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人类已经具有了初步探索外太空的能力,人类第一次踏上非地球星体的土地也是发生在这个世纪:休斯顿时间1969年7月20日下午4时17分,阿姆斯特朗首次踏上月球。之后,阿姆斯特朗说出了那句名言:“这是我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1969年苏美冷战还在继续,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的消息俨然成为了一种打击,苏联航天局尤为感受到这种打击。关于航天方面的应对,航天局罗列了数百条条例,此后苏联加紧了航天计划的进行。同样是在历史不起眼的角落,人类再次接触了徐光启在六个世纪前发现的星星。
马克西姆率领了一支年轻的科研小组,组内成员都是大学刚毕业就响应国家号召加入航天局的青年人。年轻的好处就是无穷的激情和灵感,当面对登月计划的打击,很多人都想着如何加快本国的登月计划。而马克西姆的团队提出了一个不一样的项目,既然他们探索月球,那么我们就放弃登月,宇宙那么大,总有其他事物的发现比登月更加有影响力。
很可惜,这项反其道为之的计划并没有引起当局的重视。在马克西姆的坚持下,上面还是拨了一部分经费来执行这个计划。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经费远远不可能发射独立的探测火箭,所以他们要设计一个尽可能轻尽可能小的探测器来执行他们都探测计划。
马克西姆忧心忡忡的来的办公室,正要从桌上厚厚的资料中寻找灵感。
“我想到了!”门被猛的推开,惊得马克西姆手中的资料掉了一地。
是机灵又冲动的玛丝洛娃,这个年轻的姑娘对航天事业保持着高度热情。“冷静点,你想到了什么?”马克西姆蹲下身子去拾散落的资料,又十分希望玛丝洛娃能带来好消息。
“一个摄影机!”玛丝洛娃迫不及待地回答:“这简直太棒了,一个带有无线电系统的摄影机,它就能把它所观测到的画面源源不断的传输回来!”
听闻此言,马克西姆简直太惊喜了!他瞬间就明白了玛丝洛娃在说什么,他又把手中刚刚捡起的资料纸张甩了出去,十分高兴的上前握住玛丝洛娃的手!
“对!就是这样!解决了回收问题和成本问题!”马克西姆感觉到灵光乍现,他浓烈的灵感被玛丝洛娃的提议激发:“快召集其他人,开会!今天把计划定下来!”……
因为没有足够的经费发射独立火箭,所以上面答应在即将发射的火箭给马克西姆小组的计划一个位置,在不影响火箭本来任务的前提下,用来支持马克西姆小组的计划。
对于这件事,上面的本来意思只是希望能够鼓励新人的航天热情,却没想到马克西姆小组真的拿出了可实施的计划。
一个摄影机,一个光学转换器,一个无线信号发射器,还有太阳能供能板!它们都采用了没有公开的新技术,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可以自动拍摄并传输图像信号回来的探测器!
玛丝洛娃给他起名叫“导游”!
计划是,当“导游”随着火箭进入太空,它会在合适的位置脱离火箭。它本身没有推进器,它会由着惯性滑向太空。太阳能供能板会产生能量让它工作,并把图片传回地球。
它将会一路滑行,一路拍摄,就好像一个旅游观光的游客。然后,它会把自己的见闻发给我们,就好像一个讲述风景的导游。
足够幸运的话,它可能会拍摄整个太阳系的景观,直到太阳能板接收不到阳光,无法供能使之停止工作。
时间过得很快,距“导游”离开地球已经六年了。一开始“导游”确实断断续续的发来了许许多多星空的照片,不过,在这之后小组就彻底放弃了“导游”。
现在看来,这是个不成熟的计划,经费的短缺导致摄像机不能调整位置,只能用一个单一的角度凝视宇宙深渊,反而错过了真正想要拍摄的星体。其次就是宇宙的辽阔远远超出人类的想象,仅凭借惯性滑行,短时间根本到达不了太阳系边缘。反而“导游”时时刻刻都在被其他星体引力俘获和被陨石碎片击中的危险之中。再加上宇宙嘈杂的背景辐射,“导游”的无线电信号太过容易迷失。
宇宙的广阔和危险都远远超出预估,“导游”计划姑且只能算作对青年人航天热情的一次鼓励。
后来,苏联解体沿着历史的轨迹发生了。马克西姆和玛斯洛娃都离开了苏联航天研究所,他们将为新的政府工作。离别的时候,玛斯洛娃把“导游”的拍摄的照片整理成相册,送给了马克西姆。如今的他们早就成为了研究所的技术骨干,却仍旧会想起最开始的“导游”计划,这算是对他们革命友情的纪念吧。
又过了几年,马克西姆退休了。在俄罗斯北方小镇上,屋外冰天雪地,在温暖的壁炉前马克西姆仍然在想象星空之外的景象。意外的是,当年最为失败的计划,却成为了马克西姆晚年生活的精神寄托。
和往常一样马克西姆打开玛丝洛娃赠送给自己的相册,试图想象自己是现在仍在宇宙孤独欣赏风景的“导游”。相册一页一页翻动,星空的图像在脑海中清晰可见。“不对!两年时间这颗星星怎么越来越大了?”马克西姆对面“导游”两年间拍摄的同一星空,产生了十分疑惑的念头。
就算是“导游”朝着这颗星星的方向滑行了两年,星光也不会突然变的如此猛烈吧?难道是超新星爆发?按照这颗星星的光芒大小,如果是超新星爆发,这之后的五十年一定会被人类检测到,但是为什么没有被发现?
