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千金买骨,摸石过河!(六千字第二更!)
第185章千金买骨,摸石过河!</br> 张良坐在席上,手脚已是冰凉。</br> 他被秦廷的果断跟凌厉震撼到了,秦廷的做法太过吓人,即便是他,也感到了一些毛骨悚然。</br> 等真的冷静下来,更是感到深深恐惧。</br> 这股恐惧来自内心深处。</br> 对秦法的厌恶!</br> 张良自是明白这股厌恶的来由,有打小听到的各种耳闻,也有长辈不时怒骂的虎狼暴政,这股厌恶随着韩国覆灭,已渐渐被压到了心底,眼下在见到秦廷的举动后,这股厌恶之感,再度从内心涌现。</br> 而且久久难以抹去。</br> 秦法!</br> 他这次的震惊,并不是震惊处罚力度之大,而是震惊于秦廷的魄力。</br> 近乎整个廷尉府被降职,尤其还有蒙氏一族的蒙毅,更是直接被去了职,其他相关官员也是降的降,贬的贬。</br> 而且行事无法干脆利落。</br> 仅仅半月不到,就做出了决断。</br> 这份魄力不可谓不果决。</br> 同样令张良感到心惊的是,民众对秦廷的拥护,随着那干瘦青年将告示内容告知,整个邸店一片欢腾,俨然化为了欢乐的海洋,但这些告示内容,又有多少跟他们息息相关?</br> 大抵是没有的。</br> 然依旧让秦人感到欢腾。</br> 原因何在?</br> 就在于此事似在向秦人向世人宣告,‘秦法’回来了,过去为民信服的那个秦廷也回来了。</br> 该出手就出手,该惩治就惩治。</br> 一视同仁。</br> 哪怕是蒙毅也不例外。</br> 这是秦人过去信任的秦廷拥有的模样。</br> 那个秦廷是商鞅治下的秦。</br> 张良很清楚,秦人无人想回到那个时代,但他们对商鞅治下的秦国有着一股莫名的好感,这股好感并非源自商鞅,也非是源自那时近乎严苛的律法,而是源自当时秦法下的一视同仁。</br> 也是源自商鞅力推的治民先治吏。</br> 这条规定,在这一百来年间,已渐渐为大秦朝堂罔顾,但这次秦廷的举止,又仿佛在昭告天下,秦廷又将其捡拾了起来。</br> 秦人对此感到振奋。</br> 对此张良只感觉满心的凝重。</br> 若是大秦真的走回老路,只怕原本流失的民心,也会渐渐回来,毕竟民不聊生下的万民,见到官吏同样官不聊生,心中大抵会安慰不少。</br> 而那时六国贵族恐真就难以撼动秦廷了。</br> 随即。</br> 张良就摇了摇头。</br> 他已冷静下来,仔细思索后,并不觉得秦廷会重走商鞅的老路,就算嬴政想走回去,满朝的大臣也不会同意。</br> 谁会想着在自己头上添一柄利刃?</br> 即便如此。</br> 张良也感到了深深的无奈。</br> 数日前,秦人怒意滔天,已濒临失控边缘,但仅仅不过数日,秦人就从原本的惊惶不安,变成了歌功颂德,从原本的怒骂,变成了现在的陛下英明,大秦万年,这个转变不免有些太快了。</br> 也太过立竿见影了。</br> 张良将窗户关的严实,不愿去听外面的欢呼。</br> 秦人的欢呼与他无关。</br> 他只觉吵闹。</br> 他给自己倒了杯凉水,大口饮入腹中,腹部一股凉意袭来,凉的张良有些受不了,脸上更是浮现出一抹痛楚,但很快就恢复如常。</br> 他正坐席上,开始审视今日的告示。</br> 只是没等张良多想,门口就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并未有任何知会,只听砰的一声,掩合的屋门就被推开。</br> 何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br> 他一脸严肃道:“子房兄,今日的告示你听说了吗?秦廷这是疯了吗?嬴政当真就视士大夫为狗彘?