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蜀汉名将黄忠传 > 家庭出身

家庭出身

    南阳北接洛阳,南襟荆襄,西出武关,东连江淮。因位于伏牛山麓以南,居在汉水之北,故称南阳。境内山岭群立,河流纵横,平川碧绿,风景秀丽。自古为商旅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南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属豫州,地近夏都,殷商时期武丁奋伐荆楚,将此地作为前沿重地。西周地属荆州,宣王封其舅父申伯于此,称申伯国,时号申都。春秋时代楚国崛起,向北扩张,楚文王灭申设立宛邑申县。战国后期宛邑归属韩地,秦昭王十五年,秦伐韩拔宛。三十五年正式设立南阳郡,属荆州,治宛城。西汉承袭秦代建置,统辖宛城、冠军、叶县、新野、章陵、西鄂、雉县、鲁阳、犨县、堵阳、博望、舞阴、比阳、复阳、平氏、棘阳、湖阳、随县、淯阳、涅阳、阴县、酂县、邓县、山都、郦县、穰县、朝阳、蔡阳、安众、筑阳、武当、顺阳、成都、襄乡、南乡、丹水、析县共计三十七县。住户五十二万八千五百五十一,人口二百四十三万九千六百一十八。

    由于这里矿产资源众多,冶铁业尤为发达,成为全国冶铁中心之一,汉朝实行盐铁专卖制度,在宛城设立工官和铁官,以监督经营冶铁业和作坊工业。这带地方,农田兴旺丰收,坊业繁荣昌盛,商旅南北交通,货物东西往来,形成全国六大都会之一。史称宛周齐鲁,商遍天下,富冠海内。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天下一时动荡,皇族刘玄在南阳宛城起兵反莽,恢复汉朝国号,定都宛城。皇族刘秀势力壮大,在刘玄垮台以后,建立东汉王朝,实现光武中兴,因此称这里为南都帝乡,龙兴之地。当时南阳云集皇亲国戚、元勋功臣,于是宛城建设规模宏大,有外城内城两重区域,外城即郡城,亦即郭城,内城即小城,位于大城的中心区。城内王侯将相,第宅相望,街道纵横交错,商埠星罗棋布。城市雄伟壮丽,如同京都洛阳,号称天下第一大郡。由于南阳郡的治所设在宛城,所以宛城也代称南阳。南阳名人辈出,春秋时期宛城出有名相百里奚,越国大夫范蠡。西汉时期名垂青史的政治人物共计六人,其中杜周祖孙三世并列汉书,最为知名。东汉时期名扬史册的各种人物多达五十四人。其中新野出有军事家邓禹,安众出有政治家宋均,西鄂出有科学家张衡,宛城出有医学家张机。出在宛城的军政大员和地方名士如同群星灿烂,名将李通、彭宠、吴汉、任光、朱祐、赵憙、张堪;政治方面有卓茂、朱晖、朱穆、任正。在东汉末年又出现一代名将黄忠。

    东汉熹平九年,公元一六六年,黄忠生于南阳宛城一个官吏家庭里。

    黄姓的始祖是华夏时期颛顼帝的曾孙陆终的后代,伯益长子大廉封于黄国,他的子孙便以国名为姓。黄国至东周襄王四年并于楚国,存续一千五百年,历五十代君王。此后春申君黄歇曾因避难迁居江夏安陆,形成名门望族,标为黄姓堂号,世称天下黄姓出江夏,万派朝宗天下黄。汉相黄霸即出自江夏安陆。宛城黄姓就是江夏的分支宗派。黄姓家族,历有杰出人才,光耀史册。战国时期楚人春申君黄歇,官至楚国相。西汉淮阳人黄霸位至丞相,名载《汉书》。东汉汝南慎阳人黄宪,隐居一方名扬天下,会稽余姚人黄昌,官至大司农,江夏安陆人黄香官至尚书令,其子黄琼官至三公,他们各在夲职做出卓越成绩,闻名当世,传列史册。

    黄忠是汉相黄霸的后代,黄忠的上祖黄亮,字子廉,沔南白水人。以儒学高超进入仕途,担任南阳太守。在任期间,以身作则,十分廉政,每次饮马,投钱于水。其清廉程度由此可见。在任虽然有限,却令后人永远颂扬。后人陶渊明曾作诗《咏贫士黄子廉》:昔有黄子廉,弹冠佐名州。一朝辞吏归,清贫略难俦。黄亮的后人,汉朝尚书令黄香,生于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历任郎中、尚书郎、尚书左丞、尚书令。清廉正直,一心为国,关爱黎民,勤于政事。经常日夜坚守工地岗位,深得百姓的爱戴与汉和帝的信任器重。他还特别孝敬父母长辈,乡党称其至孝,并留下黄香温席的典故,成为二十四孝之一,列为启蒙教材篇章。自此忠孝传家,名扬四方。黄香卒于延光元年,《汉书》有传。黄忠的祖父黄珂,字守良,是黄香第六子,担任南阳太守,安家宛城,与先世黄亮支系住在一起,形成南阳名门望族。父亲黄公,字孚信,是黄珂第五子,担任郡中官吏,以忠孝义和为理念,诗书传家,教养深厚,一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为家门兴旺、国家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忠出生这一年,东汉王朝在桓帝的昏暗统治下,朝政已处在风雨飘摇的腐败时期,豪强势力进一步地发展起来,土地兼并非常剧烈。他们分别占据着大片土地,住着富丽清幽的庭堂,珍宝盈库,资粮满仓,奴婢成群,卫士结队。而广大农民却丧失了土地,过着朝不保夕的流亡生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疾疫水患,饥荒徭赋,每年都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桓帝深处宫庭,只看到眼前一片繁华富丽,只管收刮民财,大兴土木,不理朝政。宦官和外戚两个政治集团,为了争夺控制朝政的大权,互相排挤,暗中谋杀,把朝野搅得混乱不堪,这就更加深了民间的灾难。因此社会危机不断加重,官民绅士之间矛盾逐步激化。

