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二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二节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二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二节

    子时将临,筵席接近尾声,很多人无心品尝鲜果,纷纷涌出殿堂,和家眷、孩子们一起向火堆中投掷青竹。青竹爆响,声震夜空,晋阳城沐浴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中。

    李弘、长公主、小雨和风雪站在人群中,和周围的人互道祝福,喜笑颜开。李秀和李雯合力把一捆青竹丢进了火堆,然后捂着耳朵,一路尖叫着冲向李弘躲到他身后。青竹被熊熊大火烤炙瞬间爆裂,密集而猛烈的爆炸声震耳欲聋,四射的火星灿烂夺目。

    钟鸣,悠扬的钟声响彻了天宇,新年到了,欢呼声顿时如雷鸣一般轰然响起。

    一股股烈焰腾空而起,晋阳城的夜空霎时被点燃了,惊天动地的爆竹声几乎掀翻了整座城池。

    殿堂内,乐舞也进入**,孝武皇帝的传世名作正在金石之声中奏响,气势宏伟。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虑殚为河。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巳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郁兮柏冬日。正道絁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皇谓河公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

    大汉元平五年,正月。

    正月初一,夜漏未尽七刻,钟鸣。朝会大典开始。

    长公主代替天子,接受朝中大臣和匈奴、鲜卑、羌、扶余、高句骊等外族的祝贺和朝贡,赐百官宴飨。

    上午,君臣共贺新岁,于晋阳宫欣赏乐舞百戏。

    正月初三,长公主率大臣们登龙山,拜祭忠烈台。

    献祭等礼仪完毕后,战鼓声声,号角连绵,鼓吹奏响了雄浑豪迈的篇章,祭奠大汉英魂。

    吕布举手向天,纵声悲歌:“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燕无畏酒洒坟冢,嘶哑而苍凉的声音如泣如诉:“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卫峻从乐工处拿来一面大鼓,以拳为槌,擂鼓狂吼:“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张燕、李玮和一帮风云将校,老拐和龙山大营的数千老兵同声唱合,其声壮怀激烈,震撼天地。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悲壮的歌声回荡在群山之巅,猛烈撞击着李弘的心灵。

    这一刻,他想到了远在南阳战场上的小天子和十几万将士,想到了戍守在西北两疆的戍卒,想到了死去的兄弟和二十多年来倒在战场上的无数生命。李弘抬头望向碧蓝的天空,仿佛看到了田重、里宋、郑信、姬明……看到了麴义、鲜于辅、田静、拳头、伍召……不知不觉间,泪水已经悄然涌出。

    很长时间以来,自己一直以为泪水已经干涸,不会再流泪了,但每每看到手足兄弟血染疆场,还是忍不住悲痛欲绝,每每想到他们的音容笑貌,还是黯然魂伤。天下就要平定了,我们当年的愿望就要实现了,但你们何曾想到,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一往无前无畏无惧,但当我们距离梦想近在咫尺的时候,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种感觉你们体会不到,这种恐惧让我夜不能寐,我害怕失去现在的一切,我害怕我们的鲜血白流了,我害怕我们的梦想破灭。

    小雨轻轻抱住李弘,似乎想把自己单薄的身躯融进他的身体,给他力量和自信。

    风雪轻轻擦去李弘脸上的泪珠,望着他悲痛而无助的眼神,风雪的心突然碎了……漫长的戎马岁月无情地摧残了李弘的生命,她再也无法从李弘的身上看到当年白痴大哥的影子,他不再是一头血腥而勇猛的豹子,他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倍受战争折磨和蹂躏的老兵。

    长公主握着李弘冰冷的手,慢慢偎进李弘的怀里,“大哥,千千万万的英魂会护佑大汉,大汉永远不会倒下去。”

    李弘仰天悲啸,泪洒衣襟。

    下山的路上,李弘邀请老拐同坐一车。

    老拐从卢龙塞开始就跟着李弘征战天下,后来又奉旨督领无家可归的伤残老兵和数千工匠在龙山大营制造重型军械,功勋显赫,至今也是拥有高等武功爵的校尉了。龙山大营这些年一直在制造重型军械,是朝廷军械制造的官营最大生产作妨,隶属于太仆府的考工。

    “大营里还有多少老兵?”

