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五代奇侠 > 卷一12

卷一12

    十二、和尚传真

    秋日下,汶水北岸、某处岸边的密林边上。

    宋杰和徐子陵在一株大树下趟着,正晋入胎息状态中。

    日前突然出现的那场大风和泥石流把正在拼杀中的五人冲走了,别无选择之下,孟知祥挟着宋杰、徐子陵冲进了翻滚的水泊里。假如被泥石流埋了绝无侥幸,幸好当时大家离水泊很近,有足够时间能往水深处里逃。史弘肇、景延广是不敢和孟知祥往同一方向逃的,不过他俩轻功极高,多走两步也不是问题。

    幸好吉人自有天相,在水流里挣扎了大半天,洪水最终把孟、宋、郭三人送到了五六十里以外汶水北岸。

    宋杰、郭子凌功力不够浑厚,无法长时间在水中闭气,两刻钟之后便昏死了过去。眼看悲剧酿成,孟知祥却发现俩人体内真气奇迹般的自行运转,循着某种轨迹在丹田至天灵之间往回不息,源源不断。先天真气自行流转触发了内呼吸,俩人不但保住了生命,在武道进境上还因祸得福。在水里飘了很长一段时间,两人的真气似乎还感觉到孟知祥的真气开始不支,自发反哺孟知祥,三人最终才勉强在汶水北岸的一处浅滩处登岸。

    上岸后,孟知祥再也撑不住,一头栽地上昏了过去。

    ......

    真气再运行36周天,大功告成。“嘿!“宋杰一声断喝,悠然转醒,不自觉间人已跃至三丈多高,提气运功一气呵成,轻功也明显大进。

    “小子大难不死,就想恩将仇报?”一把陌生的喝声响起。

    宋杰甫一着地,感觉身体轻盈,神清气爽。只见身前一丈外站着了一高瘦僧人,僧人外貌颇为威武,但身穿的僧袍也沾了不少泥泞,样子看起来有点狼狈。宋杰感觉对方有点古怪,问道:“什么救命恩人?”旋即想起孟知祥和郭子凌,马上四处张望。

    离宋杰不远处的郭子凌这时也转醒过来,爬了起来说道:“不知道是否错觉,孟叔叔好像也受了伤。”郭子凌看到眼前这位怪和尚,也警觉的张望四周情况。

    和尚怪叫一声,道:“现在的后生都这么无礼?刚才你差点把我踢倒,另外这位也对老衲不理不睬?”

    宋杰感觉刚才跃起时右脚似乎碰到某些东西,会意和尚指的大概是这回事,忙道歉道:“晚辈宋杰,另外这位是我的朋友郭子凌,刚才无意中多有得罪,望大师见谅。晚辈和师父被大水冲散了,现在还要去找他老人家,就此别过。呵!”

    师父指的是孟知祥,宋杰不想节外生枝,准备脚底抹油。

    “孟知祥是你俩的师父?”和尚问道。

    听见和尚说出孟知祥的名字,两人知道对方绝不简单。

    宋杰不明白和尚是怎么知道孟知祥的身份,却又心系孟知祥安危,恭敬的问道:“小子能相信大师吗?”

    “哼!居然怀疑到老衲这里!”和尚不屑的朗声喝道:“孟知祥,连你两个徒弟都醒过来了。你也躺了这么久,还没控制住伤势吗?”

    两人还没听明白和尚话中含义,便听见孟知祥的话音响起:“孟知祥感谢前辈出手相助,请问前辈是高姓大名?”

    不一会,孟知祥从不远处的密林边缘走了过来。

    “哼!我就知道你早该醒了,露两手给老衲瞧瞧!”和尚说罢一跃,挂着一串短佛珠的右拳轰出。

    气机交感,和尚的右拳和佛珠在孟知祥眼中不断扩大,渐渐形成气势碾压,似乎要一招制服对方。

    如此拳招,孟知详心知躲不了,右手聚起掌刀硬拼。

    “砰!”交击声响起。双方硬接一招。

    和尚一拳两劲,第二重劲劲聚手腕上的佛珠,佛珠往孟知祥弹射。孟知祥见状拼着内伤加剧再发第二重劲。

    “砰!”两人应声分开,孟知祥多退半步,嘴角溢血。

    和尚没有追击,气机遥感下收回佛珠,后退中双掌顺势往前方拍去。

    “砰!”

