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抗日英雄 > 第二O四章 血战鸭绿江(6)

第二O四章 血战鸭绿江(6)

    第二o四章血战鸭绿江(6)

    景荣的警卫听到景荣的命令,四散跑开,传达命令去了,景荣喊道:“穿胡同,注意安全”

    说完,招呼火车站的人员开始寻找隐蔽部;

    这时候,又一发炮弹呼啸而至,“轰”的一声巨响,将二站台拦腰炸断;景荣吞了吞口水,心里合计:这这…这威力也…太巨大了吧

    他回头看了看,找到一名发报员说道:“给刘司令发报,请明确指示下一步行动计划”

    发报员手指哆嗦地发着报,气得景荣骂道:“你哆嗦什么玩意?”

    发报员回答道:“不是我哆嗦,是炮震得”

    果然,这时候的炮火很猛烈,成串的炮弹,无差别炮火覆盖,将小小的新义州打成一片火海炮击整整持续了三十分钟;

    景荣也收到了回电:以连为单位,间隔三分钟,迅速撤离

    景荣马上开始布置,过江的几个旅迅速以连为单位隐蔽向着江桥接近,第一个连成散兵阵型向江桥的入口疯跑,很快上了江桥,气得日军指挥官直跺脚,他接到的命令有一条就是不许炸断铁路和江桥,因为陆军还要用到铁路

    第一个连过去了,第二个连又过去了…到第十个连的时候,景荣接到命令,全军成一列从火车道上走过去;

    立刻,一列长长的队伍出现在了铁道上,整齐的走在了铁道上,整整一个旅过去了,敌人的炮愣是没响

    景荣大喜,喊道:“上火车,将装备都带上,我们回家喽”

    就这样,在敌人的炮口之下,几列火车将所有的装备和人员带了回来,敌人眼睁睁地看着过江的部队撤了下来,更可气的是,部队都过完一小时之后,一声巨响,段志明将江桥给炸断了

    十几名工兵耀武扬威地顺着铁路撤了下去,顿时招来猛烈的炮火,他们除了一人,其余的连滚带爬地下了路基,四散奔逃,隐蔽了起来,日本海军恨透了他们,他们隐蔽的地方方圆二百米变成了靶场,大口径舰炮打出来一百多发炮弹,愣是将这方圆二百米的地域翻了个遍

    段志明气得骂道:“混蛋,桥都炸了,还依靠铁路线,那不是找死吗”

    参谋长接茬道:“还有个炸傻的,还玩命跑呢”

    果然,火车道上,一名工兵连蹦带跳,穿梭在硝烟之中,沿着铁路跑了八百多米,他身后的铁路被炸得七扭八歪,路基也被毁坏的全是大坑,看来修复铁路还需要一阵子

    段志明说道:“他是故意的,小兔崽子”

    日本海军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炮火停了下来,那名士兵竟然一点伤都没有;他再去找那十几个人的时候,发现全被炸死了,执行任务的所有人只剩下了他一个他跪在了四处都是弹坑的土地上,默默地流着泪,哀悼着自己的兄弟;

    景荣是查完部队损失才回到司令部的,过去的弟兄损失很大,约有五千人的伤亡,也就是说一个旅没了,这里主要是第一批过江的部队,当时正准备回撤人员比较集中,虽然隐蔽及时,但这这种炮火的耕犁下,躲在什么地方都不安全

    景荣低着头会走了进来,看到大家都看着他,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说道:“兵我没带好,请求处分”

    刘义点了点头说道:“我我们都有责任,这不是你个人的问题,这件事我已经上报总部,不过,现在不是难过的时候,你就不想说点什么?”

    景荣说道:“敌人有大口径火炮,我们沿江防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第一线只配置少量监视哨,并注意坑道作业,藏兵的地方最好在阵地后侧一百米处,敌人炮停,通过交通壕,进入阵地;敌人炮响时,再迅速地撤下去,另外炮兵最好布置在大型掩体了,需要炮火的时候,将炮拉出来,不需要的时候,再将炮推到里面;

    刘义点了点头,说道:“这回的防御作战,就有你制定作战计划,我们再研究一下下一个问题,就是近卫军的问题,章路带走的一个旅两个团,是我们的部队,但不是最好的部队,可是他们竟然成了近卫军,这说明什么问题?”

    刘义的参谋长王亮说道:“敢于想敌人不敢想,敢做敌人不敢做,料敌于前,决死于后,报必死之心先将敌杀死,绝处逢生,始称近卫”

    大家听了以后,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刘义说道:“大家都知道徐英发的事情,他是老板的亲信,就是我们都死了,他可以活着,那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还有章路,这些都是北大营出来的,为什么他们能创造奇迹,就一点,他们离开大队走向战场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个死人,只有死人才不怕死,我也是这样,老子就是死了,也要拉个垫背的…不,老子命精贵,拉十个垫背的,我们有二十多万人。每人十个,我们能拉多少?”