    “还有两万多人。”老拐说道,“这几年,在殿下和丞相大人的关照下,大约有近万人陆陆续续返回了家乡。人老了,叶落归根,都想回家。”

    “还有这么多?”李弘略感惊讶,“是不是朝廷给的钱不够?他们伤残了,家乡又没有亲人,如果给的钱太少,回家生活会很苦。你是龙山大营的统领,你可以适当补贴一些嘛。这些年大营军市越做越大,几乎可以和晋阳大市不相上下,而军市的收入都归大营,你手上应该很富裕。”

    老拐笑笑,摇了摇独臂。“你误会了。这些老兵回乡,不但大营补贴,两位夫人也给补贴,肯定够用了。”李弘全家离开晋阳后,晋阳侯府和晋阳侯的食邑收入都托付给了老拐。晋阳侯府现在有多少财产,李弘不清楚,但老拐一清二楚。

    “那他们为什么不回家?”

    “跟大将军在一起,心里踏实,睡觉安稳。”老拐笑道。

    李弘心里一热,眼泪差点掉了下来。“你告诉他们,想回去就回去,如果在家乡待不下去,还可以回晋阳。”

    “回来的人越来越多了。”老拐说道,“伤残人独自生存很困难,大家在一起反而有个照应,所以很多人回家乡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李弘叹了口气,“我们还有几个老兄弟?”

    “除了小懒,都在这里了。”

    “只有七个?”李弘吃惊地说道,“怎么可能?我上次离开晋阳的时候还有十二个。”

    “你离开晋阳四年多了,他们几个都不在了。”老拐眼露悲色,低头长叹,“我们都老了,说不行就不行了。前段时间你病得很重,我们怕你伤心,没敢告诉你。”

    李弘以手蒙面,悲恸至极。

    “我还活着嘛。”老拐伸手拍了拍李弘的手臂,安慰道,“只要你一声令下,我至少可以拉出两万人帮你打仗。你不能骑马没关系,你可以坐在车上指挥我们啊。”

    李弘激动地搂住老拐的肩膀,用力拍了几下,什么话也没说。当年卢龙塞大战结束后,卢龙塞将士所剩无几,二十多年过去了,这帮人只剩下最后七个了。岁月无情,实在让人嗟叹不已。

    “初七,你来驾车。”李弘说道,“你把殿下接进侯府。”

    “好,好……”老拐高兴地捋须而笑,“这是我的荣幸啊。”

    “从此后,我在留在晋阳不走了。”

    老拐愣住了,迟疑了好半晌,“你不去长安了?”

    “不去了。”

    正月初七,长公主大婚。

    过年后,各地赶到晋阳的门阀世家的家主,各地州郡大吏派来的从事掾属,从长安赶来的大臣们的家眷,从西北两疆和大漠上赶来的外族部落使臣越来越多,晋阳城里车马相连,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好在晋阳侯府就在晋水之滨,地方足够大,主持大婚的太尉张燕有条不紊,安排周到,一切都很顺利。

    黄昏,丞相李玮骑着高头大马,怀里抱着一只大雁,在一队风云卫士的簇拥下,缓缓走出府门,出现在大道上。围观的百姓们齐声欢呼,叫喊声此起彼伏。

    大道两侧,一队队盔甲鲜明的风云将士驻马而立,威风凛凛。一名校尉看到迎亲队伍出府,立即挥手向号角兵做了个手势。十八名号角兵举起角号,仰首向天,雄浑的号角声立时响彻了晋阳城,“呜呜……呜呜……”

    三名掌旗兵打马冲出队列,高举黑豹和风云大旗,纵马飞驰,急骤的马蹄声如旋风一般呼啸而去,兴奋的叫喊声回荡在浓浓的暮色里,“举火……举火……”

    风云将士依次点燃手上的火把,火焰在寒风中跳跃,暮色在火光中消褪,远远望去,如同两条身姿矫健的火龙正在城中大道上厉啸飞行。突然,西城门上烈焰腾空而起,两只火龙撞到一起,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吼声,巨龙吐火,烈焰顺着城外的大道,一路冲向了沐浴在*夜色*中的悬瓮山。

    晋阳城霎时间就被大道两侧数万百姓的欢呼声淹没了。

    “有气势……”李玮冲着远处的风云校尉挥了挥马鞭,以示赞扬。那名校尉一脸得意之色,略显矜持地躬身为礼。

    老拐驾着马车驶上了大道。李弘坐在马车里,锦衣华服,唯独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他那一头随意飘散的长发。燕无畏、卫峻打马陪在马车两侧。车后是全副武装的三十名缇骑。三十六名骑吹紧随其后,正在高奏喜庆之曲。

    号角声再起,急促而高昂。

    “举矛……”风云校尉举刀狂吼,“致礼……”

    “轰……”鼓声雷鸣,风云将士齐举长矛,雪亮的矛尖在火光映射下露出森森冷色。

    张燕、吕布、郭蕴、令狐邵坐在两驾副车上,缓缓而行。

    “这场婚礼结束后,长安要闹翻天了。”郭蕴望着大道两旁气宇轩昂的风云悍卒,苦笑道,“我真不明白,太尉大人调动风云铁骑,虽然名义上是为了给婚礼营造豪华气势,但其实由此引起的后果很严重。行台那帮大臣为什么不劝阻,反而任由太尉大人为所欲为?大将军提前迎娶长公主,已经引起朝廷的不安,现在又公开在婚礼上炫耀武力,这不明摆着告诉天下人他想干什么吗?”