    两掌同时迎上两刀,掌刀的罡气。

    情急之下,宋杰、郭子凌用和孟知祥一样的招式,功力大进之下其掌刀也聚起了刀气。

    横拍对横劈,和尚感觉一寒一热两股截然相反的气劲沿着手心入侵,两人功夫超出预计!和尚无惊无喜,把入侵的两股气劲汇聚至丹田,属性相反的真气自然抵消,和尚再用劲把两人逼开,应变一气呵成。

    后退的两人同时向孟知祥靠拢过去,间接化去了孟知祥的追击。

    眼看和尚没有打下去的意思,孟知祥行礼后道:“感谢大师出手相救,我和大师素未谋面,未知你是如何认识孟某?我又有哪些事情能帮上忙?”

    其实孟知祥在宋杰醒来前的两个时辰已经恢复了知觉,他只记得把宋、郭两人拖上岸边的同一时间就昏倒了。孟知祥隐约觉得是面前这和尚分别把他们拖到两棵相隔不远的大树之下,醒来后孟知祥没有立刻行动,是想搞清楚和尚的来意。和尚没有趁他们昏倒的时候出手,足以说明刚才只是试探。

    尽管孟知祥在泥石流灾难下受了不轻的内伤,但和尚的功夫还是超出了他的预计。眼前这和尚的功夫和他孟知祥不相伯仲。

    和尚收敛了内气,面相变得慈祥起来,说道:“贫僧法号传真,半月之前从江陵出发,打算往杨刘去。来到黄河泛区后,我沿着改了道的黄河赶路时路过梁山,碰巧遇上了景延广和史弘肇,听他们说是想夺孟施主你的刀,所以贫僧才在远处的水泊边上驻足,结果也遇上了泥石流。”

    郭子凌一震道:“大师当时在现场?”

    传真一个出家人,按道理是不认识孟知祥、景延广、史弘肇三人。既然他能说出史、景二人想抢夺孟知祥的刀。那就说明了他真的在现场,而且距离他们五人不可能太远。只是当时连孟知祥都察觉不到传真的存在,传真的修为很可能比孟知祥高一线。

    孟知祥几乎确定传真有事情想他帮忙,遂说道:“晚辈才疏学浅,还是头一回听说大师的名号,传说江陵的齐已大师和文了大师使用的是‘白莲宗’武功,和大师您用的明显不相同。您现在往杨刘去,未知是否想见陛下(李存勖)?”

    李存勖本人目前正在杨刘前线。

    “哼!白莲宗的武功教义均被野心家用于抢夺天下,黄巢之乱,朱温篡唐无不与之有关。”传真似乎感觉自己有点激动,高宣佛号后续道:“阿弥陀佛!我来自华严宗,修炼的是‘观自在’心法。我寄居在江陵,但从不和白莲宗往来。本次往见唐主是想献传国玉玺,未知孟施主能否引见?”

    华严宗,乃大乘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发源地为长安华严寺。佛门高僧少有在江湖走动,一般除了当地的信徒,外间人对他们都不大清楚。

    如果能献上传国玉玺,其功劳估计不比灭国之功差。可是突然走出来一个和尚就说献玺,可能吗?传真和尚的武功是很厉害,但武功厉害又能和传国玉玺有什么关系?

    因此孟知祥半信半疑道:“真的传国玉玺在朱温死后已经遗失,假的却不时出现。伪蜀那里就有一块,不知道大师要献的是否真品?”

    传真少与人沟通,以为孟知祥不相信他,直说道:“李存勖进了开封不就知道真假了?难道我还能用假的传国玉玺骗人?”

    “大师的意思是真的玉玺就在开封的皇宫里?”郭子凌问道:“如果玉玺没被人取走,十多年来怎么都不被找到?”

    “阿弥陀佛!我何苦废一番周折之后再妄语?”传真运功抖掉僧袍上的沙泥,续道:“不是梁震和我说李存勖快要打进开封,我也懒得跑去问李让那家伙。你们既然不相信,那我先告辞了。”

    “且慢!”孟知祥忙道:“梁震?是三大宗师里的那位吗?至于李让,是朱温的义子吗?他不是已经战死了吗?如果大师能解答晚辈的疑问的话,晚辈定必尽力帮忙。”

    传真反问道:“难道江陵还有别的梁震?至于李让,他的确是太祖(朱温)的养子,却不曾上过战场,施主的口中的李让或许是其他人。当年开封(卞州)有两大首富家族,一是李家,一是杜家。太祖起兵也全靠他们资助,后来的开封宫城,就是由两家出资并督造。李让更是建筑学的大行家,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传国玉玺肯定还在皇宫之中,但朱友贞却无法找到!“孟知祥瞬间明白过来,大喜道。

    宋杰不解道:“那当初大师为何不把传国玉玺献给朱梁的皇帝?”

