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和上高中的儿子一起成长 > 第二章 初识高中 第五节 接纳和引领

第二章 初识高中 第五节 接纳和引领

    2021.9.1

    昨天写完后我在读与此相关的书籍时读到下面一段话,想分享出来:

    “尤其在这个年龄,她们严厉地评判人生,坚信她们知道是非对错、公平与否。她们做出明确的判断,确信人生必须提供一些来自于人性深处思想的东西,然后必须在世界中得以实现。这种理想,思想的倾向实际上在这个年龄会强烈呈现出来。”

    读完这一句,我哑然失笑,原来儿子呈现的正是这个年龄段的显著的特点,虽然如此让父母抓狂。所以,他们就是他们,他们在正常的轨道上,只是我们做父母的不了解。

    然后,我就会想我的青春期,我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在想什么。我十四岁时就在高一,那个时候想的还是怎么好好学习,为了有个好成绩,好像真的对父母没有什么评判。大概是没有太多空间吧,于是这部分没有展现出来。(我当时考高中,差几分去一流的中学,只分到一个三流的中学。当时,父母是可以给学校一些钱上那个一流的中学的,于是父母就做凤尾还是鸡头曾经与我有个讨论,我选择做鸡头。我记得父母说,到哪里都是学习,所以你依然可以把书读好。所以我想那个时候我就是要努力奋进的,哪里有空间,哪里有时间去想事情,去评判父母呢?)

    而现在我儿子呢,我们给了他们很多的空间和时间。儿子自己也说自己常常想事情,虽然他常常关着门,其实他不是在看书,也不是看手机,而是就是躺在床上想事情,当然我也不知道他在想啥,但是我想他是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他自己的,于是他就在思想上会有很多评判吧。

    所以,儿子的发展还在正常的轨道上,作为家长,尽量把抓狂转化为理解和接纳吧!

    但是,最怕这“但是”二字。中国的传统的智慧就是两极的,两者都有,两者能转化,要取中庸之道。

    接纳不代表可以说话不尊重父母,不代表孩子的行为都合适,所以就从接纳到了引领,两者都要有。还是从书中摘录下面这段话:

    “青春期的孩子们开始感到他们现在能够自己做出判断,但是仍然想要得到他们自己所选择的权威的支持:‘这个人的话可以听从;我能够接受他或她的观点和判断。’”

    所以,孩子需要引领,无论是童年,还是青少年。尤其在青少年阶段,我们常常忽略这个部分。因为孩子长大了,什么都能自己做了,而且能帮父母了,有自己的想法了,父母想的都是好不容易这么大了,放手吧,终于可以休息休息了。

    可是呢,还是早了,还是需要给予孩子一些支持、鼓励、帮助和指引。就像昨天我们谈到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时,老师说我们可以做的是要倾听他们,体恤他们,理解他们。如果愿意做,也可以提供一些对事物的不同的角度让孩子去看到。这是家长可以做的。

    看吧,还不是很容易呢。因为家长很容易就变成了说教,强迫认同,想要很好地当孩子的一个倾听的伙伴还挺难的。因为我们自己就没有真正被倾听过,被理解过,我们如何去做到呢?难,但难归难,我还是要做,因为我想要做好,想要不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我就要有意识,就要去尝试我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

    明天儿子就回家了,这三天开学营的团建活动,他应该有很多的看法,和观点。我就尝试一下怎么去倾听,提醒自己要闭嘴。

    --------------------------------------------------------------------------------------------------

    除了家长之外,孩子旁边的成人还包括老师。我也想说说老师的部分,因为我也曾经是老师,将来还会去做老师,所以有一些体会。

    由于孩子到青春期之后,伙伴关系远重于家庭关系,学校生活远重于家庭生活,于是同学,老师都会对孩子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同样的,接纳和引领都要体现在学校生活中,要体现在老师对青少年的态度中。

    我曾经看到有的高中,老师对孩子非常地接纳,非常地理解,“他们想表达自己”,“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情感上有需求,所以他们谈朋友”“他们在青春期,青春期就是这样的特点,孩子们的展现很正常”。

    但是!只有接纳,没有引领!

    青少年需要成人的引领,需要成人给他看到更合适的方式,也需要成人给他一点点底线,一点点规则,而不是完全的自由,完全的放鸭子!

    如果这样,那么会怎么样?

    长远来讲,学校里教育不了,家庭里教育不了,最后必然到社会上去教育了。但那时的状况会更复杂,棍棒会更加激烈,远没有学校来这么友好,孩子将来一定会更加受挫,打击会更加猛烈!

    目前来讲,孩子会慌!他们本需要他们的权威给予支持,给予引导,但是老师没有给,他们不确定自己做得怎样!(如果家长此时给了指引,也很合适。但现在往往家长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过了一段时间,会转变为自以为是,因为孩子说了算,孩子说怎样就是怎样,孩子会自满,自负,会表现出高傲来。

    而且,孩子会对成人有一种深深的轻蔑,“你做的就那样,你引领不了我!”

    但其实,他们心里深处是渴望有人可以引领他们的。

    除此之外,还会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孩子转而去寻找其他的可引领他的成人或团体,比如课外班,其他课外的老师,其他叔叔阿姨,如果他们能引领他的话,比如在学术上,技能上,能让他学有所得,他也会非常愿意跟随。

    还有一个就是他能从别处找来他能崇拜的对象,好一点的就是伟大的人物传记指引他想做他那样的人,或者是一个书中描写的人物能够指引到他的;还有一种就是现在的影视歌明星,体育明星,网络明星等等,现在明星也有各种类型的。后者往往很容易成为青少年的偶像。

    现在大一点的孩子都有偶像,作为他身边的成人,不要着急去否定他,去扭转他,不妨去听一听他说,他崇拜这个明星的哪些方面,从这些部分也能看出孩子的心理是怎样的,往往能听到很多可取之处呢。

    所以,啰里吧嗦说了一大堆,就是想表示,孩子需要引领,特别是青少年,他们处在一个尴尬的年龄,是孩子吧,已告别童年;是大人吧,还没成人。

    我们作为他们身边的成人,要看到他们,要接纳他们,要引领他们。

    -------------------------------------------------------------------------------------------------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甭管你是什么角色,只要是青春期孩子身边的成人就要接纳和引领他们。

    接纳,无非就是“体恤”他们,理解他们,如果不知道怎么做,就是倾听他们就行了,忍住,别说话!

    引领,无非就是表达一下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如果不会,也怕做不好,就真诚地表达就好了。表示“妈妈也不会”“妈妈做错了”“妈妈也要学习”,然后就是自己要去真实地生活,是自己。

    当然,还可以做的是创造给青少年的环境,让青少年有机会去碰到可以引领他的人,像我一样。</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