    “大将军现在身不由己啊。”令狐邵叹道,“太尉大人的目的很简单,目前丞相大人的改制正处在生死关头,如果官制修改,改制的失败也就成了定局。改制失败了,北疆系就要被赶出朝堂,军功阶层就要失去权势。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大将军和长公主的权势强行镇制长安,把反对势力赶出朝堂。大将军提前迎娶长公主和在婚礼上炫耀武力,何尝不是一种无奈之举?他何曾想到自己也有身不由己的一天?”

    “但这样一来,矛盾不是更大了吗?”郭蕴说道,“太尉大人到晋阳后,提出儒道相融,援道入儒之策,意图重振道学,此事已经传遍长安、洛阳、邯郸等地,现在大将军又娶了长公主,又炫耀武力,北疆武人摆明了要以晋阳为权力中枢,打算随时牺牲长安朝廷。我很担心,很担心啊,晋阳和长安的矛盾如果激化,南阳战场极有可能再次受挫。”

    “我倒不这样看。”令狐邵靠近郭蕴,低声说道,“这么多年了,大将军的厉害,你又不是不知道。你想想,前些年他为什么突然把风云铁骑调回晋阳?大将军征伐西北两疆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征调风云铁骑?大将军早就未雨绸缪了,他要保留实力,他只要还有风云铁骑就能纵横天下。其实,就算大将军现在不娶长公主,不在婚礼上炫耀武力,长安也非常惧怕,因为风云铁骑就在晋阳,燕无畏和卫峻就在晋阳,谁敢说不怕?婚礼过后,长安很可能因为惧怕而安静下来,事情或许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糟糕。毕竟这么多年了,大将军的所作所为有目共睹,朝中大部分大臣还是非常信任大将军的。”

    “信任也是有限的,虽然大将军这些年的确忠心耿耿为了大汉,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尤其是在朝堂斗争激烈,他又逐渐身不由己的情况下,大将军可能重蹈董卓的覆辙把持权柄,继而有可能像当年的王莽一样走上篡僭之路。你看这次小天子甚至要把晋阳宫赏赐给大将军,这种恩宠岂是好事?大将军不敢接受,也消受不起啊。小天子还小,不懂事,这些年又跟着大将军四处征伐,他对大将军的感情非常单纯,如果他到了晋阳,婚礼规模肯定浩大,僭越礼制之处肯定更多,对大将军更加不利,这大概也是大将军突然把迎亲之期提前的原因之一。”郭蕴忧心忡忡地说道,“对大汉忠心耿耿的鲜于辅、麴义都死了,而张燕出身黄巾,李玮这个人更不能以常理揣度,行台又都是北疆系的人,如果长安方面矛盾激化,谁敢保证事情不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令狐邵沉默不语,过了很久,他低声说道:“既然如此,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未雨绸缪,趁早想点办法?”

    “你有什么办法?”

    “太尉大人在这个时候提出儒道相融,援道入儒之策,目的肯定不仅仅是为了复兴道家学说。当然了,我们也不能把它错误地理解,认为这是太尉大人在为大将军的篡僭做准备。我觉得还是应该理解为改良儒学,为朝廷的改制之策寻找理论依据,继而缓和朝野上下的矛盾。”令狐邵说道,“襄楷、张燕等人都知道让朝廷推行道家学说难度太大,毕竟太平道和正一道祸乱了社稷,朝廷不会接受道家学说的治国理念。不其侯到了晋阳后,提出了复兴正统儒学的建议。复兴正统儒学肯定要重整先秦诸子学说,以便从先秦诸子学说中吸取长处。道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一种,道家可以借此机会重新复兴,所以不其侯的提议马上得到了襄楷和一帮道学人士的极力支持。”

    郭蕴立即明白了令狐邵的意思,“你是说,道家学说有可能借助正统儒学复兴的机会,在正统儒学的掩盖下,堂而皇之地把自己的治国理念融进国策,继而反过来利用国策帮助道家学说复兴?”

