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羽轩阁。
“修建北方大运河之事,殿下您是不是再斟酌一下?”
此时的蒙毅,跟和祖龙号之上,内史腾等人一样,心中充满了疑惑。
“蒙大夫对辽东有多少了解?”
看着疑惑蒙毅,嬴羽笑着反问道。
蒙毅闻言,顿时尴尬一笑。
作为御史大夫,蒙毅主要职责是监察天下百官,对于大秦各郡县的了解,远不如冯去疾。
他对于辽东的印象,就是冬天特别冷,冷到根本无法出门的那种。
还有就是,那里有着一大片特别肥沃的黑土地。
当然黑土地一词,还是从嬴羽这里听说的。
不过很快,蒙毅就反应过来,连他这个位高权重的御史大夫都对辽东不甚了解,更别提大秦其余人了。
“太子殿下,可是打算通过北方大运河方案,引起百姓们对辽东的关注,激发他们迁移到北方的积极性?”
蒙毅试探性的询问道。
“正是如此,辽东区域的开发,不仅是为了达成南北平衡,同样也是在为我大秦将来着想。”
“更重要的是,辽东区域那片黑土地之下,所蕴含的潜力,是真的足以让大秦的发展再次加速。”
嬴羽微微一笑道。
作为穿越者,嬴羽十分清楚,大秦目前广义上的辽东,就是后世的东三省。
要知道前世的嬴羽就是东北人,对于这片土地,他可是相当了解的。
这片黑土地,不仅肥沃无比,而且蕴含的矿产,特别是有色金属,以及煤炭、石油等能源,在现有的大秦疆域内,绝对是位居前列的。
再加上平原众多,可以说是发展重工业最好的区域。
所缺的,不过是交通环境,以及最基本的人口而已。
交通方面,只要大运河一开通,加上正在修建的水泥直道,很快就可以完善起来。
而人口,暂时只能从大秦各地迁移了。
想要让各郡县的百姓积极迁移到东北,就要在整个大秦造成足够的轰动,让更多的百姓认识到这片区域的潜力才行。
因此这北方大运河,嬴羽是势在必修。
即便是在后世,水运能力都要胜过陆运,更别提还是马车为主的大秦了。
虽然橡胶轮胎已经开始试运行,能让马车运载能力和速度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依旧不能满足大秦日渐蓬勃的运输需求。
能解决问题的,还是得依靠水路。
除非工程院能突然爆发,把蒸汽机给研制出来,并且提高到可以带动蒸汽火车的程度,否则陆运的运输量,就不可能有飞跃式的提高。
“太子殿下要兴修北方大运河,萧何可以理解。”
“只是殿下,这向民间募资,真能募集到足够的资金吗?”
“若是不够的话,只能让国库承担,虽然也不是承受不起,但是难免会挤占其他项目的投入。”
萧何沉吟了许久,开口询问道。
“你们还是太小看我大秦百姓的能力了。”
嬴羽笑着道:“如今光是大秦本土,就有三千万百姓,一个人十钱,就是三万万钱,足够修建起一条大运河了。”
“更何况,随着商业发展,许多百姓,已经逐渐富裕起来。
就以这咸阳新城为例,许多百姓,都已经提前偿还了贷款,并且还有余力对自己的住宅进行装修,甚至开始考虑购买更多住宅了。”
“光是一个咸阳城的百姓,就能轻松凑出千万钱的资金来。”
“这些资金,留在府库之中也不能变成更多的钱,存在钱庄之中虽然安全,但是也没有利息,为何不利用到辽东大建设之中呢?”
“而且唯有真正的投资了,才能让百姓们更加关注辽东,提高移民到辽东的积极性,辽东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话音落下,嬴羽从桌子上抽出一份工程院勘探队,整理的辽东矿产报告道。
之前嬴羽抽奖的时候,获得过好几份大秦矿产图纸,再加上前世的记忆,这让勘探队在辽东区域,有了极大的收获。
其中就有不少以大秦如今条件,可以直接开采的矿产。
蒙毅和萧何连忙凑了上来,认真阅读完辽东矿产报告,脸上满是惊喜之色
两人看向嬴羽的目光,也都充满了佩服。
不愧是太子殿下,这一下大秦辽东,想要不腾飞都难了啊。
......
随着新一期《大秦日报》的刊登,整个大秦,再次轰动了起来。
“我没看错吧?这江南大运河刚开通,就又要修建辽东大运河了?”
“这修建大运河虽然是好事,但是也要有需求才行,辽东那破地方,真的值得花费大力气开通运河吗?”
“这你就孤陋寡闻了吧,据说勘探队,在太子殿下的指导下,已经在辽东发现了数座大矿,光是铁矿,就足够我大秦用上几百上千年!”
“据说最大的铁矿,有数千万万石的蕴藏量!”
“除了铁矿以外,煤油灯所需的石油,水泥混凝土所需的各种砂岩,琉璃所需的原材料,甚至连黄金在辽东都有许多。”
“这些矿产一旦被开发起来,辽东就真的遍地都是财宝了啊!”
“你们居然还说,辽东是破地方,真是孤陋寡闻啊。”
“就是,你们别忘了,这修建北方大运河可是太子殿下提出的,太子殿下那是谁?那可是我大秦的财神爷啊,跟着太子殿下准没错。”
百姓们围着报纸窃窃私语了起来,很快就被报纸上所描绘的辽东给震撼到了。
原来这块被大多数人所忽略,一到冬季就被冰封的黑士地之下,居然有着如此多的宝藏。
这么多的矿产,哪怕只是挖掘出来,运回中原和江南区域进行贩卖,都是无法计数的财富啊。
百姓们一下子就对辽东这片土地,有了足够的认识。
更别说,这个辽东大运河的提议,还是出自嬴羽。
以嬴羽在大秦百姓心中的至高声望,哪怕是不多解释其中必要性,也会有许多百姓无条件地选择支持。
更别提如今还描绘出如此广阔的前景。
许多百姓在看过报纸之后,一下子就对辽东充满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