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辣个男人,他来自地球 > 第七十八章 潜水层理论(一)

第七十八章 潜水层理论(一)

    “通过科学界同仁们的研究,我们已经有了标准模型来描述这个世界的各种规则,除开引力之外,强力、弱力和电磁力都得到完美的统一,符合所有实验的观测。

    然而,正如我之前担心的,通过引力透镜现象发现的大量不明物质,并不与三种力发生联系,我们无法得知它们是什么;更可怕的是,这样的不明物质的质量竟然是可知物质的好几倍!

    天文学界同仁们也告诉了我一个可怕的事实——本以为会是引力主导的宇宙之中,其实是斥力占优,星系之间的距离竟然是在不断增大。通过计算,我们得知有一种可以用宇宙常数来描述的能量充斥整个宇宙,其质能甚至达到可见物质的十倍以上!

    这还仅仅是宏观领域,在微观领域,让人难以理解的规则也不断存在着——虚空之中,能量和粒子不断自发涌现,无中生有地违背着质能守恒;量子力学的测不准更是折磨着科学界的同仁,仿佛规则的简洁和优雅已经荡然无存。

    以上,其实同仁们都还有信心用时间来慢慢摸索,但是真正让三大教派的伪神端坐于高位的,仍然是那不可思议的神力——教众只需要对神保持虔诚和信仰,就可以获得能够打破所有规则的能力,无视能量守恒,无视四大基本力,做到匪夷所思的事——这一度让科学界同仁们拜倒在三大教派之下,且难以逾越。

    受到某位同仁提出的超弦理论的启发,我试图得到一种终极理论,用以解决所有问题,包括三大教派的神力。我知道这种理论一旦出现,可怕的结局将等待着我,我只希望无论谁看到以下的理论,都能够将它传播出去,伪神不该继续存在!”

    这段长长的叙述,让赵雨隆勉强能看懂一点,大概就是这个布鲁诺打算从基础物理规则的角度来推翻神创论——如果人们可以得知和运用基本规则,那么人人都可以是神。

    赵雨隆长出了一口气,准备最后的《潜水层理论》:

    “我将这套理论称作《潜水层》,是因为在深海中的潜水,可以较为形象地解释规则,但是这种解释肯定是不严密、不精准的,为了便于者的理解,我只能退而求其次。

    深海之中,细分为无数不同的压力层,不同的生物由于身体构造限制,并不能随意进入不属于自己的压力层,那样会导致身体的崩溃。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些压力层理解为宇宙的不同维度,而这些不同压力层之间,由于压力差别极大,不同的生物之间几乎无法产生接触交流。

    为什么要将宇宙等同于深海,并且划分出不同压力层(维度)呢?因为有一个特殊的天体——黑洞,在三维宇宙中对其进行计算,往往会得到无穷大的结果,这无异于数学上的无解。但是根据同仁的超弦理论,如果将宇宙划分为十一个维度,那么黑洞的计算将开始出现解,并且可以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都纳入其中,得到一个和谐自洽的模型。

    想要更好地类比宇宙和深海潜水层,我们还需要认识一个概念——所有的物质和力,正如标准模型中描述的,都是基本的粒子运动形成的。物质,由‘物子’之间碰撞接触产生;力,由‘力子’不断往返于物质之间而产生;所有的物质之间都重置着力子的运动,于是物子才能通过各种力维系在一起。

    不同潜水层的生物,就好比是各类粒子,我们姑且将人类的万吨巨轮也算入其中。这样类比的话,我们就得到一个模型——无数生物在不同潜水层相安无事,互不打扰,正如三维物质和力无法和其他维度产生交集。

    这里我们仍然要强调黑洞。黑洞作为相对论预言的一种天体,我们现在没有技术观测到它。但是通过数学计算,我们已经可以假定它的存在和性质。为什么要强调黑洞呢?因为它将是统一所有理论的一个观测窗口,如果有一个完美的大一统理论,那么这个理论一定需要解释黑洞。

    试想,我们人类的万吨巨轮航行在大海之上,前方遇到一个巨大的旋涡。假如我们不向海面之下看,我们只会观察到一个吞噬所有海面物质的巨大空洞;但是如果我们被旋涡吞噬进去,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奇妙的景象:漩涡之下,是一个巨大的通道,它通向大海的深处,在那里,大海内部的势能涌动,于是形成了这样的扭动,而扭动传递到了海面,就呈现出旋涡。

    事实是,我们的万吨巨轮无法潜入海底,更无法进入旋涡,除非寻死。这正如我们预测的黑洞天体一般,即使光线也无法从中逃脱,但是一旦能够进入黑洞,就可以进入那奇妙的视界,对其他维度进行观测,不过观测结果永远也无法传递出来,就像万吨巨轮被卷入旋涡一样,最后只能葬身海底。

    那么人类就根本无法观测海面以下维度的生物了吗?并不是的。科学界同仁们早已经开始用强光射线去击打金属,并从中激发出电子。目前的原子模型正是这样被发现的,因为击打过程中光子的偏移轨迹已经说明金属里面有更小的物质会影响光子,那便是原子核;所以回到我们这个潜水层模型之中,我们在万吨巨轮之上,向海里发射鱼叉,运气好的话,我们可以叉到一些潜水的鱼类。我们对这些鱼类进行解剖和研究,就好比我们对原子进行结构的探索。

    但是鱼叉总是有极限的,受阻于水的阻力,我们能够捕捞到的鱼类,仅仅局限于距海面一千米以内的品种,更深处的那些鱼类,正如高维度的粒子一般,是我们目前可望不可即的,想要捕捉到它们,我们就只能加强我们的鱼叉——或是让我们具备潜水能力。

    注意,这里的概念非常重要,加强鱼叉或是具备潜水能力,这在本质上就是两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