    “对,只要朝政一直由北疆系大臣把持,只要朝廷的中兴策略不改,小天子就能顺利主政。而朝廷为了防止大将军和长公主干政,会帮助小天子齐心协力对抗大将军和长公主。这样一来,当皇权重振,大汉律法恢复绝对权威之后,大将军和长公主身不由己,只能交出权柄。如此则社稷稳定,朝堂稳定,朝野上下的矛盾也会最大程度地得到缓解。”

    “对,对,你说的有道理。”郭蕴想通了其中的关键细节,兴奋地说道,“造成大将军和长公主紧握权柄,晋阳变成权力中枢的原因是北疆系大臣利益受到严重威胁,而造成这种威胁的原因是中兴策略正面临倾覆的危险。北疆系大臣要想持续稳定中兴策略,必须有个强大的学说理论做为基础,也就是太尉大人提出的能够融合儒道两家之长的新学说。”

    “名义上是正统儒学,其实是融合了儒道两家之长的新儒学。”令狐邵说道,“寻求新儒学,才是丞相和太尉大人先后赶到晋阳来的真正目的,这是目前北疆系大臣迫切需要的东西。北疆系大臣包括军功阶层,也包括我们,如果你担心的事情真的出现了,我们这些北疆的高门大族将首当其冲,成为双方共同杀戮的对象,极有可能生死族灭,所以为了我们自身利益考虑,我们是不是应该积极支持儒道相融,支持复兴正统儒学?”

    郭蕴沉吟良久,无奈说道:“我们世代研习今文经学,如今迫于形势,不得不兼学古文经学、新经学,传承几百年的”师法、家法“观念在这短短十几年里被打得粉碎,此刻如果再进一步,转而兼习正统儒学又有什么不行?”

    “好,好……”令狐邵高兴地笑道,“太原王家是北疆经学之首,只要王家出面提倡,北疆的经学世家想必都会马首是瞻,纷纷兼学正统儒学。你看我们是不是找个时间拜会一下王泽,另外再给王晨、王烈、王凌、王昶等人各写一封信,征询一下他们的意见?”

    “好吧,就这么办,宜早不宜迟。”郭蕴捋须叹道,“大汉中兴了,儒学也该与时俱进。如果我们再墨守成规,抱残守缺,世代相传的经学迟早都要毁在我们手上。”

    迎亲车队到了悬瓮山长公主别府。

    别府内外人流熙攘,晋阳城外的百姓闻讯而来,里三层外三层,把别府围了个水泄不通。

    长公主拜祭祢庙,庙内供奉着孝灵皇帝、灵怀皇后的牌位。长公主行三跪九叩大礼,话还没说眼泪先淌了下来,“父皇、母后、女儿出嫁了,请你们在天之灵保佑女儿,保佑女儿和豹子大哥白头偕老。”

    “殿下……”都亭侯王端匆匆走了进来,“殿下,大将军到了,快去东房相候吧。”

    都亭侯王端是长公主舅舅王斌之子。当年孝献皇帝到了长安后,曾拜托董卓寻找母亲王美人的哥哥王斌。董卓不负重托,派人四处打听,终于在扬州九江找到了王斌一家,并把他们接到了长安。孝献皇帝很高兴,拜王斌为执金吾,都亭侯。不久王斌病死,其子王端承袭爵位。孝献皇帝到了晋阳,因为朝廷严格执行外戚不得干政的律法,王端一度被闲置。后来在宗正府出任公主令,闲差一个。

    长公主再行大礼,然后由弘农王妃和都亭侯夫人一左一右扶了起来。弘农王妃自弘农王刘辩死后,便被遣返颖川老家。其父唐瑁想把她嫁出去,但她执意不从。西凉兵掳掠颖川之时,将她带回长安,李傕想娶她,遭其拒绝。此事被时任尚书的贾诩得知,他一边劝谏李傕,一边急奏孝献皇帝。孝献皇帝得知大惊,急忙派人把她接到了皇宫,赐封弘农王妃。长安大乱时,她侥幸逃脱大难,随孝献皇帝一起到了晋阳。

    弘农王妃轻轻擦去长公主脸上的眼泪,笑着说道:“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不要哭了。你能得偿所愿,苦尽甘来,都是因为父皇和母后的保佑,他们会一直保佑你和大将军。”

    “还会保佑你生个儿子。”温文娴静的都亭侯夫人凑在长公主耳边,低声笑道,“不要让你母后失望哦。”

    长公主脸一红,羞涩轻笑。

    李弘下了马车,在张燕、吕布等人的簇拥下走向别府。

    围观的人群看到李弘,激动地连身叫喊,“大将军……豹子……大将军……”许多人竭力想冲破风云悍卒的阻挡看得更清楚一点,场面有些混乱。

    伏完匆匆迎出府门,许劭、王剪等人跟在后面。

    谒者高呼:“跪……”