    传真一阵苦笑后道:“出家人本就不该插手红尘之事,看来我的‘观自在’境界是无论如何都差一点了!传国玉玺既然不在朱友贞手上,足以证明太祖并没有选他当继承人。李让又怎肯让我多管闲事了。但是现在形势变了,如果这战李存勖能胜,北方势将一统。传国玉玺的重现更能加速唐军统一天下。天下乱了太久了,老百姓太需要和平。孟施主,你明白吗?”

    孟知祥点点头,他能体会传真悲天悯人的情怀。假如世间不太平,又怎么观自在呢!

    传真续道:“孟知祥,你知道吗。出发前,梁震曾告诫我。想要见李存勖,要么找须昌前线的孟知祥,要么直接去杨刘找宦官或者伶人去通报。千万不能和李嗣源或者郭崇韬碰面。若非知道你的身份,我也不会等你醒过来。”

    “呵!”孟知祥一声干笑,道:“为何梁震先生会有这种告诫呢?”

    “因为你的实力还不足够拥有传国玉玺,得物无所用!”传真答道:“至于李嗣源和郭崇韬就不一样,假如他们知道玉玺还在梁宫里,他们很可能会把我灭口不让消息外泄,日后再想办法进梁宫寻找玉玺。梁震是这样分析的。”

    宋杰、郭子陵闻言一震。

    孟知祥苦笑道:“梁先生分析有点过了。等下我吩咐好他们事情后,立刻陪大师去杨刘见皇上(李存勖)。”

    “哎!”传真再叹,道:“献传国玉玺其实是我的主意,梁震他是劝我不要来的。他极不看好李存勖,还断定唐国日后必亡于内乱。眼看统一天下的契机出现,我怎么都要助推一把。希望梁震也有料错事情的时候吧!”

    ......

    孟知祥和宋杰、郭子凌走到一旁。

    孟知祥吩咐道:“等下我和传真大师走一趟。你俩如今的实力,一般的领域级对你们应该威胁不大了。你们是想回须昌也行,到处转悠也行,这里毕竟靠近前线,记住不要往危险的地方靠近。现在开始,你们就跟我改姓孟吧。特别是子陵,军里不少中高级军官是知道柴守礼送你到须昌的,而且你还姓郭,他们都会把你往崇韬身上想的。这样吧,这次事了,我想办法把柴守礼调入我麾下,这样外面的人最多以为你是崇韬的族人,绝对猜不到你们是父子的。这样不会影响你们以后父子相认,现在也能更安全。因为军里很多人看不惯我和你父亲亲近的。”

    改姓孟,那就是义子了。

    宋杰是乐于多孟知祥这位义父的。

    至于郭子陵,其实他也不太执着他是郭崇韬小儿子的这个身份。17年来,郭子陵也没见父亲几趟。更何况孟知祥清楚说明不会影响他和父亲相认,郭崇韬会和他相认吗?他也不知道。孟知祥身处高位能为这样他着想,他比宋杰还要感动。

    宋杰、郭子凌除了感动,还是感动。一时间说不出完整的话来:“孟叔!你...我...”

    “还叫孟叔?不该给义父磕个头吗!”孟知祥高兴道。

    “义父!”二人同时跪下,给孟知祥连磕了三下头。

    “好儿子!”

    ......

    吩咐好事情后,孟知祥汇合了传真。

    传真一阵黯然,跟着孟知祥迅速往西北赶去。

    吴西都,金陵,玄武湖。

    当年秦始皇南巡回归路过金陵时,几个陪同的望气术士见金陵四周山势峻秀,地形险要,对秦始皇说:金陵有天子气。始皇帝听后大为不悦,命人开凿方山,使淮水流贯金陵成湖,把王气泄散,并将金陵改为秣陵。三国时吴王孙权引江水入宫苑后湖,玄武湖才初具湖泊的形态。六朝是玄武湖的全盛时期,那里一直是封建帝皇的游乐之地,著名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中有数所就修建在玄武湖边,最出名者莫过于鸡鸣寺。至隋文帝灭南陈后命人把金陵夷平,玄武湖一度消失两百余年。

    和彻底沦为废墟的乌衣巷不一样,玄武湖在颜真卿任刺史期间一度恢复为“放生池”,如今的玄武湖,在杨氏治理下正慢慢复兴。

    细雨下着,一名衣着光鲜的年青公子登上了南岸码头上一只不起眼的小画舫。

    画舫开出不久便停在了湖中央,船家进入船舱中,对那位年青公子行了个李。

    年青人急不及待的问道:“玠叔,你为何不同意二哥出兵?”

