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怀王彭城大会诸侯,竟然不知不觉奠定了未来几年的天下大势。
我始终认为,楚汉争霸,这里是起点。
楚地义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刘邦率领向西,目标是攻下关中。一路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主力北上救赵,目标是打垮秦军主力。
宋义原先还在项梁手下做事,突然成了上将军,不服的人大有人在。这其中之一就包括项羽。
他不会服任何人,除了他自己。
宋义是什么东西?项羽心里时时刻刻愤恨不已。
宋义知不知兵不好说,但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他不能识人,更不能识大体,有这么一个血性残忍的人做副手,而且自己这个位置原本是他叔叔的,难道就感觉不到这把椅子烫屁股?难道就感觉不到周围人的眼神不对?对自己所处的处境毫无自知之明,宋义之才,只能是参谋幕僚谏大夫之流,非帅才。
刘邦所部早已取道砀郡,与秦军素有交手,屡战屡捷。
宋义领兵到了安阳(今山东曹阳东南)。
按秦历来这时已是秦二世三年初,十月(秦历以十月为岁首),秦将王离将兵三十万把偌大的巨鹿城围的是水泄不通,章邯二十万大军也已经占领了邯郸,“河北之军”(赵军)危在旦夕。章邯是个厚道人,他没有去抢功劳,而是给王离修了条甬道(即通道),专门给他运粮,运物资,所以王离军兵多粮多,补给充裕,可以安安心心的围城。
赵王歇与张耳眼看就要陷入绝境,便四处求救。
张耳的面子很大,招来了几十路诸侯,这其中包括张耳的刎颈之交陈馀,还有张耳儿子成都君张敖。
这些诸侯来是来了,住也住下了,但却畏惧秦兵,不敢出击。
什么兄弟友情,什么父子亲情,此时此刻,对于大贤张耳来说,没一样靠得住。诸侯之中没人敢去打秦军,没人敢去救他们。
所以说,患难才能见真情!对此张耳的内心体会一定很深刻。
按理来说,张耳应该很绝望。
但他没有绝望,虽然已经看透了人情世故,但他不迂腐,就算这些人再怎么忘恩负义,这种时候自己有求于他们,所以没有必要断交,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张耳还是不断地派人去向诸侯搬救兵,特别是陈馀,张耳几乎每天都派使者前去催促,因为陈馀不仅是他的“刎颈之交”,还是赵国的大将军,陈馀没有道德,但还有义务。陈馀被张耳的使者弄得烦恼透顶,无奈之下,让来使张餍,陈泽带兵五千人去救巨鹿。
这么点兵力,纯粹去送死,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致敬),结果可想而知,全军覆没。
这样下去,巨鹿城迟早要攻破,赵王与张耳要么等待死亡,要么等待奇迹。
巨鹿人们,不要绝望,奇迹马上就要上演。
救世主就要降临了,但在这之前他还得做一件事。
安阳楚军营寨,歌舞升平。
项羽真的看不下去了,宋义到了安阳,还没与秦军交手,就被秦军的气焰给吓倒,他命令楚军停止前进,驻扎在安阳。
整整四十六天,原地驻留,宋义只干一件事,“乃饮酒高会”,也就说天天置办酒席,宴请将领诸侯。这也更加说明宋义并非将帅之才,大敌在前,不是操练兵马,筹措粮草,而是饮酒作乐,这样的人能带兵打仗么?
项羽虽然年轻气盛,但他也明白大是大非,他数次进谏宋义,应当趁机进兵,不然旷日持久,咱们粮草不足,那时候就完了。而宋义的回答很干脆,秦军“战胜而兵疲,乘其弊”,“夫披坚执锐,义不如君,坐运筹措,君不如义”,也就是说打仗我不如你,谋划你不如我,我是在等秦赵斗的两败俱伤,再坐收渔翁之利。
宋义的话对吗?
错,大错特错。秦赵两军实力悬殊,没人去救,赵军覆灭是必然的,实力悬殊之下,怎么可能有两败俱伤,坐收渔翁之利?秦军战胜,士气高涨,物资会得到更充分的补给,再想把它击溃就更加难了,再则楚军也是远道而来,粮草士气都在不断消耗,不速战速决,只会把自己拖死。
只道是书生之见太肤浅,还须知两军相逢勇者胜。
宋义开始厌烦项羽,对项羽很不客气,话中带刺,心里想着你这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竟敢干涉老夫的事情,再唧唧咂咂,军法处置,定斩不饶。为了防止项羽再进谏,宋义随即下令全军:有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这个命令是下给项羽看的,意思很明白,哪凉快呆哪去,别来烦我。
宋义继续置酒高会,不亦乐乎。
项羽见已经无法说服宋义,恼怒之极,同时他更深深明白,眼前的这个人是自己前行的绊脚石,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年轻的项羽心中暗暗下了一个决定。
这个决定对于项羽来说不难下,因为那是他拿手的事情。宋义,既然你“披坚执锐”不如我,那要你何用?多说无益,老骨头,还是去死吧!还有一点可以明白地告诉你,“心狠手辣,义不如我”。
在安阳的第四十七天,寒冷的十一月,这一天,项羽起的比以往要早一些,他穿戴整齐,首先来到宋义营帐朝拜上将军。
宋义看都没看他一眼,他对这小魔王早已厌烦得不得了,就像当初他叔叔项梁厌烦自己一样。
项羽也不多说什么,只是迅速地抽出亮闪闪的宝剑,往宋义脖子上一抹,“刺啦”,宋义来不及喊叫,血喷如注,人头落地,头颅上一双眼睛睁得很大,卿子冠军这一刻死不瞑目!
年轻的项羽要用手上寒光闪闪的宝剑告诉宋老头,他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王者,没有人可以阻挡他走向权力的巅峰。
项羽提着宋义的头颅,出了营帐,将头颅高高举起号令全军,喝道:“宋义勾结齐国谋反,楚怀王暗中叫我取他性命!”齐国和楚怀王不知不觉做了替罪羊!
所有将士一听,大部分是很高兴的,也有害怕的,少数服从多数,大家说道:楚国,是将军家立的,叛乱理应由将军来诛除。
众人顺水推舟地推举项羽为代大将军。楚军一面派人将出使齐国的宋义儿子宋襄干掉,所谓除根务尽,一向是项羽的做法。一面归报楚怀王。
楚怀王很无奈,被迫封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全权掌控了楚军,楚怀王再也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智慧了。真正的王者就要崛起,这位秦末最勇猛的男人,终于坐上了他该坐的位子,迎接人生第一次巨大的挑战。
谁也不知道将来的路怎么走?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向前走。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而打败秦军,是项羽唯一的路。
项羽与刘邦,兵分两路,却殊途同归,两人将在不同的时空给予不可一世的秦王朝最后的一击,让这个残暴的帝国最终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