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17章 我们需要更好的飞机(二合一)

第117章 我们需要更好的飞机(二合一)

    趁着跟杨慧梅交流的功夫,卢育英专门注意了一下从四辆中巴车上下来的****代表团成员。</br>  细看之下确实发现了一些不同。</br>  尽管大多数人都穿着军装,但是跟之前几次相比,这个代表团里面的空军军官比例明显更高,而且从装扮和年龄来看,其中有很多都像是现役飞行员。</br>  来买飞机的时候带几个飞行员体验飞行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因为大多数空军的高级军官本就是飞行员出身,因此很少会出现这么多的年轻面孔。</br>  看着巴方代表团成员陆续下车,杨慧梅也不好一直把人家晾着。</br>  但是在转身之前还是跟卢育英说道:</br>  “总之,这次的情况确实比较特殊,上级也非常重视,今天我出来之前,空军申田丰副司令员专门定了调子,说要加深中巴两国在军事技术和训练方面的交流。”</br>  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卢育英有些苦恼地敲了敲自己的脑袋。</br>  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他并不喜欢这种模棱两可的表态。</br>  如果要是能像飞行器设计一样,给出一个精确的范围就好了。</br>  可惜在对外交流领域这几乎是不可能的。</br>  从1988年开始,两国就基于一种歼7深度改进型——超7计划确认了合作意向。</br>  但是由于双方对于战机技术层面存在分歧,加上中间巴方的兴趣又转向F16,导致这一项目在原地踏步了很长时间。</br>  一直到前年,也就是1994年,因为受美国制裁导致采购F16无望的巴方才重新开始了正式的谈判。</br>  不过这个时候,他们对于飞机的要求已经从一架“给F16打下手的低端战机”变成了“能够取代F16独挑大梁的主力战机”。</br>  超7计划一开始的方案,歼7CP显然不能满足这个要求。</br>  要是重新按照巴方的技术要求设计一架新飞机,那这个工程量,以及成本就要大得多了。</br>  无论对于中方还是巴方来说,连带着的风险也要成倍增加。</br>  所以需要更加深度的合作模式。</br>  然而国与国之间加深合作这种事情,哪里是航空工业部门能说了算的。</br>  总之谈判进度就这么僵住了,一直到今天。</br>  结果这个时候又突然说要加深交流——</br>  那是要加到多深?</br>  十号工程?</br>  想都不用想,绝对是不能给看的,甭管****背地里跟华夏再怎么关系好,人家终究还算是白纸黑字的美国盟友,不能什么东西都往外抖落。</br>  可是然后呢?</br>  看着对方这次的架势,绝对不只是再买一批歼7那么简单。</br>  而且还涉及到航空技术领域的合作,那就更加敏感和麻烦了。</br>  611所目前进行的几个项目涉及到各种技术和子系统,哪些能卖,哪些不能……</br>  这些问题,卢育英内心都没有底。</br>  实际上,不仅卢育英没底,由于这个时候的华夏在装备出口方面还不成熟,就连华夏航技的人也没底。</br>  但无论如何,事已至此,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br>  毕竟如今军队还在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整个军工部门都严重缺少订单,甚至需要搞军转民产品以维持生计。</br>  虽然已经比80年代最艰苦的时候要好上不少,但各方面的资金都仍然是紧巴巴的。</br>  例如目前由卢育英本人负责,进度相当喜人的歼7F战斗机,项目总拨款只有5000万人民币。</br>  如果不是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让他通过一篇论文联系到救兵,大大降低了飞机的开发成本,恐怕这个深度改进型都未必能走到最后。</br>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但凡比较有想法的军工企业都把目光投向了国外。</br>  如果能拿到外国客户的订单换到外汇,那么这些经费纵然不可能全部归属于本单位,也至少能留下相当一部分,解决一些火烧眉毛的问题。</br>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br>  卢育英深吸一口气,朝着代表团的方向走了过去。</br>  为首的一名军官也走上前来。</br>  “这位是航空工业蓉城飞机设计所的卢育英总师,负责了多个歼7飞机改进型号的开发工作。”</br>  站在二人侧面的杨慧梅先是向那名军官介绍了卢育英的身份,然后又微微转身面向后者:</br>  “这是****空军副总参谋长,也是这次巴方代表团的领队,沙希德·拉蒂夫少将。”