    李弘撩衣欲跪,伏完大惊,急忙伸手阻拦,“大将军,免了,免了……”

    “今天大将军迎娶殿下,你是殿下的长辈,理所当然应当受礼。”许劭拦住了伏完,笑着说道,“礼不可乱,更不可废。”

    伏完根本不听,一把拉住了李弘的手,就是不让他跪。郭蕴、令狐邵、王剪等人也连连相劝,“这么多人当面,你怎能因私而废礼?”伏完无奈,只好放手。

    李弘跪下,行大礼。伏完受礼,将其迎进府内。

    弘农王妃站在大堂外相迎。弘农王是长公主的兄长,自古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婚礼上很多应该由女方母亲行使的礼仪就由这位长嫂相代了。按礼男方要跪拜,但情况特殊,主持礼仪的谒者张着嘴,不敢喊了。

    许劭狠狠瞪了那位面红耳赤的谒者一眼,自己扯着嗓子喊了一句:“跪……”

    李弘撩衣就跪。弘农王妃吓得魂飞天外,忙不迭地伸手去拉,忽然她又意识到大庭广众之下拉扯大将军太失礼,急忙曲腿下跪,但手臂被丞相夫人筱岚给拽住了,跪不下去。

    “王妃是长公主的长嫂,此礼受得。”许劭冲着惊惶不安的弘农王妃躬身说道,“请王妃受礼。”

    李玮、张燕、吕布等大臣齐齐躬身,“请王妃受礼。”

    弘农王妃战战兢兢地受了一礼,指着东房说道:“殿下就在东厢,请大将军亲迎。”

    李玮扶起李弘,把他往东房方向推了一把,“大将军,你去接新娘子,可不要耽误太久啊……”

    “如果新娘子不愿跟你走,你吼一嗓子,我们帮你去抢。”卫峻指指站在身后的燕无畏和柯比熊,大笑道,“抢亲这事我们几个最拿手。”

    众人哄堂大笑。

    “大将军,你跟我来……”征西大将军大人王芙伸手相请,李弘笑着冲着众人拱拱手,相随而去。

    伏完、弘农王妃请众人到大堂坐下,略进酒食。燕无畏看到柯比熊要拿筷子,急忙拍了他一下,连连摇头,“喝点酒就行了,不要吃菜,我们马上就走。”

    “马上就走?”柯比熊惊讶地嘀咕了一声,望着食案上精美的菜肴不禁吞了一口口水,“这多可惜。”

    长公主穿着由锦绮罗縠缯做的十二采重缘袍,雍容华贵,面南而立。九排侍女站在她身前,各自拿着一把彩色纱扇交汇而立,严严实实地挡住了她的脸。

    蔡琰和都亭侯夫人站在门口迎接大将军。

    “大将军,请为新娘却扇。”蔡琰指了指长公主面前的纱扇,笑着说道,“你要看仔细了,不要认错了新娘。”

    李弘微微一笑,走到侍女面前刚要抬手推开第一重纱扇,筱岚的声音就从背后传了过来。“不行,不行,不能让大将军轻轻松松带走新娘,这太容易了。我们新娘为了大将军受尽了苦,今天也要让大将军尝尝苦头。”

    “对,对,今天如果不让大将军吃尽苦头,太对不起殿下了。”蔡琰拍手叫好,“我们猜谜,大将军猜出一个,就允许他却扇一道。”

    李弘头一晕,“文姬,这里有九道执扇,你让我猜九道字谜,那要猜到什么时候?”

    “不管,一定要猜。”王芙笑道,“你要是心痛殿下,不想让她等太久,就努力去猜。”

    李弘叫苦不迭,连连作揖,“少猜一点,三道字迷如何?”

    “不行,不行……”蔡琰、王芙连声叫道。都亭侯夫人和一帮侍女们也乘机起哄,屋内乱成一团。

    “好了,好了,这样吧,殿下如果想早点踏进大将军的门,那就帮助大将军一起猜。”筱岚笑道,“开始了,开始了,我先说个最简单的,‘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犹不生’,大将军,猜一个你非常熟悉的人。”

    李弘若有所思地看看筱岚,笑着说道:“董卓。”这四句话是一首谶纬歌谣,当年董卓被杀前,曾流传于关中。筱岚今天突然提到董卓,显然是意有所指。

    筱岚抿嘴一笑,躬身为礼,“大将军,可以却扇一道。”

    “姐姐,这个太容易了,你偏袒大将军。”王芙不满了,马上出了第二个谜面,“一八五八,飞泉仰流,猜一个字。”

