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我与那些奇奇怪怪的植物 > 第29章 火炮构想

第29章 火炮构想

    朱绍华去找老爹,汇报了药酒的情况。

    朱秉仁二话不说,先把1:2和1:5的药酒收入房中,然后大手一挥:没你事了,走吧!

    溜达出来的朱绍华,躺在摇椅上,再次进入贤者模式。

    蜂蜜和药酒这两个拳头产品步入正轨后,资金问题就算解决了。

    火药配置也进入正轨,后续逐步验证就行。原料采购也是细水长流的事情,急不来。

    训练营已经起步,等全部建设完成就能正式开始。

    超级战甲已经定型,就等训练营学员训练完成体型稳定下来,就可以量身编织了。

    水利设施建造的工匠已经找好,就等人到了之后开始建造,这也是个需要不断试错的工作,急不来。

    有了钱,有了人,有了战甲,有了火药,还还差什么?

    战舰!枪炮!

    造船的材料不只是木材,还有其他很多诸如桐油、麻之类的,这些都已经在准备。而造船的工匠,就只能等三叔回家想办法。

    既要手艺好,还得靠得住,族中也没有这样的门路。

    海上作战,火炮的重要性远高于火枪。

    对于火炮的制造,朱绍华已经有了一些想法,结合自己来自后世的知识,设计了好几版图纸。

    如果不考虑各类极致性能要求,单纯的火炮就是一根大管子,后装结构的再加一个封堵的炮闩,简单至极。

    但合金榕树的出现,将他之前的设计完全推翻。

    仿照后世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用二号合金树根编织炮管骨架,再以少量铜水灌缝。

    炮管质量问题?炮身重量问题?

    不存在的!

    唯一的缺陷,就是二号合金树根产量有限了。

    这种数量受限的火炮,注定只能当做杀手锏来使用。而既然是杀手锏,那就一定要先进,威力大、射程远、射速快、精度高。

    管径要大!倍径要大!

    滑膛?不,膛线安排上!

    前装?不,后装才能提高射速!

    实心弹?不,榴弹才是未来!

    一盘算涉及到的技术细节,朱绍华满腔热血凉了下来,后槽牙生疼。又得埋头肝图纸了。

    另外,朱绍华对于这个时代前装滑膛枪实在有点看不上眼,一心想搞个大的,但偏偏连一個能打造鸟铳的工匠都找不到。所以心气很高的朱绍华,一边催着族里去找工匠,一边选定了一棵合金榕树,每天用上两次【复苏之风】,想看看能不能催生出足够粗的二号合金树根来。

    只是试验结果让朱绍华有些牙疼,对普通植物使用【复苏之风】,一次就能催生一大片到成熟期,但对异化植物使用,效果就不那么美妙了。两次【复苏之风】下去,合金树根根本没有变化,看来这就是最大直径了。

    同时,另一件重要的工作,也必须开始准备了,那就是炼钢。

    杀手锏以外的常规武器,对钢铁还是有很高的需求的。

    穿越到古代的前辈们,有几个不炼钢的?

    朱绍华后槽牙又开始疼了,无他,技术难题太多了。

    有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人类直到十八世纪中期才第一次获得了液态的钢水。

    在此之前,人类冶炼出来的都只能叫铁水,然后通过二次加工才能得到“强度相对较高”的钢。著名的灌钢法就是其中代表,而现在盛行的“苏钢”则是灌钢法的巅峰之作。

    现在族中也在想办法延请能铸造“苏钢”的大匠,可惜至今仍没有眉目。

    朱绍华一直觉得主角光环是比外挂、系统更离谱的东西。主角画个图,点拨几句,几个铁匠甚至一群普通人靠着想象也能手搓出来的,就离谱。

    别闹了,打铁匠跟冶铁工匠完全不是一回事啊!

    其实现今的大明,在炼钢方面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竖炉结构已经非常接近于高炉,而且成功运用了碳基、硅基耐火砖;焦炭也已经大规模应用;鼓风机更是早就有了。技术储备基本完善,高炉炼钢近在眼前。

    成熟的冶炼技术门槛已经很高了,不是专业研究人员和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入门都难。

    朱绍华不由感慨:炼钢技术,自己还真不如这个时代的大匠。

    朱绍华决定先从简单的做起,使用石墨坩埚炼钢法。

    这种方法最早是用来少量制取工具钢的,虽然能练出好钢来,但产量很低。好在对于朱绍华来说,多来几个坩埚也差不多够用了。

    第一步要解决的,就是制作能承受超过1600度高温的石墨坩埚。

    当然,要制作后世那种高性能的石墨坩埚很难,那就先来个简化版。

    首先去采购石墨,还有高岭土,这都是制作石墨坩埚的材料。硅石倒是好找,启霞溪中河沙石英含量极高,上游必有石英矿。

    其他的材料如沥青、焦油,沥青古已有之,而现在既然已经有了焦炭,那么焦油应该也能获取。

    古代最早对于石墨的应用,就是女子的眉笔。所谓“六宫粉黛无颜色”,其中一种黑色的“石黛”,就是用天然石墨矿制作的,到了宋代才逐渐被淘汰。

    让老爹去帮忙采买之后,朱绍华又苦逼的开始画图,好在现在他有了个小帮手。

    十分痛苦的教会清儿制图相关知识后,朱绍华就十分快乐的手绘草图再加上口述,然后看着清儿迅速的徒手转换为三视图,竟然比朱绍华用尺子画出来的还标准!

    婉儿这几天一直带着人测试杜仲胶的性能和用途,今天也有了结果。

    “少爷,快跟我来。”第一次做科研项目,婉儿的心情十分雀跃。

    跟着婉儿来到后院,她的实验场地上摆满了盆盆罐罐。

    “少爷,我把杜仲树叶在放到水中浸泡、捣碎,然后过滤掉渣滓,再把得到的汁液晾晒,最终得到的就是生胶。这个过程不能加热,一开始我是想要煮干水分的,但是开锅后直接成了鼻涕一样的是东西。”

    婉儿一脸嫌弃的样子,继续道:“晾干的生胶,再加热才是能用的熟胶。熟胶涂抹开,遇到空气,不到一刻钟就固化了。”

    跟着朱绍华学习了这一段时间,婉儿对这些物理化学名词用起来毫不生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