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一日,大雨。
司马昭急匆匆进了军营,呈递上一份汉军屯田的汇报。
司马懿皱着眉头看完了这份汇报,面色凝重,一言不发。
辛毗接过来继续看,看了之后神色变得颇为古怪,他疑惑道:“蜀军这是要……划地为城?”
司马懿叹了口气,说道:“蜀军在良田之外,挖了如此多的壕沟,又以泥土堆积成矮墙,就是在防止我们突袭他们的田!”
司马懿、司马昭、辛毗三个人脑海中都冒出一句话:坏了,蜀军也开始防守!
而且这种防守极其刁钻,不是为了防守而防守,是为了生产。
“我们在这片地方,发现了尚未完工的防御,没有壕沟,栅栏也来不及布置,地上更没有铁蒺藜,应该是蜀军还来不及布置,毕竟这种围田的攻城并非小事。”
司马昭继续说道:“这一带的空白,大约有数里,但已经有蜀军在附近驻扎。”
司马昭指着沙盘,那里摆放着汉军的大致范围模型。
辛毗瞅了一眼,不由得讶然道:“汉军的围田之策明显是从两边开始围,逐渐收拢,留出中间的位置,诸葛亮这莫非是一开始算准了我们会突袭?”
司马懿却不正面回答辛毗的问题。
这还用问么?
诸葛亮连这一点都安排不好,基本上可以卷铺盖回家了。
司马懿问司马昭道:“蜀军现在可还有人挖沟渠?”
“在挖!”
外面的雨越来越大,营帐内司马懿来回走动,他的目光深邃不见底,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不多时,司马懿立定,转身看着辛毗问道:“辛公,你对此有何高见?”
辛毗很严肃地强调道:“陛下的旨意是绝不能出战!”
“辛公认为此时不该出战?”
辛毗却面路犹豫之色。
若是之前,他肯定不会犹豫,绝不出战。
但眼下,蜀军的动向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如果现在不出战,蜀军把空缺的地方补齐了,魏军再想着要进攻,恐怕无从下手了。
辛毗说道:“我即刻上书陛下,请示圣命。”
“来不及了,快马此去洛阳,数日之久,等陛下裁定,又要数日,你方才也听到了,此刻下大雨,蜀军依旧在挖壕沟,见栅栏,诸葛亮知道我们要动手,所以一刻不停。”
辛毗也为难起来。
他刚来没多长时间,来这里就是为了协助司马懿威慑诸军,坚守不出。
结果现在却要出兵,这不是打曹叡圣旨的脸吗?
辛毗问道:“大都督打算如何作战?”
“以步骑结合,集中兵力攻打此处!”司马懿指着那片空缺的地方,“这一带都是平地,先骑兵袭扰,步兵以待时机。”
“但现在下大雨,对我军作战恐怕会有影响。”
“下大雨对蜀军的弩兵影响更大,诸葛亮能在大雨天继续挖壕沟,我们岂能因为下雨就不出战!”
司马懿那深邃的目光变得锋利起来,他轻轻抿起薄薄的嘴唇,盯着沙盘,那种邻家老爷爷的亲和力已经完全消失,剩下的只有冷酷。
“全凭大都督安排吧!”辛毗无奈地说了一句。
辛毗这个人的性格其实很鲜明:公正严明。
重点就在公正上面。
若是曹叡派了一个私心很重的人过来,司马懿现在想要出兵的主力会非常大。
因为私心者,只顾自己带来的命令,其他的一概不管。
管你战局如何变,跟我有屁的关系,天王老子来了也按照定好的办事。
司马懿立刻说道:“司马昭!”
“末将在!”
“你领三千精锐铁骑,直奔这个缺口的左侧,袭扰蜀军,切记不可能与蜀军正面作战,更不能恋战!”
“末将得令!”
“张虎!”
“末将在!”
“本都督给你一万步兵,你配合司马昭,打这个缺口的左侧!”司马懿将令牌交给张虎,强调道,“记住,你的战术是逐步推进,司马昭袭扰蜀军,待蜀军行动,你再动!”
“若蜀军不动,你的军阵就稳步往缺口处靠近,压缩蜀军的攻击战线!你要与司马昭的骑兵相互配合作战!”
“末将得令!”
“戴凌!”
“末将在!”戴凌出列。
“本都督给你三千铁骑,你打这个缺口的右侧!依然是袭扰蜀军,不可正面应战,不可恋战!”
“末将得令!”
“乐琳!”
“末将在!”
“本都督给你一万步兵,你打这个缺口的右侧!你也不得冒进,稳步压缩蜀军攻击战线!与戴凌配合!”
“得令!”
“夏侯霸!”
“末将在!”
“夏侯霸,本都督给你三千铁骑!你突袭进入蜀军内部!”司马懿给了令牌,继续说道,“你记住,此次突袭特殊,蜀军以守为主,缺口横向依然有数里,我军骑兵突击有优势,优势就在将攻击线路拉长,骑兵快!”
“司马昭和乐琳部拖住蜀军,使蜀军无法阻拦你,你只需要骑兵长驱直入,我们目的就达到了!”
不等夏侯霸回话,司马懿继续说道:“诸葛亮必然在内外都有安排驻军防守,你突袭进去之后,还有蜀军等着你,现在大雨,蜀军强弩虽有减弱,但你不可正面硬拼,进入之后,快速迂回,避开蜀军,攻击蜀军良田,杀蜀军屯田者。”
“末将领命!”
“还没完,你毕竟进入蜀军地盘,蜀军会在缺口处增兵,堵住你的归路,对你展开围剿,你只需保持快速游走,不要被蜀军干扰,后面的主力会帮你拖住蜀军,你伺机而动!”
“喏!”
这个伺机而动,行动空间就很大了。
是退走?
还是找战机反杀蜀军?
这就看主将的个人能力。
其实单纯从兵力属性来做理论分析,这个安排是兵家大忌。
骑兵要配上步兵,还会发挥更大的效果。
更何况三国时期,马镫尚未普及,骑兵正面冲锋能力相对弱很多。
把夏侯霸的骑兵队伍放进汉军围的地内部,这无疑是让他去送死。
很容易被汉军的步兵合围上来。
但是考虑到整个战场,就合理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