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以财养官:我靠鉴宝升官发财 > 第78章 卖油赚钱

第78章 卖油赚钱

    盘乡的板栗树的产量中等水平。

    十年的树,亩产在600公斤。

    百年的树,亩产在1000公斤以上。

    每家每户,都有三至五亩的板栗树。每年结果都在二三千公斤。

    不过,每年他们只收了五六百公斤。

    剩下的果子掉在树脚,烂了后,成了肥料,继续滋养板栗树。

    这也是盘乡的板栗树没有照顾的情况下,能生活几百年的原因。

    现在不同了,乡民知道这树是财树,他们就会去精心地呵护。

    该除草的,必须除掉,不能让草同板栗树争水份,争营养。

    开会后的第二天,全乡的人都上山了。

    大人小孩,都在树脚下忙碌着。

    而曹云龙,带着乡党委成员,走遍了全乡。

    他们在设计水渠的线路。

    水从水库出来,要经过水渠,流向各个山头。

    各村再在各山头上建一个大水塔。

    水塔连接到水渠。与水渠平行。

    水塔比水渠低,那水渠的水就流到了水塔。

    水塔的水满了,与水渠齐平,那水渠的水就不流向水塔。

    这样,水塔的水,永远都是有水。

    水塔在山上,地势高。

    再接上水管,将水塔的水送到了山腰的村中。

    村子内,也有一个水塔。

    这是给各户供水的水塔。

    这个水塔,有一个关闭阀门。

    这水塔的水一满,就会关闭。

    它一关,上面的水塔就不供水了,水渠也不向山上水塔流水了。

    当村子的水塔的水只剩下一半的时候,阀门就会打开。山上的水又流了下来。

    就是这样循环。

    曹云龙走遍了各村后,便定下了方案。

    这水塔归洪老板建造。

    不能让村民去建,他们舍不得花钱。

    要是建一个水塔,只能用几天,几十天,那就惨了。

    除了生活用水外,水渠中,还留有十几个农田灌溉口。

    由水渠向农田灌溉水,保证农田农地的用水。

    还有山上的果木的用水。

    这样一来,盘乡的用水困难问题就能解决。

    十天后,李幼兵一个人来了

    他从曹家村抽调了七个人过来,还带来了三辆大卡车。

    这车,都是曹家村的子弟买的,用作跑运输赚钱。

    到了盘乡后,李幼兵的人便入驻了工厂。

    工厂建好了,只是没有干。

    李幼兵等不及了。

    车间先让它干着,仓库先用上再说。

    于是,乡里就给各村发了通知,安排各村统一送板栗油到乡里。

    为了防止争端,乡里规定了,一天来一个村子卖油。

    第一天,安排的是离乡里最远的村子。

    这个村子来了六百人。

    除了老人与小孩。男女都来了。

    每个人都挑着木桶,那木桶内,就装着板栗油。

    来到了李香工厂。

    这个村子有二百户,平均每户来了三人。

    曹云龙看到那户人家竟然卖了四百斤板栗油,便上前问。

    “留吃的没有?”

    “留了五斤!村长不让全卖,要我们留着炒菜吃。”

    曹云龙又问,“你家有多少板栗地?”

    那男人说:“我家有五亩地,都是五十年以上的大树,产的多。”

    男人边上的女人说,“可惜了,每年我们只收了三成不到。要是多收了,那就不止这多。”

    这一家的四百斤板栗油,按二块五一斤收购了。

    一共是一千块。

    拿到了钱后,一家三口人,向曹云龙鞠躬后才离去。

    这是一等品的油,价格也三块。

    乡里抽成了百分之十六,也就给了他们二块五一斤。

    这个村子的油,都是好油,都是一等品。

    最多的一家卖了五百斤,拿到了一千二百五十块。

    最少的一家卖了三百斤,也拿到了七百五十块。

    这一家的人少,板栗树少一些。

    那两口子一个劲儿地说,回去要加种两亩的板栗树。

    这个村子,一共卖出了八万二千多斤的板栗油,收入了近二十一万。

    人均收入达到了一百八十多块。户均收入达到了一千多块。

    现场上来了很多的人旁观。

    都是各村的干部。

    还有乡里的一些人。

    大家看到那个村子的人收了那多的钱,个个都眼红。

    二话不说,向各自的村里跑去。

    这消息,要尽快地告诉乡亲们。

    之后的十二天,另外的十二个村子,都将存货全卖了。

    李香公司的厂长,统计了数量。

    这回一共收购了107万斤板栗油。比原来的预期要多出了六十万斤。

    看来,各村上次报数额,都留了水份!

    一百零七万斤的板栗油,都是一等品。

    没有三等品。

    出现的二等品,都不卖,留着自己吃。

    这样一来,盘乡的这一回收入,达到了268万块。

    人均收入达到了一百七十多块。

    这十二天,乡里的供销社的生意太好了。

    有了钱,村民们就买盐买酱,买布做衣服。

    乡供销社的大米,补进了六次货!

    那都是五毛钱一斤的大米。

    但是,在村民的眼中,那是最好吃的粮食。

    每一家都要买上一百斤。

    就是那“高档”的烟,五毛钱一包,也买了两条。

    来了客人,能上香烟,也是面子。

    还有那肉摊的老板,笑的合不拢嘴。

    每家都买了两三斤肉。

    一块钱一斤,咱吃的起!

    可是,那肉摊的老板要哭了。

    你们都只买肥肉,留下那多的瘦肉,我去哪里卖?

    老板卖出了五十多头猪。

    肥肉都买走了,留下了两千斤的瘦肉。

    在贵州,人们都只吃那肥肉

    不像后世,人们只吃瘦肉。

    在人们的想法中,认为。

    肥肉可以熬油。

    用猪油炒的菜,那真的好吃!

    村民赚了钱,乡里也有钱了。

    1070000斤板栗油,每斤提留五毛钱。

    这就让乡里收入了530000块。

    一下子,乡党委委员们给惊住了。

    乡长一遍又一遍,算了七遍,宣传委员也算了两遍。:筆瞇樓

    其他的人也都算了一遍。

    就是曹云龙没有算。

    因为在心中,他算了三次。

    这数字是对的。

    曹云龙说,“给每个村子发一万,作为他们的费用。”

    常务副乡长说,“不用那多,给五千就行!一下子钱给多了,他们会找不到北的。”

    大家都是这样说,曹云龙只好同意了。

    每村发五千块,作为村子的费用。

    这就去掉了六万五千块。

    还有46.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