    就在这一年,东汉边地兵连祸接,朝野灾难叠起。宛城有位名叫张泛的富商,他是桓帝后宫美人的外亲,同时擅长雕刻供人把玩欣赏的物件,不断地送给宦官作为礼品,从此获得了显要的地位,他仰仗权势在宛城横行霸道,危害乡里。南阳功曹岑晊与贼曹史张牧说服太守成瑨,将张泛抓捕下狱,正在审理定案,却逢朝廷大赦,成瑨依然将张泛诛杀,同时搜捕他的宗族和宾客,依法斩首二百多人,事后方才上奏朝迋。中常侍侯览指使张妻向朝廷上书伸冤,宦官又趁机诬陷成瑨。桓帝偏听一面之词,非常生气,将成瑨召回京都洛阳,关进监狱。执法官吏秉承宦官的意旨,弹劾成瑨罪大恶极,应在闹市斩首示众。九月,成瑨被杀,岑晊、张牧弃官亡匿齐鲁之间。

    延熹十年公元一六七年,夏季六月,桓帝鉴于天下动荡不安,改年号为永康。这个年号并没有给全国民众带来康宁平安,灾乱反而日趋严重。秋季八月,六州大水、渤海泛滥,令人忧心忡忡。这个年号也没有给桓帝捎带吉祥福运,反而身染大病,日益衰弱。冬季十二月桓帝因病驾崩宫中,时年三十六岁。臣下尊皇后窦妙为皇太后,临朝执政,谋划迎来时年十二岁的解渎亭侯刘宏继位。

    建宁元年公元一六八年,春季正月,刘宏进官即皇帝位,史称灵帝,更改年号为建宁。天下士民都热切盼望新任皇帝能拨乱反正,扭转国运,可是汉朝一如既往,不见起色转机,并且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敝端,使朝政迅速下滑,临近穷途末路。宦官发现灵帝年少单纯,心府乏智目光短浅,竞相争权逐利,欺上瞒下姿意妄为。搞得朝野如暮日昏暗,民间似愁云遮空。于是农民武装反抗此伏彼起,接连不断地和官府对抗。

    黄忠的父亲黄公是郡中官吏,家庭比较富裕,所以有条件供应黄忠习文练武,励志向上。黄忠的名字就寄寓了他的心愿,希望他成长以后忠诚汉室,升级扬名。童年时期的黄忠在家父的指导下,拜师习文,诵读经书。

    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的提高,他看到汉朝日益没落,天下已经变成乱世,民间流离失所,国家危在旦夕,于是他就心怀理想壮志,决定以后当一名安邦定国的将军,平乱救民、报效国家。他读过《汉书》以后,非常欣赏开国名将韩信,佩服他指挥军队出奇制胜,谋划周密以少胜多,创造几次辉煌的战例。黄忠还欣赏中兴名将邓禹,他文武全才,谋略过人,出将入相,佐定光武中兴大业。黄忠的性情沉稳,体质矫健,气势勇猛,适合练武骑射。于是少年时期的黄忠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习武方面,苦练刀法,箭法,骑术。

    练箭法首先练眼力,黄忠在前面插上射靶,拉开距离,然后拉弓瞒准,任凭风吹草动,云涌雾漫,眼腈丝豪不眨。不仅白天练习,晚上也照练不误,以适应名种天气和各种环境。随着眼力的日渐锐利,射术的逐步高强,黄忠将射靶插向百步之外,苦练射箭技术。他拉开马步,弯弓射箭,每发必中红心。初步练习以后,他又练习跑步射箭,在规定的距离内,他边跑边射,依然连中目标。第三阶段,他骑马射箭,当马沿着武校场的边道飞奔,黄忠在马上转换各种动作,向靶心射箭,天长日久,他的箭术达到了一流水平。黄忠骑在马上挥起兵器能遮挡箭雨,张弓射箭,百发百中,因此他名满南阳,技惊军营,荣获百步穿杨的美誉。黄忠同时还坚持苦练刀术武功,骑射阵法。一直练到十八岁。他骑上战马,奔驰如飞,瞬间就能开弓射箭,击中目标。提起刀枪可以冲锋陷阵,斩将攻城。

    在练习武艺的间隙,黄忠还研习兵法战策,如《姜太公兵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黄石公兵法》,这些兵书加深了他的武学修养,丰富和启发了他的谋略思想,提高了他统兵作战的夲领,这为他以后的军事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忠不仅熟读兵书,还研读《史记》、《汉书》从那些名将的作战事迹中总结教训和经验,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武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