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香江1980 > 第62章 我们得做点什么

第62章 我们得做点什么

    “这……”保罗瞬间有些迟疑,虽然他很喜欢这个年轻人。

    但从未遇到过这种经历,没有在教室正儿八经上课,就要发表论文的人。

    可这个年轻人又确实有才能,在没有任何老师的指导下,就完成一部书籍和十二篇论文,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部书籍严格来说,确实比不上他的著作,但胜在通俗易懂。

    这本书并没有局限于当前任何一个流派当中。

    而是吸收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供应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学派的精华,并在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引入微观基础,并形成一个全新的流派。

    并且还并非只是理论,还提出大量具体的政策性建议和完整的数学模型。

    这段时间,徐洛又拿出八篇论文,加起来一共20篇论文。

    这八篇论文都是在保罗的指导下完成的,就像考试一样。

    保罗刚拿出一个论点,不出两天,徐洛就直接将论文写出来。

    论文里的素材并不是随口捏造,全部都是真实案例,且每一篇论文都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完整性与逻辑性,而且还是用多种数学工具。

    更让保罗惊诧的地方是他给的题目,有些是没有参考文献,但徐洛就像是信手拈来一样。

    而且每天白天都跟他一起上课下课,到了晚上,才回去写。

    这世界上不是没有天才,就像他,才进入哈佛大学学习一年,就获得硕士学位。

    因此,这个年轻人跟他一样,博览群书,将每一个流派的学问都吃透。

    基于上述原因,他很喜欢这个年轻人。

    让他有种看到年轻时的自己。

    唯一遗憾的是,这个年轻人连大学的学历都没有。

    迟疑差不多五秒钟,保罗才接着开口:“我会以私人身份指导你,但我还是希望你能够加入到麻省上课,这对你来说,我认为会有很多好处。”

    “我会认真考虑。”徐洛没有把话说得太满,就算是挂名的,那也不错。

    保罗笑着道:“走,我们先去出版社出版你的书籍,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也许我还能给你一个惊喜。”

    眼下,保罗已经将他的数据都做了充分的审阅,并且还做了序,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送到出版社去出版。

    在麻省理工,自然是要到麻省理工出版社出版。

    这家出版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6年,曾出版很多有名的书籍。

    是世界上最大、最杰出的大学出版社之一,也是科术、艺术、社科和设计交叉领域的书籍及期刊的领先出版商。

    著作能获得该出版社出版无疑是作者的一项成就,是对作者在该领域创新研究工作的认可。

    同时,审核也不是一般的严格。

    会有权威专家交叉审核,一旦发现文中有剽窃或者是其他误导性的内容,都会被打回。

    进入到出版社后,保罗带他找到出版社的负责人。

    “这是一位很优秀的年轻人。”保罗开门见山介绍,“我敢说这是一本很不错的值得出版的书籍,而且还有很多精彩的论文。”

    该出版社即便是面对无名之辈都不会小看一眼,他们只相信自己的审核结果。

    就算是有保罗的话,他们也还是要进行严格的审核,让徐洛留下联系方式,等审核结束,会通知他关于这本书是否能出版的结果。

    把书籍与论文的复印稿交给出版社后,徐洛就告诉保罗。

    他打算先在波士顿好好转转,毕竟论文刊登与书籍的出版都需要时间,既然来到美国,不能一直窝在这里。

    “mac,我真没想到中国还能有这样出色的人才,可以说,你是我目前为此都很少遇见的优秀青年学者。”

    保罗赞许地道:“尽管你连大学的学历都没有,但你的学识已经比我现在教的一些学生还要优秀。”

    “谢谢萨缪尔森先生的夸奖,事实上,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向你学习。”徐洛微笑着道,“因为我相信我会在你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在离开麻省理工学院前,徐洛先参观这座世界知名大学。

    这所大学走出很多世界名人,而且还有很多改变世界发展的项目,比如数字电路、数字计算机、实时传真、以太网等等。

    不过隔壁的哈佛也一样走出很多名人。

    比如现在正如日中天的王安博士,一个让ibm、微软敬畏的男人。

    当年他的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编辑、检索功能的文字处理机,在美国直接引发一场办公室革命。

    但遗憾的是,这家公司十几年后,就破产倒闭。

    先在麻省转悠,随后转悠到哈佛大学、塔夫茨大学、波士顿学院、布兰迪斯大学。

    这五所大学都有各自的特色。

    ……

    徐洛在外面溜达之际,保罗正在做一个艰难的决定。

    他希望能够将徐洛吸收到麻省理工来。

    虽然他现在已经全面考察过徐洛,但因为徐洛没有任何的大学经历,这对他来说,是一件特别棘手的问题。

    因为麻省的录取条件极为苛刻。

    就算他执意要收下徐洛,可也要通过学校的审核。

    然而他也不想和徐洛这个优秀的年轻人失之交臂。

    思来想去后,保罗决定找来自己圈内的好友,作为审核徐洛书籍和论文的审核团。

    到时候可以顺理成章将徐洛介绍给他们。

    如果有了他们的保证,或许麻省会破例录取徐洛。

    他说干就干。

    于是,麻省出版社里出现一群在经济学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为首的人正是保罗·萨缪尔森。

    对于这样的审核团,出版社自然是欢迎至极。

    审核没多久,办公室却变成辩论场。

    因为徐洛的论文和书籍给他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毕竟他们当前所研究的内容已经不能解决眼前的经济滞胀。

    但徐洛的书里却是站在几十年后的角度来解决现在的问题。

    因此,观点和理论就变得更加成熟。

    不但理论能够站得住脚,连他提出的很多模型都让这些经济学的专家眼前一亮。

    即便徐洛的研究是站在这些专家的肩膀上。

    可对于这个年代的他们,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伙计们,这本书的作者对经济学的研究绝对不亚于我们其中任何一个人。”

    “我敢说他的研究将会带领我们走向另一个方向,不再局限于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派的等流派,而是巧妙的将它们都吸收,并提出自己的理论体系与基础模型。”

    “事实上,他剑走偏锋,提出‘财政宽松+货币紧缩’的策略,不管是从理论还是模型看,确实都能解决当前的滞胀问题。”

    “如果按照他说的这样,那么下一届的总统岂不是一直喊着‘减税’的候选人?”

    “……”

    每一位审核员都对这些论文和书籍给予高度的评价。

    随后转头询问保罗:“你是否认识这个作者?”

    “认识。”保罗认真点头,“伙计们,我把你们都找来做审核团,是因为我认为我们得做点什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