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汉朝旧事 > 第14章 楚怀王

第14章 楚怀王

    襄城一屠,让项羽魔王开始崭露头角。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二十五岁的项羽因为屠城这件坏事‘红’了。一时之间,项羽很猛很残暴的名声,传遍了大江南北,街头小巷。

    周围郡县生怕招惹这个魔王,纷纷过来归附。项羽见到这么多县城前来归顺,越发得意,越发觉得自己英明神武,越发觉得屠城屠得对。殊不知,别人是因为恐惧才来归附。因恐惧而屈服是真的屈服么?也不想想,就是因为秦朝实行了恐怖策略,令老百姓恐惧,才招来这么多起义军反恐。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可项羽他就是不明白。

    他不明白,他叔明白。他见项羽下这么狠的手,恐怕对项家军不利,便将他招回彭城。

    项梁之前已经由陈胜旧部召平,假传陈王令,将项梁封为楚国上柱国,虽然很不正宗,但总算有个名份,古人最讲究名份。

    项梁同时占了彭城,胡陵,又下了襄城,江东的地盘基本上都姓了项,所以此时的项梁声势十分浩大。

    浩大到什么程度呢?浩大到已经盖过了北边的赵国,燕国和齐国。这么浩大的声势,自然会吸引全国的目光,所以,驻守在雍丘的秦国精锐章邯所部也注意到了项梁。

    自从出山以来,章邯可从未败北。他相信这次也不例外。

    这次确实不例外。

    章邯没有亲自出动,而是派了都尉董翳做先锋,长史司马欣做后军共二十万人马去夺彭城,项梁见章邯派了俩无名小辈过来,便也派了俩名字怪异的人去抵挡,叫馀樊君,朱鸡石。结果馀樊君战死,朱鸡石逃到了胡陵。项梁大为恼火,想想这朱鸡石本来就是降将,这么无能,要他干什么,到了薛县就把他给宰了。

    这个时候,咱们的好朋友刘邦一路狂奔总算见到了仰慕已久的项梁。一见面,马屁就拍上了,什么您是我的偶像,什么您英明神武,玉树临风,什么您能征善战,天下归心,什么好听捡什么说,项梁爱听什么说什么,把项梁拍得是脚下踩云,屁股生花,项梁很高兴。

    领导很高兴,就会有好处。千古不变的道理。

    所以,项梁兴奋之下给了刘邦五千士兵,五个大夫,五个将领,给的时候还说,沛公啊,放心的去干掉那雍齿吧,后面有哥撑着呢,不怕。

    要不说刘邦做人的水平高啊!由此可见一斑。

    他不仅把项梁弄得妥妥贴贴,而且利用会见诸侯的机会,把诸侯也打点的妥妥贴贴,这对他以后帮助非常大,不然攻打关中的任务就得换人了。

    项梁是个有名份的人,虽然带点水份,在景驹死后,有一个名份一直空着,这个名份就是楚王。项家人现在声威最高,可毕竟世代为楚将,若自立为楚王,很不妥。项梁想解决这个问题,但又不知道该立谁。

    这个时候那个七十岁还出来参加工作的劳模范增过来说了番话,很圆满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是这样说的:“陈胜失败,那是必然,为什么呢?秦国灭六国,楚国最无辜,自从楚怀王被骗到秦国,楚人到现在还怀念他,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如今陈胜首举义旗,却不立楚国后人,当然长久不了。您祖上世代为楚将,现在从江东起事,大家争相归附您,是希望您立楚王后代为王呀。”

    范增也算是个忽悠高手,把楚国说成最无辜,其实别别国也没自找。

    但这段话让项梁听得非常入耳,因为范增反复强调楚会灭秦,您会得天下,只要是个楚国人,听着这番话就一定爽,就像现在有人跟咱们说中国会统治全宇宙一样,虽然遥远但咱们会听着很爽。

    项梁象征性地征求了下在场诸侯的意见,大家一致觉得可行,其实不可行也得行,作作戏而已,此时刘邦在场,虽然刘邦也没有发表什么高见,但只要站在那里,就会有份天大的功劳--拥立之功,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本钱。大家觉得没有问题了,便派人在民间寻到了楚怀王的孙子坒熊心,已经沦落成放羊人的年轻人。

    项梁等人立他为楚王,号为楚怀王,跟他爷爷一个号,这个称号注定是个悲剧,不知道项梁当时是不是有点别有用心。爷孙两人称号是一样,但两个人绝对不一样,前一个楚怀王智商有问题,这个楚怀王却颇有些智慧。

    立了楚王后,原东阳县令陈婴任上柱国,项梁自称为武信君。

    这个陈婴何许人也?怎么能混到上柱国这个位置?

    陈婴(?——前183),东阳(今安徽天长县)人,号称东阳老者。干过东阳令史。家族世代当官兼做慈善,在当地积累了很高的人气,陈胜起义后,他被当地的起义军推举为首领。老百姓听到他当首领,是敲锣打鼓,个个欢天喜地,可见陈婴的声望有多高。

    陈婴家族的见识还浓缩在他一把年纪的老母身上,她一听大家要推举陈婴为王,不但不高兴反倒极力反对,“娃,我嫁到陈家几十年了,就没听过陈家有称王的人,现在天下大乱,称王只能招来祸害,不会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另选别人当王,事成了,你也可以封个候,事要不成,咱们还有回旋的余地。”

    明智啊,很多大男人的见识还不如一个老妇人。

    称王要资本的,陈婴没有这个资本,所以一旦称王就等于是跟阎王爷吃了顿饭,让他老人家以后经常想念你的好,无时无刻都想招你去见他。

    陈婴有这样的老母亲,他家能不旺么?陈婴还是很听老母的话的,所以首领做了,人马也有几万,但不管部下怎么劝,就是不称王不称帝。

    等到项梁叔侄来信联络,他便顺水推舟投了项梁。

    陈婴是很明智的,有着优良的家教,所以他家在汉代一直很吃得开,后代侯爵世禄,出了驸马,也出了个很著名的陈阿娇皇后。

    刘邦来投项梁真是捡大便宜了,不但多得了几千人马,还争得个共立楚王的功劳,这在古代,那可是天大的功劳啊,就算不干活,立的人要没死,就有好日子过了。

    与刘邦同来的张良见燕,赵,齐,魏,楚都已复立,唯见韩国未立,心急如焚,张良是位非常怀念故国的人,为此,他靠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项梁立韩国王室后人横阳君韩成为韩王。张良做了韩国司徒。

    张良与刘邦暂时分别,踏上了恢复故国的征程。

    张良不是已经归属沛公了吗,怎么还要跟韩王去搞复辟?这好像说不通吧。

    其实不必疑惑,原因很简单,张良再伟大,他也有着时代的局限性,很明显,他当时仍然认为商周的分封制是最好的社会模式。秦朝不采用这个制度,所以迅速的败亡。这也是当时所有人的共识。再则,张良对韩国的私人感情非常深厚,因此他的想法是先复国,再辅佐沛公。

    在他心里,沛公会是将来的周天子。

    刘邦理解张良,他相信这只是暂时离别而已,与张良话别后,刘邦便带着原先的人马和项梁给的人马,回兵攻打丰邑。雍齿终于没能顶住,吃了败仗,往魏国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