</br>  二人握了握手。</br>  拉蒂夫的开场方式非常独特:</br>  “在因为年龄太大而停飞之前,我飞过的最后一个型号就是由你们设计的歼7MP战斗机,在当时,那绝对算得上是一架相当不错的飞机。”</br>  “非常荣幸能得到您这样的评价,少将先生。”</br>  就像所有父母都喜欢听别人夸奖自家孩子一样,身为611所设计师的卢育英自然也对此相当受用。</br>  ****的官方语言是乌尔都语,但绝大多数人实际使用的都是英语,因此二人之间的交流可以不通过翻译。</br>  当然,拉蒂夫的意思也很明白,当年算是一架不错的飞机,言外之意就是如今已经有些落后了。</br>  这也是无可争议的事实。</br>  歼7MP本质上是一架换装了大量西方设备,并且可以使用法制R550空空导弹的歼7B,放在当初刚刚交货时候的1984年还算是能看,但是到了如今的90年代中期,无论飞行性能还是机载设备都已经跟不上时代了。</br>  因此卢育英便按照最开始的计划,带着拉蒂夫,以及他身后浩浩荡荡的一个差不多四十人的代表团向132厂的总装车间走去。</br>  那里正停着一架已经下线但还没来得及转场到阎良进行试飞的歼7MG。</br>  既然摸不准对方这次前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那先进行一些比较保守的项目总不会出错。</br>  当然,卢育英也没忘了自己“推销员”的身份,在路上一直向对方介绍着这种611所当前的主打型号:</br>  “少将先生,由于歼7MP上面使用了大量西方设备,加上综合性能如今也稍显落后,所以我们已经停产了这个型号,转而准备出口新的改进型,也就是歼7MG。”</br>  “新飞机的机翼从过去的大后掠三角翼改成双三角翼,内翼后掠角57°,外翼后掠角42°,并增设了前后缘机动襟翼,换装了涡喷13F发动机,机动性能相比之前的老型号提高了至少三分之一……”</br>  说话间的功夫,一行人已经来到总装车间外面,通过敞开着的大门看到了里面停着的那架歼7MG。</br>  杨慧梅是一名外贸专家,她并不太懂飞机。</br>  实际上如果不是在过去的24小时里恶补了一些知识的话,她甚至无法分别****空军装备的歼6和歼7之间有什么区别。</br>  只有强5因为机头是尖的比较好认。</br>  但她懂人心。</br>  在卢育英刚开始介绍新飞机的技术特点时,拉蒂夫还是比较感兴趣的。</br>  但是当他看到车间里面停着的歼7MG真机时,虽然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表现,但微微垮下去的面部肌肉还是透露出一股失望的情绪。</br>  在数次暗示卢育英长话短说快点结束均告无效之后,杨慧梅只好直接开口打断了他:</br>  “卢总师,我看这一次代表团里面有不少巴空军的飞行员,不知道能不能让他们坐到机舱里面亲身感受一下?”</br>  听到这句话之后的卢育英一愣,然后点了点头。</br>  那自然是可以的。</br>  对于准备用来外销的飞机来说,座舱体验是非常重要而且普遍的一个流程。</br>  况且歼7MG也根本没啥秘密可言,总归是要往出卖的。</br>  以华夏和****过去的军售关系来说,甚至让后者的飞行员驾驶飞机升空体验都没问题。</br>  ……</br>  随行的翻译很快把杨慧梅的这句话翻译给了代表团成员们。</br>  在看到卢育英点头同意之后,经过短暂的交流,一名看上去40来岁,留着大胡子的中年飞行员从人群中走了出来。</br>  不过南亚那边的人都比较显老,所以他实际上应该要更年轻一点。</br>  拉蒂夫看了他一眼,然后用一种非常自豪,甚至有点炫耀的语气介绍道:</br>  “这位是穆罕默德·萨米中校,我们****空军最好的王牌飞行员,驾驶过从歼6到F16的所有机型,总共取得过7个空战战果。”</br>  “真不错。”</br>  卢育英表面上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示意旁边工作人员也从旁边132厂的工作人员去搬来一个登机梯,但是在内心中还是忍不住评价到。</br>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现实情况,****空军的作战经验,尤其是空战经验极为丰富,而且大多数时候都是在以弱敌强,绝不是虐菜刷出来的战绩。</br>  在拉蒂夫介绍完之后,萨米朝着卢育英干脆地敬了个礼,然后在几名地勤的协助下坐进了机舱里面。</br>  另外一个一直跟在萨米身后的人也爬上了登机梯,观察着座舱里面的情况。</br>  只不过这个人身上穿着一身陆军的土黄色军装,夹杂在一片藏蓝色里面相当显眼。</br>  正当卢育英准备上前介绍一下这架飞机的座舱相比老式歼7M具体有了哪些升级时,拉蒂夫少将却出现在旁边,并拍了拍他的肩膀。</br>  “拉蒂夫先生?”