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章 吴公孙权
未央宫内,徐庶早已在此等候。自从亲自担任使者,促成曹操南征一事,并为刘璋进爵为王后。徐庶证明自己才华的同时,也顺理成章的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如今秦国的顶尖智囊团中,已经有了徐庶的一席之地。“说吧,是不是有什么消息?”刘璋似笑非笑,发出了疑问。贾诩,荀攸几乎没有去桂宫寻找过刘璋,由此可见事情并不简单。见到徐庶的那一刻,让刘璋更加印证了猜想。三人互相看了看,最终由徐庶拱手上前。“启禀秦王,准确的消息传回来了!”“曹操南征大军死伤惨重,三十万大军最终只剩下了五万,五十多万民夫也死伤了十万余!”“至于耗费的粮草辎重更是不计其数!”“保守估计,未来五年内,曹操都没有办法恢复到南征之前的实力!”果然是好消息!刘璋心中大喜,嘴角也渐渐上翘。怪不得要去桂宫中寻找自己,这个消息的确是急不可待!“曹操啊曹操,魏王两个字,可是让你飘了!”对于刘璋的轻蔑之色,徐庶深以为然。“秦王明鉴,曹操执着于打造铁锁连环战船,无视瘟疫在军中肆虐,这才死伤如此惨重!”“据说长江之上,一度让浮尸占据!”刘璋微微颔首,脑中浮现出了想象的画面。这次的赤壁大战看似不如历史上精彩,双方没有爆发出多么激烈的战斗。实则发展过程和最终结局,几乎完全一样。都是诱使曹操打造连环战船,都是曹军爆发瘟疫,都是曹操烧船自退。唯一的区别,也就是统帅由周瑜换成了陆逊。“周郎不是拿下九江郡了吗?孙权有没有什么动作?”刘璋最关心的,还是淮水战场。南郡有刘备时时刻刻盯着,长江战局几乎已经定性了。但是淮水战场则不同。如今的曹操正值虚弱之时,更严重会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难免会被孙权趁虚而入。“启禀秦王,孙权拿下广陵郡后,便停止了北上。”“如今曹操与孙权在淮水划界,双方罢手言和。”刘璋轻轻点了点头,对于这个结果并没有多少意外。实际上他始终认为孙权扩张的脚步,最多也就只能到淮水。毕竟历史上,孙权经常放弃庐江郡,彻底退守长江以南。若是没有周瑜大发神威,孙权一辈子也难以突破合肥这个梦魇,一辈子也无法进入梦寐以求的寿春。得益于周瑜的神勇,孙权再也不用背上孙十万的帽子了。不过刘璋并不觉得双方就会默不作声的息止兵戈。“哦?双方是默契的结束征战的吗?曹操这变成这样了,孙权就没有一点野心?”徐庶眼中闪过赞叹,十分钦佩刘璋眼光的毒辣。“秦王英明!”“曹操正式以朝廷的名义册封周瑜为九江郡太守,程普为广陵郡太守。”“同时,更是下旨晋升吴侯孙权为吴公!加封大司马,总督荆州,扬州军事!”刘璋闻言,瞬间露出惊骇之色。“什么!封公了?”这个消息真是远远超出了刘璋的预料。孙权才多大?今年不过二十二岁!再者吴侯虽为世袭接替孙策的爵位,但也是最高级别的县侯。整个汉朝历史上年仅二十岁便是县侯的也屈指可数。刘璋本以为曹操会加封孙权一个高级别的将军职位,最多再给他都督东南军事。没想到竟然一步做到位,直接给了公爵!那可是公爵啊!整个汉朝,唯独王莽,刘璋二人担任过。孙权这个二十二岁的公爵,可是远比刘璋,王莽要威风的多!良久过后,刘璋缓缓吐出一口气,并发出一阵冷笑。“呵呵,曹操还真是舍得啊!”“就算没有公爵,孙权也没有能力继续北上了。”“如今给了公爵,岂不是屁颠屁颠的跑回秣陵建国去了?”建国的诱惑极大,谁又能忍得住呢?曹操就是一个例子!南征荆襄如此迫切,都要先返回邺城把魏国建了!孙权年龄不过弱冠,岂能抵挡住这个诱惑?想着想着,刘璋心中对曹操更加鄙夷。还好现在曹操没有说过‘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句话。不然吴公,秦王之位都是他一手促成的,有何脸面面对天下人?“秦王,曹操仅仅是给孙权加封了公爵之位,并没有给他建国的权利。”“如今的孙权,只能行使车骑将军的权利。”刘璋挑起一边的眉毛,再次露出惊讶之色。不建国,就没有办法置百官,封地也仅仅是吴县一地。对于孙权来说,除了可以自称孤以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不建国的吴公和朝廷册封的吴侯,实际上没有多大的差别。再者刘璋称公建立秦国,曹操称王建立魏国,唯独给孙权称公不让建国。这不是赤裸裸的羞辱吗?“呦呵!曹操这是怎么了?封公不让建国?”“这不是纯粹恶心孙权吗?他就不怕孙权脑子一热,大军攻入徐州?”贾诩,荀攸,徐庶三人互相看了看,纷纷笑着摇了摇头。三人同时不赞同刘璋的话。“秦王,这才是曹操的高明之处啊!”“哦?何以见得?”“曹操册封孙权为吴公,虽然没有给他建国的权利,但是给了他建国的希望!”徐庶这话,瞬时让刘璋恍然大悟。“都督荆州,扬州军事!”“不错!”徐庶笑着点了点头。“封公不建国,意味着没有达到建国的功绩!可是曹操又册封了孙权车骑将军,都督荆州,扬州军事!”“这不就是摆明了告诉孙权,拿下荆州,就能建国吗?”“曹操此计一石二鸟,着实不简单啊!”话音一落,贾诩也站了出来。“曹操还将陆逊封为江夏太守,周瑜封为九江太守,程普封为广陵太守,吕蒙封为了庐江太守!”“其中九江,庐江,广陵等长江以北三郡的长史,都违背常理的由朝廷册封,无一不是淮泗派人士!”“曹操此举,激发孙刘矛盾的同时,还在分裂着孙权内部的统治!”“稍有不慎,怕是江东从此再无安宁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