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章 益州之于秦国
十日后,临近年关。诸葛亮没有拖沓,带着文聘的一百多族人再次登临夷陵。这次的交换没有之前如此隆重,仅仅是用一百多人换取一人。诸葛亮直接自告奋勇,亲自前往夷陵城负责交换事宜。由于统帅的无能,上次交换俘虏过后,刘备大军最终以大溃败之势逃回枝江。大军崩溃,刘备,关羽喝破了嗓子也没能制止分毫。经过最终的统计,竟然造成了两千余人伤亡!大耳贼重新被扣上了新的标签,无能!有了这次教训,刘备说什么也不肯再度领兵出城。目前驻扎在枝江的士兵早已对秦军闻风丧胆,完全没有任何战斗力。正好诸葛亮向刘备请命,自然是皆大欢喜。诸葛亮此行的目的并非只有一个交换俘虏,他还想要找刘璋商议一下夷陵和夷道两城的归属问题。夷陵和夷道属于荆州南郡管辖,距离益州最近的鱼复也有数百里之遥。这里属于扼守南郡的要地,如果有可能,诸葛亮自然想要商议换回。只要刘璋愿意商量,诸葛亮心甘情愿付出一些代价。在进入夷陵后,为了表示姿态,诸葛亮立刻就将文家众人交给了秦军。带文聘亲自确认家人没有任何遗漏之后,诸葛亮才请命求见刘璋。诸葛亮如此放低姿态,为的就是让刘璋没有办法强行刁难。就算刘璋想要鸡蛋里挑骨头,也要有个理由吧?可惜诸葛亮再度失算了,刘璋是没有理由为难他,但是可以选择不见他!等待诸葛亮的,只有庞统和徐庶二人。想要从这二人手里要回夷陵城和夷道城,那和做梦没有任何区别。诸葛亮只提出了想要见刘璋一面的请求。对于城池之事,压根连提都没提,诸葛亮也不想自取其辱。很可惜,求见刘璋一事被庞统毫无情面的拒绝。理由也很简单,秦公没功夫见你!什么叫穿上裤子就翻脸无情,诸葛亮也算长见识了!得到了徐母和文聘的族人后,连面都不肯见一下!诸葛亮还较为执着,一连等了三天。可惜除了身负重伤的张飞以外,再没有一个人接见诸葛亮。连庞统和徐庶的面都看不到了。迫于无奈之下,诸葛亮只能绝了不切实际的心思,连忙带着张飞返还。眼下张飞的命是保住了,可情况并不容乐观。诸葛亮也担心再耽搁下去,给张飞落下什么隐疾。第四日清晨,诸葛亮带领随从并昏迷的张飞离开夷陵,顺江而下返还。与此同时,刘璋也整顿好了军马,准备启程返还都城长安。这次为期半年的征战,完全超出了刘璋最初的预期。疆土虽然东扩了不少,可大部分都是山地,城池仅有秭归,夷陵,夷道三座。不过这三座城池皆处于险要之处,是通往南郡的大门。掌握了这里,日后攻伐荆州的所有主动权,就来到了秦军手中。以后刘备再想依靠险隘固守,那只能是痴人说梦。秦军大可以一部分士兵围困城池,其余大军深入南郡!有了夷道城作为阻碍,武陵郡方面的兵马也不能偷过袭击。几乎是完全扼守住了荆州的所有攻势。日后益州和荆州开战,二者唯有正面硬拼一图!如果单纯比拼兵力和士兵的精锐程度,无疑是拥有整个益州支撑的秦国东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将夷陵的军政要务交给黄忠和庞统后,刘璋决定不在这里耽搁。于转日率领典韦及禁卫军的五千军,归降的徐庶母子二人以及文聘及百余名族返还。刘璋一行人先是逆流而上,直接沿水路前往了成都。想要在春节前回到长安是不可能了,刘璋也不在意多逗留些时日。尤其是要见见刘璋亲自任命的益州官员。与战国之时不同,那个时候关中是龙兴之地,沃野千里,巴蜀是陪衬。当年秦始皇依靠关中就能统一天下。可是四百多年后的今天,关中早已是残破不堪,连赖以产粮的水利都几乎被完全毁坏。因此益州才是秦国的基础!目前益州至少占据了整个秦国至少七成的底蕴。可以说益州兴盛,秦国才会强大,反之,则会遭遇重创!刘璋对于这一点非常清楚,甚至觉得未来至少十年,都难以改变这个格局。深知益州的重要性,刘璋才派出了这些顶级治理州郡的人才。董和作为益州別驾,总揽全局。诸葛瑾和蒋琬分别作为副手,配合发展整个益州。这三个人,每一个单独拿出来,都是一州之才。他们三个人互相配合,莫说一个益州,就算是秦国的朝廷,也能正常运作!刘璋在州牧府内与三人一同进行了详谈。对于益州的各项情况,又有了新的了解。在秦国各种新政的作用下,益州每年都在稳健的提升。根据刘璋估计,这个上升的空间并不是很大,几乎也就是百分之五到十以内。也就是这个时候没有gpd,不然一定能够看到稳步上升的曲线!尽管连十分之一的增长都没有,依旧让刘璋心满意足,并且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毕竟一个州的潜力不可能是无穷大的。益州经过刘璋倾尽全力的治理后,还能有多少发展空间?哪怕是维持现状,每年能够提供的粮草赋税已然是天文数字。能有如此稳步的发展,完全是得益于董和,诸葛瑾,蒋琬的才干!而且益州的百分之五,放到荆州,有可能就是百分之五十!益州的体量太大了,早已是无可争议的天下第一大州!董和三人也非常谦虚的向刘璋提出请求指点不足,希望刘璋能给他们指出错误。对此刘璋直接言辞拒绝。就目前的成绩,刘璋自问做不到这么好。对于三人,刘璋有的只是勉励,鼓励与认可!董和,诸葛瑾,蒋琬三人做不到的事情,刘璋还真不知道还能让谁来。一连呆了数日,刘璋对益州目前的情况也有了充分的了解。当下也不再拖沓,准备启程返回长安。就在离去的前一晚,诸葛瑾突然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