    李弘傻眼了。王芙叫了起来,“殿下,大将军猜不出来了,这么容易的字他也猜不出来,惨了,惨了,看样子你今晚进不了大将军的门了。”

    王芙刚刚说完,长公主的娇笑声就传了过来,“井。大将军,你再却扇一道。”

    王芙掩面大笑,“殿下着急了。两位姐姐,再出题,出题,一定要最难的一种。”

    蔡琰略略思索了一下,娇声说道:“我说个故事,然后你们猜一个字谜,猜中了,大将军就可以迎走殿下了。”

    李弘暗暗叫苦。蔡琰说得这么郑重,估计那个字谜连长公主也猜不出来了。

    “在孝和皇帝时,上虞县有一个巫士叫曹旰。有一年五月五,上虞人划龙船迎潮神,他醉舞舟中,堕江而死。当时江潮涌起,无人敢下水打捞。曹旰十四岁的女儿绕江啼哭七昼夜,最后跳入了江中。五天后,她的尸首背着其父亲的尸首浮上了江面。上虞县令度尚听说后,非常感动,表奏朝廷。朝廷封曹娥为孝女,为她立碑作传。度尚就命令邯郸淳作文镌碑以记其事。当时邯郸淳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他文不加点,一挥而就,人皆称奇。我和父亲在吴中避难时,曾去看过曹娥碑。家父读完之后,什么也没说,只是在碑石背后写了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囟。”

    蔡琰望着李弘,笑着问道:“大将军能猜出什么意思吗?”

    李弘苦笑不语,他想不出来,干脆不想了,就等着长公主说出谜底了。

    筱岚和王芙等人也在苦思冥想,屋内突然安静下来。李弘倒很悠闲,颇有兴趣地细看纱扇上的美丽图案。过了几息时间,长公主忽然说话了,“老师天纵之材,此等隐语当真一绝,加上曹娥的孝行,邯郸淳的绝妙好辞,此碑可谓三绝。”

    蔡琰脸色一变,躬身说道:“殿下才学惊人,一猜就中。”

    筱岚和王芙互相看看,恍然大悟,钦佩之色溢于言表。

    “谜底是什么?”李弘还没反应过来,尴尬地问筱岚道。

    “问你家新娘去。”筱岚笑道,“大将军得此佳人,夫复何求?”

    “大将军,谜底就是绝妙好辞啊。”长公主在纱扇后娇笑道,“黄绢是有颜色的丝绸,是‘绝’字;‘幼妇’是少女,即‘妙’字;外孙是女之子,那是‘好’字;‘齑’是捣碎的姜蒜,而‘齑囟’是捣烂姜蒜的器物,是‘受辛之器’。‘受’旁加‘辛’就是‘辞’,故‘黄绢幼妇外孙齑囟’的谜底便是‘绝妙好辞’。”

    “却扇,却扇……”王芙和蔡琰拉着李弘,连声催促,“快把新娘子接回家。”

    李弘拨开重重纱扇,看到了长公主那张绝美面孔,看到了长公主那双情意绵绵的眼睛,他情难自禁,张开双手把长公主紧紧搂进了怀里,“跟我回家吧。”

    长公主偎在李弘宽大的怀里,喜极而泣。

    蔡琰抚琴,筱岚吹萧,王芙击鼓,三人踏曲而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侍女们举起纱扇,把紧紧相拥的一对新人围在中间,轻歌曼舞。“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钟鸣,东房开,李弘牵着长公主的手走了出来。

    鼓乐齐奏,爆竹震天,欢呼声此起彼伏,震撼夜空。

    别府外的风云将士擂响了战鼓,吹响了号角,一时间,风云变色。

    伏完站在大堂石阶上,朝西而立。弘农王妃站在大堂门口,面南而立。李弘走到伏完面前,跪下,行三跪九叩大礼,“姑父,我把殿下接走了。”伏完扶起李弘,抓着他的手臂,眼含泪花,哽咽说道:“子民,好好待她,好好待她,不要再让她受苦了。”李弘举手发誓,“即使我不在了,我的兄弟们也会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她。”

    长公主在弘农王妃面前跪下,行礼。弘农王妃扶起长公主,给她系好小带,结好佩巾,泪水止不住滚了下来,“到了侯府,要好好侍奉大将军,要和小雨、小雪两位大人和和睦睦,要恪守妇道,温顺恭俭……”长公主连连点头,然后由侍女扶着走到伏完面前,行大礼,“姑父,我走了……”伏完突然哭了,老泪纵横,泣不成声。长公主站起来,抱住伏完,泪如雨下,“姑父……”

