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德昭大宋 > 116、激化矛盾

116、激化矛盾

    赵德昭在后世听过一句话:世间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这话的出处赵德昭并不知道,只是觉得这话挺不错的。

    尤其是被誉为大吃货帝国的中国人,对于美食的喜爱可以说是烙印在骨子里的。所以才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说法。

    快活林那香飘十里的新菜式对于众人的吸引力可以说是极强的,以至于有不少的蜀地百姓都是压下了对宋军的忌惮之情,来快活林里面尝个新鲜。

    蜀地承平多年,百姓比起中原可是富足的多,再加上快活林的消费水平也不算高,所以每日来用餐的人都不在少数。

    赵德昭编排好的故事就从说书人的口中流传到了众多的食客耳中,再通过这些食客迅速地在锦城府里传播开了。

    没两天的功夫,锦城府的百姓们就知道了入城的宋军之中有一位二皇子赵德昭,为人处世和其他人截然不同,看重百姓,主持公义。

    对于这个说法,百姓们都是有些将信将疑的。一直以来,军队的糟糕印象让百姓们极为厌战,再加上宋军入城以后就一直在城中四处劫掠,使得百姓们对宋军的感官极差。

    但是赵德昭昨日为苦主申冤报仇,斩杀王梓良的事情可是有大量的见证者的。

    而且这些日子以来,那些短发红袖的巡逻队一直都在阻止乱军伤人、维持秩序,行事风格的确和其他人大相径庭。

    所以对于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许多人也是逐渐的相信起来。再加上巡逻队在赵德昭的安排下,也开始对一些锦城府里的地皮混混进行了一波清理,收拾了不少平日里为非作歹的家伙。

    老虎要打,苍蝇也要拍。双管齐下,赵德昭和巡逻队的名声在蜀地百姓中就变得越来越好了。

    与之相对的就是宋军的名声变得比以前更差了。

    所以说凡事就怕对比,人比人得死,货比货该扔。

    换以前大家一起挨骂的都没啥,大哥莫要笑二哥的。

    但现在巡逻队和其他宋军的口碑严重两极分化之下,百姓们对巡逻队变得热情的同时,对其他宋兵也变得越发的厌恶起来。

    虽说百姓和宋军之间因为口音的问题交流起来略有些麻烦,可是又不是说全听不懂。

    就算听不懂,那种差异化的神态举止就足以说明一切了。

    而且巡逻队成员们也都贯彻了赵德昭的指示,对于那些平日里喜欢嘲讽他们的宋兵都是毫不客气的回怼过去,讥笑他们都是跪着要饭的。

    这让双方原本就有不小的矛盾变得越发的尖锐起来,可以说巡逻队所过之处,火药味就变得越发的浓烈起来。

    城里越发紧张的气氛却让以王继涛为首的宋军将领们变得高兴起来了。

    在他们看来,赵德昭这种得意忘形的举动,无异于是在自掘坟墓。

    所有人都看到了巡逻队和其他几万宋军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了,到时候真的激起了兵变,即便赵德昭身为皇子也是落不到什么好下场。

    甚至于王继涛都在计划着陈兵乱的时候,找个机会弄死赵德昭的事情了。

    沈义伦和曹彬也是察觉到了城里的不妙环境,但是看着赵德昭每天依旧是波澜不惊的进行着训练,两人也就没有去打扰赵德昭,安心的等待事情的发展。

    等了三天,赵德昭终于从卯兔那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那个人,赵德昭和善的笑道:

    “起来吧,你有什么冤屈大可与我说来,我一定会为你主持公道的。”

    那人站起身,露出了一张略显苍白的年轻面孔,他小心的看了赵德昭一眼,开口道:

    “启禀二皇子,在下周辰,所诉之事便是枢密使王昭远侵夺在下家产,逼死我父母之事,还请二皇子明鉴。”

