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雅骚 > 第四百一十三章 鸭宴

第四百一十三章 鸭宴

    杨涟得知张原与齐党首领亓诗教有往来,大为不满,亓诗教是三党中攻击东林最卖力的,亓诗教三年前的那道奏疏更将东林党比作蛊惑人心的邪教,措词极其严厉甚至是恶毒,已去职的东林元老**星对亓诗教恨之如骨,把亓诗教、赵兴邦、官应震、吴亮嗣四人比作尧舜时的四凶,**星坚信邪不压正,莫看三党现在把持朝政、打压东林、显赫一时,只要皇太子即位,东林党人就要卷土重来,那时众正盈朝,亓诗教这等奸人在朝中哪里有立足之地,必逐之,**星在给高攀龙、杨涟的书信中都表示过这个意思,所以出于爱护张原的考虑,杨涟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自己的这个门生,杨涟很器重张原,不想看到张原误入歧途——八月初九这日黄昏,张原出了翰林院大门,却见阮大铖在等着他,阮大铖现任行人司行人,行人司掌传旨、册封等事,凡颁行诏敕、册封宗室、抚谕四方、征聘贤才,以及赏赐、慰问、赈济、军务、祭祀,这些都是行人司的职责范围,也就是说经常要出差,前两个月阮大铖还和魏大中一道去了洛阳福王府代皇帝赏赐褔王世子礼物,魏大中中进士后也留京任行人之职,阮、魏二人都是高攀龙的弟子——张原拱手道:“集之兄从洛阳回来了,行路辛苦。”

    阮大铖道:“令师杨给事中在寓所设宴,让我来请你去赴宴,我官职是行人,就是跑腿的。”

    张原笑道:“集之兄是奉旨游山玩水,弟实羡慕。”又道:“杨师是宴请阮兄,弟敬陪。”

    阮大铖道:“我也是陪客,杨给事中请的是我同乡左光斗,现任中书舍人,介子听说过左光斗左共之此人否?”

    张原心道:“左忠毅公,如雷贯耳啊,与吾师杨涟并称杨左,是东林党人中铁骨铮铮的人物,终于也要登场了。”说道:“早听说集之同乡左先生大名,今日就能相见吗,好极。”便吩咐穆真真几人先回去,他与阮大铖说说笑笑往会同馆而来,杨涟至今还住在会同馆。

    左光斗四十来岁,白面短须,神态语气比杨涟温和,与张原寒暄,很是客气,不肯让张原执后辈礼,左光斗的中书舍人一职等于是内阁辅臣的秘书,掌书写诰敕、制诏,办公之所就在会极门内的制敕房和诰敕房,与内阁直房比邻,能获知机密,但没有实权,左光斗大起大落的时代还没有到来——一张松木方桌,几样菜肴,杨涟、左光斗、阮大铖、张原四人分坐,喝黄精酒,吃洪湖野鸭,这两只野鸭是杨涟的湖北同乡送来的,用盐腌着,别有风味,喝了两杯酒、吃了几块咸鸭肉,杨涟问张原道:“介子,听闻你与亓诗教、王大智颇有来往?”

    张原一听这话就明白杨老师今日请他喝酒的用意了,答道:“杨师容禀,学生在京中有来往的分两种人,一种是杨老师、孙庶子这等贤士,还有我徐师兄以及翰社诸友,这种是既有公义也有私交在的,而另一种是亓诗教、熊明遇、王大智诸人,纯为公务,学生前日拜会亓诗教与熊明遇,是为了辽东边事,不涉任何私谊。”

    杨涟与左光斗对视一眼,左光斗微笑道:“张修撰可谓是小叩则发大鸣,不愧是写得出万言廷策的大才子。”

    张原忙道:“惭愧惭愧,学生是怕杨师误会,所以才解释一下。”

    杨涟却是不露笑意,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你与亓诗教那等人议国事,岂能有好结果!”

    张原道:“杨师,学生以为,只要是为的国事,那就有共同之道,去年山东救灾,亓诗教等人也是多方呼吁,这就是惠民利国之举。”

    杨涟道:“山东是亓诗教的家乡,若家乡受灾都无动于衷,那岂是有人心者!”

    张原道:“亓诗教也曾上疏敦请皇太子出阁讲学。”

    杨涟道:“那是齐党为谋后路计,见东宫根基已固,这才见风使舵。”

    张原觉得没法说下去了,杨涟对亓诗教偏见太深,这简直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杨涟见张原眉头微皱不说话,便放缓语气道:“介子,你报效国家之心迫切我甚理解,但你是治经的状元,岂不知‘别嫌疑,明是非’的重要,你与亓诗教那等人往来,岂不是自污清誉?”