    “我还能活着送你出嫁,我,我高兴啊……”伏完强忍着激动的情绪,挥手让伏典端上送给长公主的衣服,发簪等名贵衣饰,“看到这些东西,你就能想起父母,想起亲人,将来有时间,带孩子一起到长安看看我,我也活不了多少年了。”

    长公主想起逝去多年的父母,想起自己多灾多难的两个兄弟,想起孤苦无依的小天子,想起自己再也无法照顾小天子,一时间心如刀绞,抱着伏完放声痛哭。

    “好了,好了……”许劭在一旁劝道,“殿下,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不要哭了。你姑父的命还长着呢,一时半会儿还死不掉,我可以担保啊。”

    “你这叫什么话?”王剪不满地瞪了他一眼。伏完则是啼笑皆非,轻轻拍着长公主的后背,“孩子,不哭了,去吧,大将军还在门口等着呢。”

    筱岚、蔡琰、王芙上前半拖半拉,拥着长公主走下石阶。快到门口的时候,都亭侯夫人给长公主系上了盛佩巾的丝囊,“殿下,你要听父母的话,闲暇时看看这个丝囊,看到丝囊你就会想起父母的谆谆教导,不会让你在婆家犯下过失。”长公主转身跪下,再度给站在石阶上的伏完和大堂门外的弘农王妃行礼,感谢父母的养育和教导之恩。

    李弘牵着长公主,缓缓走出府门。

    欢呼声冲天而起,犹如阵阵惊涛骇浪。爆竹声震天动地,火星四射。鼓乐大作,号角齐鸣。

    燕无畏、卫峻带着二十四位风云将领飞身下马,行大礼,齐声高呼:“恭请夫人上车。下官等誓死捍卫夫人,虽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李弘和长公主携手还礼。

    “咚咚……”战鼓擂响,二十四位风云大将起身上马,两行而列。

    老拐驾车而来,直驰府门,“臣恭请夫人上车。”

    李弘把长公主扶上马车。筱岚拿着一件白色狐毛大氅给长公主披在身上,然后拿出一块白丝绢轻轻擦去长公主脸上的泪珠,嫣然一笑,“走出这个家门,你就是大将军夫人了,以后安安心心,快快乐乐地做个幸福的小公主,再也不要伤心哭泣了。”

    李弘轻抖马缰,马车缓缓而动。车轮转了三圈后,停了下来。李弘转身望着长公主,微微一笑,“我先回府等你。”长公主点点头,拉住李弘的手,依依不舍。李弘莞然轻笑,低声说道:“就一刻,以后我们时时刻刻在一起,再也不会分开。”

    李弘坐上另外一部马车,和李玮先行回府。

    号角响起。掌旗兵,缇骑前行引导,老拐驱车随后缓行,燕无畏、卫峻各带十二名风云将领护在长公主两侧,寸步不离。列阵于大道两侧的风云铁骑看到车队过去,马上打马撤阵,尾随于车队之后。时间不长,车队后面就集结了十几个铁骑方阵。密密麻麻的火把聚集在一起,如同星河里的颗颗巨星,蔚为壮观。

    距离西城门大约还有五百多步的时候,从西城门城楼两端向南北方向延伸的城墙上,突然点燃了数百堆篝火,前后相连大约有一里多长。此刻以西城门为中心,两条火龙交叉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火“十”字,气势恢宏。

    城楼上的战鼓擂响了,低沉而猛烈的鼓声击碎了黑夜的静谧。天地震颤。

    “好漂亮……”长公主指着前方两条火龙,惊喜地叫道,“无畏,胡子,你们快看,太漂亮了……”

    “殿下,请你拭目以待,还有更好看的……”燕无畏笑道,“我要让天地神灵都知道,今天是我们殿下大喜的日子,要普天同庆,要天地同庆。”

    他话音尚未落下,就听到前方南北两端城墙上传来一连串猛烈的爆竹声,接着一堆堆的篝火炸开了,一束束火焰冲上了半空,霎时满天都是璀璨夺目的火星,绚丽多彩,艳丽无比。

    爆炸还在继续,依稀可以看到城墙上正在跑动的士卒,他们把一捆捆青竹投向熊熊燃烧的火堆,青竹受热后膨胀,爆炸,燃烧的篝火在持续剧烈的爆炸声中四分五裂,然后燃烧的烈焰腾空而起,天空中布满了红彤彤的红星。