    底下的将官们齐声大叫:“二百多万个”

    刘义一举手,说道:“将缴获的日军手榴弹都发下去,不行就给我拉响,我要以命搏命”

    回忆到这就结束了,大家分头忙活了起来,开始了在鸭绿江构筑防守工事,一共建立了三道防线,第一道就是沿着鸭绿江开始布置,有鹿角和一些铁丝网,还铺设了雷区;还有一些观察哨,这些观察哨是由一些狙击手和机枪手构成,人数不太多,强调了射击的准确性和一定的火力强度;

    第二道是靠后一百多米,这里驻扎了十万左右的部队的部队,这里交通壕密布,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密布,每隔五十米有一个大型掩体,用钢轨做横梁,树干做支架,上铺钢板和沙袋,并布满树枝;这些掩体都是藏兵的地方;在后两百多米处是第三道防线,也是按照第二道防线布置的,再往远,就是炮兵阵地,也是由掩体构成,鸭绿江已经变成了一道钢铁防线;

    令人奇怪的是,就在靖国军大干特干的时候,日本海军一发炮弹都没打过来,这令刘义感到很惊讶,并将这件事告诉了远在沈阳的王长虎,王长虎回电说道:“有朝鲜仆从军做替死鬼,日本人才不会浪费他们宝贵的资源那”

    刘义明白了,日本海军是想将好钢用在刀刃上

    为了将鸭绿江防的密不透风,刘义又将两个骑兵旅向上游撒了出去,以防止敌人从上游通过鸭绿江,袭击靖国军的侧后,到时候显得被动;

    一夜无事,九月二十三日,上午七时,胡景中来电,坚持三日,后由徐英发掩护撤退另敌人又增兵二十万,现已接近平壤,注意上游

    刘义接到电报,说道:“兵看似很多,可是打起来却是不够用,只有进行机动性防御才行”

    王亮笑着说道:“实在不行了,让段志明将火车道炸个稀巴烂,必可迟滞日军三到五天”

    刘义摆了摆手回答道:“守土有责,不能让鬼子这么轻易的进来,老板不是说了吗我们就是耗,也要将日本人弄破产,否则,小日本不老实呀!”

    王亮想了想说道:“要不给我两个师,我去上面”

    刘义说道:“两个师是没有的,只有三个旅,叫景荣带队,在上游做机动性防御,就这么定了”

    王亮想了想说道:“是不是给章路发个电报,让他关注一下后面这二十万人的动向,我们也好及时的应对?”

    刘义说道:“也好,你马上联系,叫他们派人盯着点”

    王亮答应一声跑了出去,联系去了,费了好大得劲才联系上,还是联系的二愣子旅的电台,章路答应了请求,派出了自己工兵的一个排,带着一部电台,向着鸭绿江上游摸了过去;

    这之后,章路命令全军静默,沿着铁路向清川江挺进;

    景荣带着自己的部队走了,刚走不久,也就是八点整,对岸的日军重炮开始了怒吼;

    “嗵嗵嗵嗵…嗵嗵………

    刘义拿着望远镜看了看说道:“日军炮兵阵地宽度五至六公里,纵深大约五十至八十米,从炮弹的密度来看,应该是是至少有四个联队的重炮,看来日军也没闲着”

    王亮问道:“是否反击?”

    刘义说道:“反击?还是等等吧小鬼子的军舰看着那”

    王亮也看了一眼出海口的军舰,说道:“要不我领着重炮部队揍他一下子?”

    刘义说道:“要揍也得贴着岸边揍,还得往他那个舰桥打,有把握吗?”

    王亮嬉皮笑脸地说道:“试试呗我只要个重炮旅,十几艘军舰,每艘十门、八门的大炮应付,应该够了”

    刘义吐了口吐沫,说道:“我呸,二十多万大军一共就三个重炮旅,你可真会说呀一个重炮旅,那是掏我的心窝子呀”

    王亮连忙说道:“司令,那可不能比,我们这是和军舰干,要不我们的重炮现在也不起作用,是不是?”

    刘义回头看了看自己的炮兵司令刘辉,问道:“你怎么看?”

    刘辉兴致勃勃地说道:“我看找一下段志明,叫他们的工兵帮我们修几个反斜面阵地,然后将我们的三个旅的重炮集中起来,给他来一下子,然后我们进入反斜面阵地,应该问题不大”

    刘义想了想说道:“行,你们看着办吧这事叫刘辉亲自处理不用打沉,就把舰桥给我毁了就行”

    刘辉回答道:“是”

    正说间,前线指挥员打来电话说道:“敌人开始渡江了”

    日军的重炮又响了起来,这回是特殊照顾一线阵地,在日军炮火照顾的地段,大约五千多日军开始渡河,他们使用的工具有木排、木船,还有一些铁皮船,大约渡船距离江岸还有几十米的时候炮火停了下来;

    中国士兵跃上阵地,开始了对敌的第一轮打击,“突突突突…突突……

    上百挺的重机枪怒吼了起来,子弹像雨点一样打在了渡江工具之上,日军成片的倒下,有的渡船打得人都没了,再江里打起了转,还有的渡船上的士兵被如此强的火力吓着了,纷纷跳水逃命;很多船只一看不好,纷纷调转船头向回划,可是刚回到江心就被南岸的日军机枪答了回来,几千人两头受气,没办法只好向着北岸划了回来,继续进攻

    敌人的重炮又开始肆虐第一道防线了,重机枪阵地被掀翻了不少,不过剩余的的机枪还在怒吼着,几千日本兵打得只剩下了几百人,这时候,一阵军号声响了起来,,重机枪纷纷躲进了掩体,剩下的敌人就由狙击手对付;

    王亮松了一口气,对着刘义说道:“伤亡不小,是不是看看伤亡如何,要不要统计一下?”

    刘义说道:“先不急,你看那边敌人的集结情况再说”

    王亮拿起望眼镜看向了对岸,发现又有一万多人开始集结,说道:“还没完了,我看是给脸不要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