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莺儿小姐指着一个正在做菜梗的小摊问道。
“那是野菜梗。”秦镇解释道:“算是小渔村的一种特色小吃。”
“这个好吃吗?”莺儿小姐目光一动。
她吃过的山珍海味不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奇异的小吃。
穿着统一工作服的小贩将几串不知名的菜梗串在竹签子上,放在灶台上熏烤,时不时还撒上一些调料,诱人的清香徐徐扑鼻。
“他们撒的是什么?”莺儿小姐挺了挺鼻尖,觉得有些好闻。
“提炼的鱼油和粗盐。”秦镇笑着道:“以前条件艰苦的时候还没有这些玩意,村里人都将菜梗烤熟了就往嘴里塞,一节菜梗能就半碗观音土呢。”
看着烤的唧唧冒油的菜梗,秦镇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曾经自己和柳娟一节菜梗吃几天的艰难生活。这玩意入口咸硬,就像腌过头的榨菜梗,很难咬动,山里野猪都不吃的玩意,却是小渔村村民赖以生存的口粮。
自打开了海能够捕鱼之后,村里人家家都提炼鱼油,你别说把黄灿灿的鱼油往这菜梗上一刷,随便撒点调料,还别有一番风味。
日子一长,便成了小渔村当地一道小吃。
“观音土?”莺儿小姐一脸茫然,又听到了一个十分陌生的词汇。
南宫远和唐宣此刻也投来疑惑的目光,前者沉声问道:“秦老弟,你说的这观音土是什么?也是一种小吃吗?”
“观音土就是烧干了的泥巴,没东西吃的时候拿来填肚子。”说这话时秦镇展现的十分淡然,和面露惊愕的三人对比明显:“这玩意可不能多吃,吃多了会死人的。”
“人怎么能吃土呢?”唐宣惊了。
“是啊秦老弟,你可不要寻我们开心啊!”南宫远也十分狐疑。
“满腹经纶颂太平,何不俯首看苍生?”秦镇低叹一声:“连年大旱荒灾,粮食颗粒无收,耕地绝种,不吃泥巴还能吃什么?诸位如是不信,大可去乡野之地看看,看看那里的百姓过的是怎样的生活。”
南宫远和唐宣面面相觑,想说些什么,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南宫远身为世家子弟,自然衣食无忧;唐宣虽为寒门,也非劳苦阶级,又怎会知道人间疾苦?
“那你们为什么不吃肉呢?”莺儿小姐此刻发出了灵魂质问。
从小锦衣玉食的她确实无法理解,百姓能苦到何种程度。
在她看来,近海城里那些住着老破小,一日三餐三菜一汤的百姓,已然是穷人,再穷再苦,能苦到何种地步?
这时小贩正好将菜梗烤好,秦镇拿了一串递了过去,道。
“莺儿小姐想要尝尝吗?”
莺儿小姐一怔,似乎有些迟疑,最终还是下定决心接了过去。
她浅尝了一下,刚没咀嚼几口,就皱着眉头吐了出来。
“好难吃!”
即使裹了香喷喷的鱼油,野菜就是野菜,粗糙咸硬的口感是改变不了的。
南宫远和唐宣也接连尝试了一口。
前者皱着眉头脱口而出:“这玩意真的能吃吗?比我家下人吃的粗糠还要难以下咽!”
唐宣没有说话,而是慢慢的咀嚼着,脸上掠过一抹深远。
秦镇却吃得津津有味。
不只是他,周围许多穷苦百姓早已排起了长队,不少人尝了之后都赞不绝口。
这玩意不要钱,属于免费送。
主打的就是一个情怀和特色。
一想到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有许许多多的劳苦大众以野菜充饥,食泥土饱腹,莺儿小姐的内心就有些堵堵的,不是很舒服。
她虽然高傲了些,但本性其实良善。
“之前听人说,年情不好,庄稼欠收很多人吃不上饭,我还不信,现在看来倒是我自以为是了。”南宫远长吁短叹,有些惋惜:“秦老弟,你之所以行商做买卖,想必也是为了让乡亲们吃上一顿饱饭吧?”
“实不相瞒,这购物节上卖的东西,都是近海县父老乡亲们的活计,好几千人指望着这吃饭呢。”秦镇如实道:“马上就要过冬了,今年又是灾年,若是不能趁机多赚些钱置办些米粮,乡亲们只怕又要忍饥挨饿了。”
小渔村倒还好,在秦镇的带领下乡村建设搞的有声有色,至少没有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
但除开小渔村之外的外乡人就说不准了。
如今一千多号外乡人在小渔村做工讨活,若是秦镇不能在近海城打开销路,东西卖不出去,就只能削减产能,辞退多余的工人。冬天一来,那些无处可去的乡民下场如何,可以想象。
“这黄大郎真是畜生!就这还为了赚了点钱,联合商户打压秦老弟!”唐宣有些义愤填膺。
黄大郎打压秦镇的事情,早已人尽皆知。
之前唐宣还觉得,两者都是商人,商人逐利福泽百姓,是好事。
可如今看来,黄大郎是为了赚钱,而秦镇是为了带领乡亲们谋生!
你老黄家赚了这么多年的钱,就不能分一口汤让乡民们喝一口?
经唐宣这么一说,南宫远和莺儿小姐也回过味来,仔细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
“他个活畜牲!”南宫远破口大骂:“之前在柏杨楼就觉得这小子不像好人,现在看来,真是妥妥的坏批!”
秦镇确实没有想到,因为一根菜梗儿,两人就能把话题扯到黄大郎身上。
还骂的如此起劲。
“这事,你怎么不早和我说?”莺儿小姐沉声道:“我爹爹可以帮你们的。”
“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罢了,怎敢让城主大人忧心?”秦镇心中,天下乌鸦一般黑,哭惨有个屁用?
却不曾想这位莺儿小姐心地善良,不和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一样,不是畜生,不是王八蛋,不是寄生虫……
“秦老弟,既然如此,这个忙我帮定了!”南宫远大手一挥,拍着秦镇的肩膀道:“我别的本事没有,手里倒是有些余钱,今天一定狠狠的消费、狠狠的捧场!也算是为乡里乡亲的尽些绵薄之力。”
“也算我一个。”唐宣也应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