完全不顾及官员的感受?”</br> “太过离谱了!”</br> “这般粗鲁行径,残暴的令人发指!”</br> “暴君暴政!”</br> 张良目光微移,他没有开口,只是让何安静下来,然后指了指耳朵,让何去听一听四周的声音。</br> 听到四周的欢呼振奋,何更是涨红了脸。</br> “狗彘不食!”</br> “这些秦人也是一丘之貉。”</br> “毫无尊卑之序。”</br> “不通礼数,不识教化!”</br> 何怒骂连连。</br> 他的确痛恨暴秦,但眼下见到暴秦刑上士大夫,还对官署进行了连坐,更是令他感到万分震怒。</br> 嬴政这暴君眼下脸都不要了。</br> 注定为士人唾弃!</br> 闻言。</br> 张良摇摇头。</br> 他早已平静下来,淡淡道:“何兄,不用这么紧张,可曾听闻当初燕国的千金买马骨?现在秦廷做的就是‘千金买马骨’。”</br> “这些年天下民不聊生,世人大多怨声载道。”</br> “秦廷却始终高高在上,因而也是为世人诟病,眼下秦廷所为,就是在通过将廷尉府问罪,用以讨好秦人,让秦人误以为大秦会严明秦法。”</br> “实则只是收买人心罢了。”</br> “若是秦廷当真走上商鞅的老路,对我等而言,反倒是一个好事,官不聊生下,缺乏外部的压力,秦廷只会内部生乱。”</br> “若是秦廷真的走通了,我等基本是复国无望。”</br> “不过不可能的。”</br> “就算嬴政才智超群,也难挡得住汹汹人心。”</br> 何心中稍安。</br> 他看向张良,也是明白,张良思虑的远比自己更多更深,他点了点头,问道:“子房兄,依你之见,我们现在该做些什么?”</br> “总不能任其收买人心吧?”</br> “若是真让暴秦得逞,今后只会更加难对付?”</br> 张良指尖从案面划过,留下一道浅白的印记,他平静的摇头道:“没有办法,什么也做不了,这是大秦朝堂的事,我们插手不了,也没资格触及。”</br> “甚至于”</br> “大秦发生了什么,我们都毫不知情。”</br> 何蹙眉。</br> 眼中充满了不甘。</br> 他急声道:“难道就这么干等着?任由暴秦收买人心,现在秦人对暴秦的拥护声众多,若是不趁机打断,这对我们今后灭秦复国,将会是个极大的阻力。”</br> 张良默然。</br> 他又如何不知?</br> 只是他们又能做什么?</br> 这本就是秦廷算计良久的事,岂是他们轻易就能破坏的?</br> 何况现在秦廷的目的已经达成了。</br> 千金买骨。</br> 现在看来效果斐然。</br> 一来是秦人怨念已久,急需有发泄之口,二来秦廷处罚极为迅速,以雷霆之速做出了判罚,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在秦国历史上只怕也很难找到对应。</br> 正因为此。</br> 也才能得秦民信服。</br> 木已成舟,岂是他们能中断?</br> 张良起身,给何倒了杯凉水,然后重新回到座位,继续梳理起整件事的脉络线索,试图借此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继而对秦廷后续所为加以预防。</br> 屋内渐渐安静下来。</br> 何知晓张良在思考,也不敢冒然打扰,只是在一旁生着闷气。</br> 张良眉头紧锁,在一阵思索后,渐渐在脑海中生出一个想法,甚至更是想到了一个大胆的猜测。</br> 秦廷所为意在续接!</br> 他的着眼点,一直都放在朝堂。</br> 因而在这次官员调动之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官员填补,加之之前就已经认识到秦廷有意在对朝堂做调整,所以很快借此理清了一条线。</br> 他因为恨秦。</br> 所以对大秦官署很是了解。