    不能再含糊了,张原淡淡道:“清誉真的那么重要吗?抚顺清河堡五十三位军民被建奴杀害,这是老奴反叛之始,其重要远胜任何党争,若不警醒,必有大患,子曰‘以直报怨’,亓诗教与我并无仇怨,即使有仇怨,只要肯为国家出力,我都会释前嫌、愿交往。”

    此言一出,同桌的杨涟、左光斗、阮大铖都神色讶然,一时间无人说话。

    张原当然不想与杨涟闹矛盾,稍稍转移话题道:“杨师,学生前年冬月路过无锡,曾到东林书院拜访景逸、南皋两先生,聆听教诲,当时学生分析辽事,认为奴酋不出三年将建国,唉,学生对辽事的紧迫还是估计不足,奴酋今已建国称汗,我大明却无力应对,奴酋日渐猖狂,学生认为不用两年,奴酋必要对我大明用兵,占我城池、杀我百姓,辽事将大坏。”

    杨涟不以为然道:“建州老奴倚仗边远荒寒,我大明不会轻易动兵,妄自尊大也就罢了,岂敢启衅攻我大明,这次越界杀人之事,奴酋不是慑于我大明国威,自缚凶手在抚顺城下处死了吗?”

    张原道:“杨师未到过辽海,不明辽事之急。”

    杨涟嘲笑道:“那你难道去过辽边?”

    张原不动声色道:“学生这些日子在翰林院也不只是喝茶空谈,学生翻阅了自万历初年开始的所有邸报,奴尔哈赤就是从万历十二年开始起兵一统女真诸部的,从万历十二年至今的三十三年中总共有六十九份邸报提到了奴尔哈赤之名,而近十年就占了五十一份,可见奴尔哈赤越来越让守辽的大明兵将感到了威胁,奴尔哈赤从灭尼堪外兰起,万历十五年灭阿尔泰部,十六年灭王甲部,二十一年在古勒山大败叶赫、乌拉九部联军,二十七年灭哈达部,三十二年灭辉部,如今海西女真四部仅剩叶赫部,奴酋基本统一了女真诸部,麾下能战之兵不下五万,契丹人曾说‘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当年成吉思汗也是在统一了蒙古部落后才南侵中原的,杨师还认为奴酋不足虑吗?”

    张原博闻强记,以邸报数据说话,论据滔滔,杨涟哪里辩得过张原,左光斗道:“张修撰真是有心国事者,让人佩服,但如今朝政日坏、边备不修,岂不正是奸邪当朝之故。”

    张原心道:“朝政**也不是这几年的事,前几年东林人主政,也没多好,这不能归咎于哪个人、哪个党,皇帝不作为、士绅耽于享乐、边将冒饷贪功、豪强占田凌弱,几乎是个烂摊子。”在杨、左二人面前当然不能这么说,只是道:“我也是权宜之计。”

    “权宜之计。”杨涟不满道:“权宜之计往往助长奸邪辈的气焰。”

    张原闷头只是吃鸭,吃饱了后告辞,阮大铖陪张原先走了。

    待张、阮二人走后,左光斗对杨涟笑道:“文孺兄,你这位状元门生很有主见的啊,并不是愚忠君师的。”

    杨涟摇头道:“张原急于建功,正邪不明,实在让我担忧。”

    左光斗提醒道:“文孺兄莫忘了他的浙党出身。”

    杨涟道:“共之兄不必担心,张原虽有些急功近利,但为人正气,素来治无奸佞,这个我是相信他的,而且他与刘廷元、姚宗文辈已是死敌,哪里还能归于浙党。”

    ……通过与杨涟、左光斗一席谈,张原深知自己以后的道路之难,大明朝野上下基本是沉醉于老大帝国的虚幻强大中,必得奴尔哈赤来警醒,很多事他有心无力,现在能做的就是教皇长孙读书了,因为三皇孙朱由楫夭折,皇太子和皇长孙已有多日未出阁讲学,到了十三日,东宫传旨恢复讲学,当日是孙承宗为皇长孙进讲,十四日轮到张原——明日就是中秋节了,原本淡青色的天空已变成深蓝,天高云淡,风中有桂花的香气,从宫城东华门进去,沿御河右岸至文华门一带,海棠花、玉簪花盛开,张原看到有内侍在河畔采花,不免有些奇怪,跟在他身边的高起潜介绍道:“张先生,宫中过中秋节要赏花赏月,有些嫔妃会遣内侍采剪海棠花和玉簪花用龙泉大瓶插着送到她们那里去。”

    张原点点头,问:“皇长孙殿下这些天还好吧?”

    高起潜道:“长哥与三哥儿手足情深,十分哀痛,这两日才好一些,张先生等下再开导宽慰一下哥儿,哥儿最敬重张先生。”

    张原“嗯”了一声,又问:“你干爹近来与客嬷嬷关系如何?”

    高起潜道:“干爹与客嬷嬷关系还好,不过干爹想和客嬷嬷对食尚未成功,那个魏少监现在已经对干爹很有些不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