思虑良久,灵感突然又像年轻工作时一样爆发了。产生的念头让马克西姆不禁质疑自己航天工作者的身份,但他还是禁不住的想:“难道,这颗突然变大的星星正在朝我们飞过来,所以才在拍摄的图像上一次比一次大?”
……
第二年春天,俄罗斯北部的冰雪还没有融化,马克西姆又迫不急待的坐上飞机,去往北极圈的一个小岛。
是玛丝洛娃的来电邀请自己过去。自从上次产生那个想法,马克西姆就念念不往,最终马克西姆写信告诉了玛丝洛娃自己的猜想。这次邀请,是玛丝洛娃想进一步讨论那个猜想。
如今的玛丝洛娃不再为政府工作,而是退休后接受私人研究所的邀请继续航天工作。从空中望下去,地面上的积雪被清空,裸露出空旷平整的水泥地面,地面上用石灰画出了一个巨大的六芒星。
一下直升机,玛斯洛娃和工作人员前来迎接。玛斯洛娃身边站着一个黑衣年轻男人,男人开口:“欢迎你,马克西姆博士。”
玛斯洛娃也笑着欢迎他,这是两人半个世纪来第一次见面,两个人苍老的身体中年轻的热情再次出现。
“这是我的雇佣人,简称老板。”玛斯洛娃介绍到,那黑衣年轻人微微颔首,并不苟言笑。
马克西姆很好奇这个人,但他并不好奇他是哪个财团家族的后代,而是很好奇这个年轻人对航天事业如此支持,并愿意花费巨额资金在这所小岛上建立空间观测站。岛上巨大的天线很难不让马克西姆注意到。
工作很快就展开了,玛丝洛娃的老板对马克西姆的猜想很有兴趣,在马克西姆来之前就把天线对准了那颗星星的位置。后来马克西姆才知道,这个老板甚至都有外太空的国际空间望远镜的使用权。
五月份的一天,马克西姆终于获得了那颗星星清晰的图像。
观测室里并没有出现惊呼声,马克西姆失望的摘下眼镜,陷入了沉思。图像上尽是巨大的白色光芒,现在看来,不过就是一次未被检测到的超新星爆发而已。或许这一切都是自己年老的幻想,倒是很抱歉打扰了玛丝洛娃和她的团队这么久。
半个月后,马克西姆在房间独自收拾行李准备离开。玛丝洛娃敲开了马克西姆的房门,马克西姆邀请玛丝洛娃坐下,两人沉默一会。马克西姆却率先说话了:“我很老了,已经不适合工作了。我要回去了,天文现在只是我的爱好了。”
玛丝洛娃不置可否,却说:“我只是想找你谈谈,我想要你保证你永远不会把今天的谈话告诉任何人。”
马克西姆这一生了解无数机密,到最后,那些机密都成了无人关心的过去,他不在乎再多保守一个秘密。更何况,自己没有几年好活了,那些烦恼的事情自然有人操心,现在的他只想满足自己回光返照的好奇心。
“好的,我保证。”
玛丝洛娃从公文包里拿出两张照片,她继续说道:“这是最近我们又得到的最新图像,你看一下照片。”马克西姆拿过来一看,第一张在他们得到的新星的照片,不过看起来更加清晰罢了。第二张是新星前端一部分阴影的放大,现在看清了,那根本算不上什么阴影,而是一个三角锥形状的物体。
玛丝洛娃提醒说:“你仔细观察新星的形状,像什么?”
新星的形状是一个饱和的圆形,有阴影的部分略微的凹陷,而没有阴影的部分却有几乎察觉不了的凸起。
马克西姆这辈子不止一次见过这种形状的东西,他不应该忽略的。但如果这个东西和他曾经见过的是一个东西的话,那它简直大到不可想象——一个行星般大小的飞行尾迹!
“这怎么可能?”马克西姆颤抖着说。
而玛丝洛娃却肯定了他的猜想,她说:“没错,那根本不是什么星星,那是一个飞行器。”
沉默,马克西姆沉重的呼吸声加重了房间里的安静。玛丝洛娃关切的问道:“需要医生吗?”马克西姆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像是缓过来,继续话题道:“所以你们知道什么?”
马丝洛娃叹了口气,回答:“其实我们也是刚刚观测到这个飞行器,我们对它所了解的也就这几张照片。”马克西姆放下照片,慢慢走到窗前凝视天空:“它在往哪飞?它来自哪里?”
玛斯洛娃回答道:“按照它的轨迹来说,也许在几个世纪后,会到达太阳系,至少会掠过太阳系。”
马克西姆似乎是陷入了沉思,没有回答玛斯洛娃。
玛斯洛娃又回答道:“我只能告诉你这么多了。再见了,老友。”
马克西姆发现的飞行器其实就是徐光启当年发现的新星,它已经在宇宙中锲而不舍的飞行了六个多世纪,今后不知道又要飞行多少时间。在漫长的时间和无垠的星空中,它如同命运的指引般奇迹的被人类两次观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