</br> 只是略一思索,便想通了一些情况。</br> 张良森然道:“这次秦廷的‘千金买骨’,实则是嬴政在试图摆脱功臣势力对朝堂的影响,千金买骨是我等认为的,也是秦人认可的,但实际上嬴政的目的根本不是这个。”</br> “他依旧是在清理朝堂。”</br> “大秦立国之时,因官吏缺少,除了重新甄用六国旧吏,还对功臣子弟大为录用,眼下大部分功臣子弟,有能力的早已外放担任郡守县令,例如李斯之子李由、杨端和之子杨熊等,其余的庸碌之人不少被安置在已失权的廷尉府。”</br> “虽官职不高,但人数甚众。”</br> “得父辈余荫,只需熬些时日,便能晋升高位。”</br> “嬴政恐对此生出了不满,便一直在借着各种事由,将这些任职不正的功臣子弟给赶出朝堂。”</br> 话语落下。</br> 张良眸间闪过一抹睿智之色。</br> 他淡淡道:“若我的猜测没错,嬴政似在有意续接大秦开国时为稳定天下推出的政策,将原本的应急之策,渐渐的消弭抹去,继而避免朝堂之上庸碌当道,影响到朝堂的正常运转。”</br> “怀县的事只是一个推手。”</br> “目的是针对应急政策下的功臣子弟。”</br> 张良眼中露出一抹赞许。</br> 他也不得不称赞几句,嬴政眼光之毒辣,下手之凌厉,完全出乎常人意料,只是一件商贾闹出的小事,竟直接对朝堂大动干戈。</br> 还为此博得了秦人盛赞。</br> 手段可谓高明。</br> 何蹙眉。</br> 他疑惑道:“那按你所说,续接又是何意?”</br> “就算嬴政有意打压功臣势力,但也仅仅局限在功臣势力,这续接二字又从何说起?”</br> 何面露费解。</br> 张良轻笑一声,笑着道:“这只是我的个人猜测。”</br> “借此延伸出来的。”</br> “大秦这大半年所为实则就两字。”</br> “固本。”</br> “固本关中,再图天下!”</br> “嬴政已不再急于将自己推出的政令强推天下,而是将目光放到了关中,他现在有充足的精力审视朝堂。”</br> “所以首先就看到了功臣子弟的隐患。”</br> “为避免尾大不掉,所以果断出手,直接进行了处理。”</br> “而这只会是开始。”</br> “嬴政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他不会容许自己建立的大秦为人破坏,因而在发现问题之后,定会寻求方法解决。”</br> “而想要稳固关中,势必要清扫窠臼。”</br> “首当其冲的就是开国时为应急推出的政令。”</br> “若是没意外,嬴政接下来会对早前颁布的政令进行斧正,准确说是进行接续,嬴政是一个高傲的人,他不会承认自己犯了错,他只会对错误进行改正,所以会对那些政令进行后续的补正。”</br> “有哪些?”何问道。</br> 张良眉头一皱。</br> 他想了想,有些不确定道:“书同文,车同轨,通一度量衡等,基本引得民间怨声载道的政策,都会在原基础上,做一定程度的补正,在原政策的基础上,接续一段修补。”</br> 他的话刚说出口,眼中就浮现一抹惧色。</br> 见状,何连忙问道:“子房兄,你又想到了什么?”</br> “不对,不对。”张良连连摇头,他脸色严肃到了极致,凝声道:“如果嬴政当真这么做的话,对我们而言,无疑是惊天噩耗。”</br> “我们到现在依旧小瞧了嬴政的手段。”</br> 张良从席上坐起。</br> 他在屋内不住的走着,眼中不安之色更加浓郁。</br> 何快步走到张良身边。</br> 他却是不清楚,张良想到了什么,会有这么大反应?</br> 张良沉声道:“大秦若真的接续政策完成,将会完成一个蜕变,大秦也将会强悍的无以复加,根本就不是我等能抗衡的。”</br> 没等何开口,张良自顾自的继续开口了。