    晋阳城在爆炸中摇动,晋阳城在大火中燃烧,晋阳城被笼罩在满天的红星之中。

    战鼓愈发雄浑,号角愈发豪迈,将士们的呐喊声穿云裂石,阵阵炸响在瑰丽的夜空之上。

    “轰轰轰……”最猛烈的爆炸终于在西城楼上响起,五堆巨大的篝火,成百上千捆的青竹,一场连续而震撼的爆炸终于开始了。巍峨的西城楼转眼就被满天的火焰吞噬了,最大最绚丽的焰火突然绽放,天地为之震撼。

    晋阳城疯狂了,人们冲上了大道,声嘶力竭地叫着喊着,巨大的欢呼声如同海啸一般,掀起了阵阵惊天波澜,晋阳城霎时就被滚滚人海和滔滔声浪淹没了。

    风云铁骑前后护住了长公主,竭尽全力在人潮中开辟通道,短短数百步竟然走了半个多时辰。

    晋阳侯府前的大道和小广场上水泄不通,无论风云士卒如何努力,都休想再进一步。无奈之下,张燕下令推倒围墙,把人群向府内疏散。围墙倒了,人流得到了宣泄之处,风云铁骑这才护着长公主顺利到达府门。

    李弘三两步冲到马车前,看到长公主幸福的笑脸,悬在半空中的心立时落下,“谢天谢地……”他激动地一把抱起长公主,在燕无畏、卫峻等人的护卫下,急速向府内走去。长公主措手不及,羞得面红耳赤。

    “大将军,这场面怎么样?”燕无畏得意洋洋地问道。

    “你疯了?”李弘怒声骂道,“出了事怎么办?”

    “怎么会出事?”燕无畏不屑地说道,“西城楼我早派人处理过了,烧不掉的。你没看到西城楼巍然耸立吗?”

    李弘到了府门口,小心翼翼地把长公主放下。紧跟在后面的筱岚、蔡琰、王芙急忙围上来给她整理服饰。

    “西城楼是安然无恙,但百姓呢?”李弘怒视燕无畏,小声说道,“你把百姓吓坏了,你知道吗?如果有人因为此事伤了性命,我唯你是问。”

    燕无畏和卫峻相视而笑,对李弘的话不以为意。

    晋阳府内人声鼎沸,丝竹之声不绝于耳,盛大的婚宴开始了。

    内堂新房内,李弘和长公主共牢而食,合卺而饮,完成了成婚之礼。

    主持赞礼的筱岚退了出去。

    李弘和长公主相拥而坐,享受着这宁静而温馨的一刻。

    “这是梦吗?”

    “不是。”

    “如果是梦,我就永远活在这个梦里。”长公主闭上眼睛,舒舒服服地躺在李弘的怀里,嘴角带着一丝甜甜的笑意,沉沉睡去。

    以下不计字数:共牢而食:新房设在新郎的寝室。侍者交替为新郎、新娘浇水洗手,赞礼者为新人安排好了新婚第一餐的馔席。古人食俗,有些类似今天的份餐制,各种食物每人一份,所以,新郎、新娘的席前,主食黍和稷,以及调味用的酱、菹、醢、湆都是各有一份。但是婚礼的情况有些特殊,鱼俎、豚俎、腊俎仅有单独的一份,放在两人的饭菜之间,供新郎、新娘一起食用,这一安排称为“共牢而食”。“牢”就是指俎或者俎里的食物。

    合卺而饮:新婚第一餐的饭菜很简单。进食带有礼仪的性质,吃得也不多,赞礼者将黍移到新郎、新娘的席前,又把豚俎上的肺和脊夹给他们。夫妇先吃黍,再喝肉汤,然后用手指咂酱吃,这一过程称为一饭。一共要三次,称为三饭。古礼,三饭告饱,食礼完毕。古人饭后要酳,就是用酒漱口,这既是为了清洁口腔,同时也有安食的作用。酳有三次,称为三酳.婚礼中三酳的滴器,前两次用爵,最后一次用卺。所谓卺,就是将葫芦对剖而成的瓢,夫妇各执一片而饮。这一安排称为“合卺而饮”。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意思解释:这是一场恶战后的战场,尸体无人掩埋,只能让乌鸦去啄食。战死的鬼魂对乌鸦说:“你在吃我之前,先为我嚎叫几声,追悼一下。战死在野地不会有人来埋葬,我们的烂肉早晚是你口中餐。”战场旁湍急的流水和无边的蒲苇也都被悲情的气氛笼罩。骏马冲锋战死,劣马徘徊鸣叫。桥上筑了工事,南北怎么通过?壮丁都战死,无人收获庄稼,人们吃什么?在战乱中想当个好百姓也办不到。想起那些好人哪,他们实在可怜:早晨出去打仗,晚上便没有归来!

    在战乱不断的历史上,这首民歌具有非常典型的反战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