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礼对手下的人训斥,是因为他们穿上盔甲,带上全套装备以后行动迟缓,刀速不到平时的一半。就连几个参与训练的少年家丁也同样掉了颠峰时期的水准,这非常危险,因此他大发雷霆。
穿上盔甲对射箭到没有影响,唯一影响的就是近战能力,必须加倍训练,他相信只要适应了这个重量就没有问题了。
穿上盔甲后,给人的视觉感观非常震撼,统一的黑甲,像是前世电影里面的秦朝军队一样的冷酷。
同时,穿上盔甲,就能准确的识别各人的身份。奴隶兵和屯田兵的胸甲上没有兽首,只有两把交叉的剑,意思就是最低等级的兵,是为奴隶兵。
几个参与训练的少年家丁,在胸甲右侧有一个狗头,意思就是普通的士兵。
还有钢盔上面的尖顶,奴隶兵只有一个圆球状的东西,没有缨络,而普通士兵有少量红色缨络。再之上的士官又加了一个圆球,像串糖葫芦一样,还是只有少量红缨络。
士官的胸甲也是狗头,但是在左胸位置,交叉剑的下面,多了一条杠。跟现代士官的军衔一样,一级士官一条细杠,二级士官二条细杠,三级士官三条,四级士官是一条粗杠加两条细杠,五级士官是二条粗杠加一条细杠,六级士官是三条粗杠,由于这个军衔标识的关系,他取消了七级士官称号。
狗头代表士兵,狼头代表尉官,豹头代表校官,虎头代表将官。大家不要误会,杨文礼是借鉴了现代军衔制,其实古代也有尉、校、将三级的官衔,早在唐代就有了,其实是现代借鉴了古代。
军衔和军职是分开的,杨文礼设想的官衔就是伍长、什长、试百户、百户、试千户、千户、参将、直至万户。简单明了,使人一听就懂,古代文官取的那些复杂的官衔,别说普通士兵,连他都搞不太懂,所以他没有一体釆用。
除了正兵,还有辅助兵种,辅助兵种的标识就不是两把交叉的剑了,会根据其兵种不同,再设计符号。
他将要带去辽东的全部是正兵,没有辅助兵种,没办法运力有限,辅兵可以到辽东再招募。
还有其它特殊的兵种,比如骑兵、炮兵等等,因为现在没有,所以也留待以后再设计。
训练非常枯燥辛苦,要有极大的毅力才能坚持。不过古代军队不一样,军队有严格的军法处罚,最低都是杖责,没有人敢反抗军令。
幸亏现在已到了十月中旬,天气渐渐凉爽起来,饶是如此,训练了半个时辰之久的士兵们,身上就像是下雨一样滴汗。
“停止训练,休息一柱香之后,接着训练。”杨文礼看到兵卒们已经到了体力的极限,就下令休息。
农忙已经结束了,所有的兵丁,全部转为全天候训练,时间紧迫,他想带人去辽东之前,要打下一个到两个山头再说,第一是锻练他们的实战能力,第二是,把一部分立功人员,提拔成列兵或士兵。这一点,非常重要,证明他是一个说话算话,讲诚信的人,能使剩下的奴隶兵和屯田兵更加信服。
打土匪并不难,特别是他们如今有全副装备之后,那更是赤裸裸的碾压,甚至可能不会出现伤亡,杨文礼对自己研制的黑甲信心十足。
……
“猴子,你以前精瘦精瘦的,瘦得像猴子一样,现在你倒是长了几两肉了,都快赶上哥哥我了,穿这么重的盔甲你也吃得消。”在休息之余,兵卒们三五个好友坐在一起,有个屯田兵对另一个屯田兵调侃道。
“我以前瘦是因为没吃好,一天只吃两餐,有两碗干饭吃就算不错了。现在我们一天吃三餐,顿顿有鱼肉蛋,我一餐吃五碗饭,能不长肉吗?”猴子一副理所当然的语气回道。
“是啊!大当家真是仁义啊!虽说我们是奴隶屯田兵,但是我们的伙食真的没话说,又不限制我们的自由,我看比以前插翅虎在的时候好多了,大当家真是没话说。”另一个屯田兵有感而发插嘴道。
“好是好,就是我们这些奴隶屯田兵不能讨老婆。”另外一个屯田兵吐槽了一句。
“那你更要刻苦训练啊!只要你上战场立了功,马上就升为列兵了。我们有这么好的武器和盔甲,要灭几个山头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想当列兵甚至是士兵并不难,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你们想一想,假如现在的你和以前的我们拼杀,你一个人可以杀几个啊?”又有一个屯田兵却非常乐观,他有理有据,把其他人都说得不住的点头认同他的观点,他的话说出了大家的心胸。
……
以后的时间,除了训练就是训练,日子一天天过去,又是两个月之后,兵卒们的技战水平,以及身体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
现在就连屯田兵穿着盔甲训练也能坚持半天之久,近战能力又恢复到当初没穿盔甲时期的水准。
进步再大的当然是箭术,不说百步穿杨,一百米距离射固定靶,已经很少脱靶了,这个水平,勉强达到了杨文礼的标准。
主要的功劳,就是杨文礼实行的标准化工艺,所有的同级别标准弓和箭枝都是一模一样,杨文礼甚至细致到了木材釆用同年代同样大小的程度,各种弓箭和箭枝之间的误差非常少。
又有吊锤标定仰角,羽毛测算风向风速,这是同时代其它的弓箭所不具备的,有了这个金手指,练习射箭,非常快,他们又是成年人,其成长速度要远远快过当初的十位少年家丁。
当然,仅这样还是不够的,杨文礼要求他们必须达到全天候披甲,不影响战斗力的地步。
不过,就他们现在的体力水平,已经优于官军里面的军官级别的水平,和建奴的白甲兵不相上下了。所以杨文礼准备派人去攻打一个山头试试,目标他已选好,就是位于英山县境内的天堂寨。
天堂寨是后来改名的,在明未的时候叫天塘寨,就是因为山顶有一个塘而得名,那里真是土匪窝的风水宝地啊!既地势险要,又不缺水,还是安徽通湖广的必经之地,油水非常足,所以天塘寨有一支多达两千多匪众的土匪盘据。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