</br> 他说道:“现在大秦的各项政策,很多都是临时应急的,还有不少是依循着惯例推行的,并不符合各地实情,也难为世人接纳。”</br> “这些年我们是乐于见到秦廷颁布新令的。”</br> “因为这是在自绝于天下。”</br> “但秦廷若是真开始对旧有政策进行大刀阔斧的改正,那对我们而言,将会是无法承受的痛苦,因为大秦现在续接当时的新令,已非是当初,而是在见到了旧令推行了一段时间,知晓了其中的隐忧后,做出的修改调整。”</br> “民间有句俚语。”</br> “叫做摸着石头过河。”</br> “大秦横扫六国,一统宇内,这种情况过去是没有发生过的,因而大秦的很多政策实际并没有经过太多推敲,就匆忙的推行了,虽很多方向不能称之为错,但落在天下,就显得不切实际。”</br> “正因为此。”</br> “大秦过河是没有石头可摸的。”</br> “但经过这几年新政推行,嬴政自己朝河里扔了几块石头,现在通过自身的切实感受,对这条河已有了初步认识,更为难得的是,就在大秦将要淹死之际,他竟然重新走了回去,现在开始对踏入过的路做出改动。”</br> “若真让大秦将这条路走通了。”</br> “只怕天下短时间内都很难去撼动秦国了。”</br> “真的拧合完天下的秦国,爆发出的力量将超乎我等想象。”</br> “更对我们不利的是,现在大秦的政策对天下而言,已是恶政暴政,在原基础上做改正,再怎么恶化,也很难再坏,只会变好,甚至有了‘前车之鉴’,秦廷的斧正将会容易很多。”</br> “大坏!!!”</br> 听到张良的话,何脸色陡变。</br> 他也听明白了。</br> 若正如张良所说,嬴政开始做出改变,那对他们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而且这种情况其实不太可能发生。</br> 但嬴政不一样。</br> 这人有极强的魄力跟手腕。</br> 加之,这些政策本就由他推行,朝令夕改并不算什么,只要嬴政自己想做改变,就一定可以推出。</br> 何面色发白。</br> 他很清楚。</br> 嬴政是做得出来的。</br> 对嬴政这种暴君,朝令夕改只是寻常,他对此是深以为耻,但就算他再怎么不满,也并不能改变分毫。</br> “子房兄,我们现在怎么办?”他的声音已有些颤抖。</br> 张良面色同样难看。</br> 他来咸阳之前,根本没想过这些,一直认为秦廷如旧,但在咸阳待了数日,他才知晓自己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br> 秦廷早就变了!</br> 只是他们一直没有发觉。</br> 还习惯的自欺欺人,寄望秦廷昏招频出,然后自取灭亡。</br> 现实是残酷的。</br> 将他们的幻想击的粉碎。</br> 张良面色肃然,他镇定道:“眼下先不要慌张,这只是我的个人猜测,嬴政未必真会这么做,就算秦廷想重整旗鼓,也还要很长的路要走,朝堂内外,反对声不会小。”</br> “我们还有时间。”</br> “另则。”</br> “嬴政没那么多时间。”</br> “数月前,嬴政杀了给自己炼药的方士,方士是何等情况,你我大多心中都有数,若非嬴政身体坏到极点,岂会去服用方士炼制的药石?”</br> “他活不了太久!”</br> “人亡政息,自来有之。”</br> “扶苏本就跟嬴政政见不合,未必真会按嬴政所说去做,而且扶苏没有嬴政那么强硬的能力跟魄力,他改变不了多少东西的。”</br> “不过防范之心不可少。”</br> “等回去后,必须将此事告知给其他贵族,我等必须精力合作了,若再各自为战,恐难倾覆大秦这艘巨船了。”</br> “无论最终情况如何,我们都不能再心存侥幸。”</br> “大秦必亡!!!”</br> 张良眼中闪过一抹决绝。</br> 他对秦廷已不敢再生出任何侥幸。