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朱瞻埈来到皇宫的时候,朱棣却正在看一张地图,一张之前朱瞻埈用来忽悠夏原吉的世界地图。
看到这张地图,朱瞻埈才想起来,之前自己把地图借给夏元吉抄录,夏老抠虽说用脑袋担保原图无恙归还,但过去快小一个月了,他也没把原图还给自己。
朱瞻埈原本觉得可能是地图的抄录费事费力,一个月的时间不够夏元吉把地图抄录完成的,但现在看来似乎是这张地图到了朱棣手里。
虽说只是一张地图,朱瞻埈也做好了这张地图会被夏元吉献给皇帝的准备,但夏元吉不和自己说一声就献上去了,这还是让朱瞻埈心里很不舒服。
这可是他的东西,他都还没打算给皇帝看呢,怎么就有人拿他的东西去讨好皇帝了?
正当朱瞻埈这么想着的时候,正在低头看地图的朱棣却忽然开口道:“来了?”
“见过爷爷,恭请圣安!”虽然心里有点不舒服,但朱瞻埈还是按照礼仪向朱棣请着安。
“朕安,别在那站着了,过来,爷爷有话问你。”朱棣也没抬头,只是把朱瞻埈叫到了自己身边,然后指着地图问道:“知道这是什么吗?”
“知道,我给夏尚书的地图,他说只是抄录一份,没想到献给了爷爷。”朱瞻埈没有遮掩,直接把夏元吉做事不地道的事情捅到了皇帝面前。
然而听到朱瞻埈这么说,朱棣只是笑了一声便说道:“别怪夏尚书,这是朕自己去户部拿的,他夏元吉可是对朕苦苦哀求,说这是要还给你的,还是朕说只是拿来看看,会亲手还给你,他才同意让朕拿走。”
听到朱棣这么说,朱瞻埈也有些无可奈何,毕竟皇帝都这么说了,还亲自替夏元吉解释,你还能怎么样?
总不可能说为了一张地图和心里一点不痛快去把夏元吉打一顿或者弄死他吧?作为一个修仙的人,朱瞻埈还不至于这么小肚鸡肠。
当然,事后去找夏元吉讨个说法是肯定要有的,怎么着夏元吉都得对他来个当面道歉。
不过这会朱瞻埈倒是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对朱棣问道:“左右不过是一张地图,爷爷要看问我要就是了,何必为难夏尚书呢?”
“问你要?要不是锦衣卫来报说户部正在计算征倭的花费,朕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张地图,朕怎么问你要?”朱棣没好气的看着朱瞻埈,但却没有生气,只是对他问道:“你想征讨倭国?考虑过后果嘛?”
“考虑过,所以孙儿只是将地图给了夏元吉,他作为户部尚书,最知道朝廷有没有能力征倭,要是夏尚书都同意打了,那咱们自然也就有这个能力去打了。到时候就算孙儿不说,夏尚书为了倭国那一年两百万两白银,他也是会鼓动朝廷出兵的。”朱瞻埈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要把地图给夏元吉。
朱棣听到朱瞻埈这么说,倒是点了点头,肯定了朱瞻埈的做法:“倒是这么个理,但蒙元两度征倭皆大败而归,你怎么保证你不会落得个同样的下场?”
明朝初年,朱元璋就曾经因为倭国杀了明朝使节想要征讨倭国,但考虑到当时大明立国未稳,朝廷内外还有诸多隐患,而且北元余孽未灭,海上还有张士诚余部,于是朱元璋这才捏着鼻子将倭国列为了不征之国。
不过到了永乐时期,倭国结束了南北朝时代,足利幕府的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派人向朱棣请求建立贸易关系,并献上了二十个倭寇作为倭国向明朝恭顺的象征。
朱棣考虑到可以通过倭国来抑制倭寇,这才同意了与倭国通商,两国建立起贸易关系。
而足利义满的表现也还算恭顺,在永乐一朝确实做到了抑制倭患,这才让大明和倭国的关系稳定下来。
至于后面因为自家大哥丢了交趾、奴儿干都司,导致大明国际威望下降,他丢人的儿子去瓦剌留学导致大明国力衰弱,倭寇糜烂沿海,甚至某只猴子还打到了朝鲜,牛皮吹上天的说要把杭州打下来给倭王当御料地,想要定都宁波那都是后来的事情了。
眼下朱瞻埈想要征讨倭国,对于大明来说,需要考虑的也仅仅只是付出的代价,以及国家打不打得起这一仗而已。
理由?大明看上了倭国的银山,这便是理由。
这可不是万历朝时期的大明,打个日本能把国家打得民生凋敝,蕞尔小国也敢进犯大明的时代。
永乐朝的大明在东亚来说,那是真正的霸主,想要倭国的银山倭国不给,那就真的可以灭其国、卒其民了。
而面对朱棣的考校,朱瞻埈则回答道:“蒙元时期不通水文天时,在夏秋时节出海,正好遭遇台风,如何不会船毁人亡?福建东南沿海,每年八九月份必然会有风雨侵袭,倭国亦是如此。
再加上当年高丽人给蒙元建造的船只粗制滥造,方有蒙元两次征倭之败。
如今我大明军力不敢说远胜昔日蒙元,但郑和的船队绝对要比蒙元征倭的船队强大太多,咱们都不需要从国内调派大军,光是郑和的船队就已经足够使用了。
要把整个倭国打下来或许不够,但拿下咱们想要的银矿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朱瞻埈的话让朱棣陷入了思考,朱元璋不愿意征讨倭国,就是因为蒙元两次征倭惨败的前车之鉴,但如今朱瞻埈的话却又让朱棣动了心思,毕竟一年两百万两白银这个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不过最终他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只是摇了摇头对朱瞻埈说道:“这事先放着,回头再议,等郑和回来了朕听听他怎么说。”
朱瞻埈自无不可,于是放下了这件事,转而和朱棣说起了自己要招募骑军以及勋贵子弟的事情。
“你要骑兵这事朕知道了,回头让兵部给你调拨就是。”朱棣的回答正如朱瞻埈所判断的那样同意了他要骑军的要求,但对于勋贵子弟的事情,朱棣却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对朱瞻埈问了一个出乎意料,却又在他意料之中的问题:“朕欲求长生,可有方法?”</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