</br>  拉蒂夫看了一眼那个正站在登机梯上的人,似乎是在确认对方的注意力并不在这边,然后才小声开口道:</br>  “卢先生,实际上我们的飞行员曾经很多次体验过贵军的歼7E战斗机,坦白地说,它并不符合我军目前的要求。”</br>  显然,这是准备敞开天窗说亮话的意思。</br>  尽管卢育英一时间想不明白为什么对方的态度突然变得明确起来,但这总归是好事。</br>  “所以你们具体想要什么?”他用同样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问道:</br>  “不仅这一次,之前贵国在进行超7项目谈判的时候,提出的要求也很模棱两可。”</br>  “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但今天我可以明确地跟您透露,我们的要求分为两个部分。”</br>  拉蒂夫的英语语速非常快,好在并没有南亚地区常见的重口音,卢育英能听懂个七七八八:</br>  “一是在短期,最好是明年年底之前获得一种相比歼7P和幻影3性能更好的型号,只需要单纯采购,不涉及技术转让。”</br>  “二是在最长5-8年时间内,得到一种综合性能和发展潜力不弱于幻影2000C、最好可以接近F16C水平的战斗机,要求我方的卡姆拉航空联合体参与研发过程,并且至少要负责飞机总装和中修保养的能力。”</br>  “明年年底之前?”</br>  听到这个时间节点的卢育英一愣,然后在心中盘算了一下。</br>  如果能再注入一笔资金,提高一些工作效率的话,他手头的歼7F项目似乎可以满足这个要求。</br>  “如果您认为歼7MG的性能仍然不足的话,我们目前有一种即将完成设计的歼7深度改进型号,通过把机头进气改为下颌进气,腾出了安装一部直径600mm雷达的能力。”</br>  “即将完成设计……那么进度方面能否赶得上?”</br>  拉蒂夫显然也来了兴趣。</br>  “我们采用了一种,呃……特殊的设计方法,所以相对原型号的变化不大,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年初完成首飞没有问题,因为都是成熟的子系统,试飞进度也会很快。”</br>  “那么机载武器系统呢,能否换装一台意大利或者法国制造的雷达?”</br>  “唔……”</br>  卢育英犹豫了一下:</br>  “如果是单纯采购,不涉及共同研发的话,因为先期的投入都是我方承担,所以贸然更换新的机载设备无论是时间还是资金成本都会比较大。”</br>  “而且少将先生可以放心,我们华夏生产的航电设备同样可以兼容意大利生产的阿斯派德空空导弹。”</br>  这个解释算是半真半假。</br>  在歼7改进型上面对国产化率咬的这么紧,经济账确实是一方面。</br>  作为一款轻型战斗机,歼7的价格没办法定得很高,而意大利或者法国的的子系统价格又往往突破天际。</br>  例如之前出口****的歼7MP就应用了不少国外技术,要是按照官方汇率核算成本的话甚至是亏钱的……</br>  当年因为急缺外汇,加上歼7M还肩负着开辟海外市场打出口碑的任务,所以能用华夏币换美元的事情哪怕亏本也可以捏着鼻子干。</br>  但如今再做这种事情就不太明智了。</br>  不过还有另外一层考虑是卢育英没说的。</br>  那就是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华夏和西方的关系转冷,这种涉及到第三国技术的外贸项目受到的非技术层面阻碍实在太多,无论是华夏航技还是航空工业,都经常为此而耗费大量精力。</br>  而且还会带来巨大的违约风险。</br>  听到这个解释,拉蒂夫露出了有些纠结的表情。</br>  208雷达和阿斯派德中距弹的匹配问题是直到1995年末才解决的,距现在还不到一年时间。</br>  先不说可靠性问题是否完全解决了。</br>  就说这个208雷达。</br>  它属于早期的单脉冲雷达,性能属实比较抱歉。</br>  因为没有应用脉冲多普勒体制,虽然纸面探测距离也有30多公里,但是截获距离、探测精度、抗干扰……</br>  只能说是解决了有无问题,相比于更早的204雷达,总算是能实现锁定目标并引导攻击的能力。</br>  总之上升空间很大。</br>  “实际上,我们的歼7F并不一定要全新生产。”</br>  见到对方迟迟不给出回答,卢育英也知道自己必须得拿出一些有足够分量的筹码了。</br>  “它也可以通过贵军已经装备的歼7P/MP系列战斗机进行升级得到,区别仅仅是雷达的口径限制从600mm减小到520mm,而飞行性能甚至还会提高。”</br>  “哦?”</br>  拉蒂夫的眼神果然亮了起来。</br>  今天有点忙,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加一章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