</br> 秦廷的变化无法预知,谁也不知秦廷下一步会做什么,若是真的痛定思痛,对旧有政策进行大刀阔斧的改正,后知后觉的他们,根本无法做出及时应对,只会被一步步蚕食殆尽。</br> 这岂是他们能接受的?</br> “大秦必亡!”何双拳紧握,原本慌乱的心,此刻也变得平静。</br> 张良看向何,眼中愁思并未减少。</br> 他开口道:“继续待在咸阳已没有意义了,等会就收拾东西离开吧。”</br> “不再深查了?”何一愣。</br> 张良摇了摇头,道:“不用了,查不出东西的,我们在咸阳无权无势,其他人对我们避之不及,仅靠坊间传闻,又能打听到什么?”</br> “再则。”</br> “秦廷的变化我已有数。”</br> “日后秦廷再有动作,已能作为验证。”</br> “咸阳的热闹,终究不是我等的,我等的归处在新郑,在颍川。”</br> 何点了点头。</br> 他这几日一直在外奔走,但打听到的信息寥寥无几,韩国最先为秦所灭,因而秦地的韩人迁移来的时间最早,眼下这些人早已乐不思韩,也根本不愿提供助力,继续待下去也没有太多结果。</br> 不如归去。</br> 两人简单收拾了一下,跟舍人交代了几句,便径直离开了。</br> 离开时脸上都挂着笑。</br> 仿佛是附近郡县特意来打听官府情况的,眼下显然得到了官府的满意回应,准备回家报喜去。</br> 店内其他人笑着相送。</br> 张良跟何,也是深感无奈,只能报以笑容。</br> 随着哒哒的马蹄声响起,两人消失在咸阳的大街小巷。</br> 在出了城门后,张良回头看了看高耸的咸阳城,眼中露出一抹斗志。</br> 摧毁这样的大秦,才能称得上人生大幸。</br> 也才能一雪亡国之耻!</br> 不过他的心中一直存有一个疑惑,秦廷的转向过于快速了,快的让人有些目不暇接,他很是费解,也很想知晓,这究竟是大秦朝堂的共识,还是始皇及少数官员的想法。</br> 若是朝廷共识,那属实太过恐怖。</br> 大秦的官员大多一心为国,如此盛况想灭秦谈何容易?</br> 若只是少数人想法。</br> 也很是惊人。</br> 智者如妖谋天下,也不过如此吧。</br> 即便离开。</br> 他依旧没有想清楚。</br> 他也并未将这个疑惑告知何。</br> 眼下秦廷已有动作,若六国贵族不做出应对,只会被秦廷一步步蚕食,最终失去挣扎机会,彻底沦为秦廷的阶下囚。</br> 只是想联合六国贵族又谈何容易?</br> 当年苏秦身挂六国相印,合纵抗秦,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眼下六国已灭,想将六国残余势力整合起来,也非短时能做到。</br> 他唯一期许的,便是六国贵族能放下各自嫌隙,共谋大事。</br> 秦廷可不会给他们留太多时间。</br> 等秦廷将关中完全稳固,定会将目光放向关东。</br> 枕戈待旦的秦人,又岂是他们这一盘散沙能抗衡的?但他们已经不起失败了,现在的秦国远比灭六国时的秦国更为可怕。</br> 也更为凶残!</br> 张良回过头,夹了夹马腹,策马离开了。</br> 城中人声鼎沸。</br> 秦人奔走相告着,热议着秦廷的处置,原本有些流失的民心,仅此一事,已大有回转,民众震惊之余,也在感叹着朝廷的魄力。</br> 同时也有人为蒙毅打抱不平。</br> 不过这种热闹终究敌不过现实,在铁官盐官相继发布告示,正式遴选有对应技艺的匠人、刑徒、隶臣后,大多人都涌了过去,试图吃上一口‘官粮’。</br> 在敖仓运来大量的盐铁时,再度将情绪推向了顶峰。</br> 这种热闹一直持续着。</br> 直到春耕来临,黔首开始下地耕作,这股热闹才渐渐消停。</br> 而那时已是孟夏之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