    年青人叫徐知询,徐温的亲生次子。虽然徐知询和徐知诰没有血缘关系,外貌却有七分酷似,其不及徐知诰世故老练,外表稍微比对方英俊。

    徐知询称呼的玠叔叫徐玠,56岁,杨行密时代的臣子,诡谲多智,和徐温交好。虽然都姓徐,他们实际上连同宗都算不上。5年前,在吉州刺史任上的徐玠因贪腐被刚上位的徐知诰罢免,徐玠一怒之下完全倒向徐知询,欲辅助徐知询扳倒徐知诰。

    这个时代,因贪腐被罢官绝对是****,至少徐玠是这样认为。

    徐玠坐在了徐知询对面,反问道:“梁军或者唐军,在无法动用‘黑云都’的情况下,你认为我军对阵哪方比较有胜算?

    徐知询是标准的纨绔子弟,却不是草包,他摇了摇头,答道:“北方这两个大国不是南方那些小国能比,不是精锐尽出的话还不如不出兵。但爹怎可能把‘黑云都’交给二哥指挥。玠叔认为二哥愿意把他的军队交给我们指挥吗?”

    徐玠也摇摇头,说道:“不用武力几乎不可能。”

    “哼!”徐知询有点不悦,哼道:“浪费了几年时间还是在老问题上面绕,李存勖都快要拿下卞州了,我们还是在扯皮。玠叔如果没有好的方法,看来也只能动粗了。”

    这两句话摆明是徐知询在抱怨。

    徐玠也不悦道:“难道公子你认为共同出兵你就能夺了你二哥的兵权?万一军队在前线出乱子可不好玩啊,真要共同出兵我们还不如直接带兵偷袭广陵!”

    徐知询知道刚才说话语气有点重,何况在这敏感时期偷袭广陵完全不现实,他遂缓和下来道:“叔,你真要想想办法,不然吴国的大好河山要便宜徐知诰这贱种了。”

    徐家原来的世子是徐温长子徐知训,因此在过往徐知询和徐知诰的关系并不差。可是五年前徐知训死于非命,养子徐知诰成了徐温诸子里年龄最长的一位,但徐知询才是的嫡子。继承人问题往往是很多家族的死结。徐知询和徐知诰两人间的关系变得恶劣也大概是从五年前开始。

    徐玠似乎早想好了办法,随即答道:“只要我们多收集些祥瑞,就能名正言顺把徐知诰做掉。”

    听罢,徐知询一知半解,问道:“祥瑞?难道要称帝?谁称帝?”

    “杨溥。”徐玠答道:“祥瑞既出,我们就能推动在百官劝进,请杨溥到金陵登基,那时候轮不到徐知诰不束手就擒!”

    徐知询听罢不禁狂喜,很快又有点失落道:“祥瑞的确能随便编造。但从各地汇报祥瑞到劝进,重修宫殿,杨溥还要装模作样故辞。还最少三辞三让。整套把戏下来说不定要两三年时间。何况杨溥又怎肯称帝?”

    徐玠解释道:“我国为了不称帝,也不向朱梁称臣,一直沿用唐朝的年号。现在李存勖已经自称唐帝,说自己是大唐的继承人,我国假如还不自立就等于向李存勖称臣。杨溥要不要称帝他说了不算,我们多收集一些祥瑞一切自然顺理成章。”

    徐知询点点头,站起身说道:“一切麻烦玠叔尽快安排,希望时间能尽量提前。“说罢,徐知询已走出船舱,迎着日落飞身跃向一艘往他靠近过来的小画舫。一跃横过四丈,轻身功夫显然属于第一流水准。

    这时雨停了,徐玠仍在船舱里挨着靠背而坐,徐玠知道徐知询是急着去风花雪月,不免有点意冷心灰。

    想起故主杨行密,想到徐温,再想想他们的后代,老子英雄儿狗熊!

    徐玠叹道:“我又不是诸葛亮,怎么扶得了阿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