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开会过后,村里人都谨慎起来,对于果子的事情真正做到了闭口不提,如赵氏家里卖桃子得了整一两银子,她硬是忍着没有跟娘家人分享这个喜讯。
第二天书院上学以后,果然有好些学子要买果子,有的甚至还拉了一些生意来,开口就要一千斤,但安之用一句“逸仙楼跟村里签了独家供货协议”将众人给回绝了。
她抱歉道:“村长吩咐现在我们村里不能再单独卖果子了,连送人都不行,如果你们想要买,只能去跟逸仙楼联系。
实在是不好意思,对不住各位了,明明是我拜托你们帮忙,结果却给你们添了麻烦。”
在众位学子眼里,这种事情怎么能怪安之呢。
要怪就只能怪逸仙楼霸道,竟一次将所有的瓜果买断。
吃不到好吃的瓜果,大家便只能找杨承业撒气。
后来也不知杨承业是怎么跟家里说的,反正书院的学子都吃到了平价水果。
至于其他进了逸仙楼的瓜果,都被卖出了天价。
据说最贵的一种礼盒卖出了二百八十八文的高价,并且还供不应求。
村里有人听到这话之后不由开始泛酸。
二百八十八文!
那差不多都能买下六十斤瓜果了,可是逸仙楼的那个礼盒估计连六斤都装不下,也不知逸仙楼在其中能赚多少钱。
他们真是亏了,早知道当初就不应该卖。
刘向荣听了这话立刻发了好一通脾气:“他们能赚多少钱是他们的本事。
你们的本事只够把这些瓜果卖出三文两斤的价格,甚至还卖不出去。
现在好不容易有人能帮忙卖出五文钱一斤的价格,你们不说多谢人家,还敢在这里说卖亏了。
谁再敢说这样的话,那就别怪我以后不给他好脸色。”
不过绝大部分人还是明理的。
有人就说:“一斤猪肉就十七八文,但是进了逸仙阁的厨房之后再端上桌那就得卖八十八文。
这跟猪肉有关系吗,这都是逸仙楼的本事。
我们乡下人户能卖出五文一斤的果子,既是得了老天的护佑,也亏了安之在中间周旋,又是帮忙联系逸仙楼又是帮忙谈价格。
要知道云家既没种甜瓜也没种李子杏子,她家是有些桃树,但那还得大半个月之后才能成熟。
她费心费力做的这些事全是为我们,我们都念她的好。”
那些酸话只在小范围内传播,不等传到安之的耳朵里就被众人驱散。
……
等到第一波瓜果卖得差不多,一年一度最忙的夏收也开始了,大家都全力投入双抢中,即便是再泛酸也没力气说闲话了,有那工夫不如赶紧收稻子。
要知道这六月的天就是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只有把粮食收回家并且晒干入库才能真正放心。
随着夏收开始,书院工地上干活的人也走了不少。
好在安之把工期抓得紧,总算是在夏收前将三套院子给弄得差不多。
还有一些边边角角的琐碎事情,比如说栽种花草打扫卫生之类的,安之便带着吴氏和翠喜两人慢慢收。
不过她的小尾巴阿佑却是没有跟着,因为这孩子没有农假,现在还成天跟着俞夫子在读书。
放了农假后在家里吃饭的人少了许多,云老爷时常也来搭把手。
杨承业他们几个没有回家而是留在书院温书的学生,时不时也会过来帮忙。
用他们的话说,总是坐着读书累得慌,也得出来活动一下身体,正好这些活儿都不重,他们都能干。
安之投桃报李,时不时就给他们送些绿豆粥酸梅汤之类清热解暑的饮品。
就这样半个月的农假很快就过去了,安之将剩下的两个院子收拾好了,书院的学子们也陆续返校。
而这次除了返校的学生之外,还有不少的新生来报到。
安之提早两天就准备好了宿舍出租的招牌立在书院门口,有关宿舍的一应介绍和收费都写得一清二楚,而在宿舍的招牌旁边就是云家小饭馆的招牌。
值得一提的是安之直接将小饭馆的经营模式给改了,由套餐改成了自选。
这样一来老爷子做菜会更省事不说,也能向下兼容,多做些生意。
反正每天就是十个菜,荤的素的贵的便宜的都有,想吃什么自己选,真正做到了丰俭由君。
而且有了宿舍以后,小饭馆又添加了早晚两餐,可做的生意一下子就翻倍了,因此可得好好摆摊宣传一番。
村里人有样学样,也跟着在书院旁边摆摊揽客。
吃饭这个事情,他们主打的还是一个价格低廉。
至于宿舍,他们虽没有跟安之一样单独盖了房子出租,不过家里总能收拾出几间空房来。
大家也不指望跟安之一样租一千五百文一年,就算只有五百文,他们也不嫌少。
因此书院的学子返校报到这天,学生们还没来,书院门口就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安之也是一大早就带着全家守在书院门口。
她看着其他的摊位心里没有一点不快,做生意就是这样,只要有人做就会有人抄,大家如果能做到良性竞争,她就都能接受。
再说,她也不怕抄,毕竟实力摆在这儿呢!
云家的两块招牌足够醒目,有关宿舍和小饭馆的介绍更是图文并茂,很快就引来不少新生驻足观看。
看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人问:“小姑娘,你说的这个单人宿舍在哪里,我们能先去看看吗?”
安之指着不远处道:“那边就是宿舍,从书院过去不到二里地,您如果有兴趣的话自然是可以去看看的。”
“行,那你带我去看看,如果条件还行我就给我儿子订一间在书院旁边住着,吃饭就去云家小饭馆,这可比住在镇上省事儿多了。”
至于云家小饭馆,那就不用特意去看了,早先来书院参观时基本都去看过了,有些人甚至还吃过那里的饭菜,味道确实不错。
再者书院的夫子都在那里吃,想必安全和卫生也有保障,他们很是放心将孩子的一日三餐托付出去。
有了第一个人出声,其他人也都想要跟着去看看。
安之在摊位前吆喝几声,顿时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不一会儿就凑齐了十来户对宿舍有意向的人家。
“走吧,咱们先去宿舍那边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