是1400元,可是到了1992年,仅仅一年时间琼岛的房价已经涨到5000块,足足翻了3.5倍。 更不可思议的是93年琼口房价更是直接从5000块涨到7500块。 与此同时,琼岛的地价也从91年的十几万一亩的价格,迅速地涨到93年的680万一亩。 据说当时琼岛房地产市场的场面是这样的:一个楼盘正在设计图纸,还没开挖,就已经被各级开发商、投机客一轮轮地炒作,甚至有个楼盘还没有盖起来就被炒作了16次。 1992年,市场经济成为神州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接着,中央提出加快住房市场改革步伐;政府审议批准琼岛吸引外资开发洋浦经济开发区。 一时间利好不断,琼岛房地产市场开始火热。当时全国各地流传着“要挣钱,到琼岛;要发财,炒楼花”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