    赵德昭看着周辰,知道自己的舆论公关真正起到效果,已经开始有人来向自己求诉告状了。

    当然,这也多亏了这些天卯兔一直都在带着人不停的暗示周辰,让周辰那颗摇摆不定的心变得坚定起来。

    之前处置王梓良,自己是靠着威逼利诱才算是说服了那些苦主。而现在周辰是自己主动找上门的,这里面的变化就是赵德昭所想要的。

    这说明自己成功的将百姓们给初步的发动了起来。

    这些天赵德昭没有急着去处理那些检举信上的人物的原因也在于此。

    下一步就是扩大化,拉一批打一批了。

    所以赵德昭这次没有自己动手,而是将周辰介绍给了李继隆。

    李继隆看着周辰,二人四目相对,两脸懵逼。

    赵德昭对着周辰说道:

    “我的巡逻队还需要维持城中秩序,所以此事便交由李继隆李将军来办了。”

    周辰虽然有些不太放心,但事已至此,也就只能点头应下。

    那边的李继隆有些兴奋也有些担心,但是在赵德昭的鼓励下,还是挺着胸膛说道:

    “这位周兄弟且放心,我等乃是大宋天兵,定会为你主持公道的。”

    接下来,李继隆就带着自己的淮南军出发了。

    赵德昭已经把该怎么做都告诉过他了,而且自己也跟着看了学了那么久,相信一定可以做好。

    李继隆没有去王昭远的府邸,因为王昭远早就被宋军俘虏了,直接提审就好。

    不过他去的地方也不是关押王昭远的监狱,而是另外一个李宅。

    这个李宅的大门上还挂着一块匾额:

    世书降表李家。

    这里是蜀国的翰林学士李昊的家。这位李学士曾经为前蜀的皇帝写过降表,孟昶投降又是他写的降表,故而锦城府百姓做了这么一块匾额,趁夜挂到了他家大门上。

    李昊倒也大度,就这么让这块匾额一直挂着没摘下来过。

    李继隆随后便只带了几名侍卫,以同姓后辈的名义上门拜访了李昊,邀请对方作为审理王昭远的司法官。

    这件事早在几天前,李继隆就在赵德昭的授意下和李昊商量好了的,所以李昊直接应承了下来,陪着李继隆一起公审了王昭远。

    王昭远其人出身微末,只是靠着和孟昶从小一起长大的关系才当上了枢密使这等国家重臣。

    其人目光短浅、好大喜功,仗着孟昶的关系大肆揽权、生活奢靡和朝中的大臣们关系都不怎么样。

    此次宋蜀之战,身为主将的王昭远可以说是把纸上谈兵一词发挥到了相当的高度。打仗之前吹的牛皮震天响,自诩诸葛孔明,要带着三万蜀军攻占中原。

    至于结果嘛,大家都知道了。

    所以蜀国的大臣里头,恨王昭远的人可以说是不在少数,李昊对于公审王昭远这件事也是欣然应允。

    公审王昭远的过程,赵德昭和沈义伦、曹彬都是全程旁观,看着李昊照着大宋律法宣读了王昭远的判决以后,李继隆便带着手下人抄家去了。

    沈义伦问道:

    “二皇子今日让李继隆出面,还拉上了那个李昊,这是为何?”

    “我说是李继隆背不下《宋刑统》,所以找了懂《唐律》的李昊来,你相信吗?毕竟托窦尚书的福,这两本书只要懂一本就行了。”

    沈义伦微笑着,没有接赵德昭这个调侃窦仪的话头。

    赵德昭也没在意继续说道:

    “我上次说过了,一群跪着的人里头冒出几个站着的,很快就会被打下去。”

    “正因为那些人被很快的打下去了,所以没多少人知道有人站起来过。可是现在舆论在我手上,我就可以让大家都知道,有人站起来过。”

    “除此之外,我还要告诉大家,站起来其实没有多么的困难,这件事并不是只有我才能做到,其他人也能做到。”

    “这样一来的话,那些还在跪着的人才会去想:到底是谁不让自己站起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