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铁血大明1625 > 第五百零八章 陛下,臣知道了!

第五百零八章 陛下,臣知道了!

    这是为何?听到朱由校回复之后,袁崇焕两眼一呆。但是袁崇焕还是清楚自己身份的。质疑天子,对天启帝提问,这是天子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够做的事情。面前的天子少年果决,并不是那种谦谦君子一般的帝王。自己没有他的许可,又怎能发问质疑天子做好的决定?此时不回宁远,那么宁远城内,依旧还是诸多将领组织的所谓参谋部做主。建奴那边的主帅可是建奴贝勒!大明这么多年来,面对建奴节节败退,真靠着大明的将领而不是这位宛若天人下凡的天子,宁远城里的诸将真能打得过?袁崇焕心里泛起了嘀咕。朱由校看着袁崇焕脸上不太自信还十分犹豫的神色,约摸猜到了袁崇焕在想些什么。按着袁崇焕肩膀的手臂稍稍施加了几分力气。“袁卿,切莫以为大明战士会不如建奴,也切莫觉得大明将领在正面战之时,会逊色于建奴。”“就比如此次你们的宁远之战,虽然说中间出现了不少波折起伏,险些战败,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大明万胜,建奴溃军退回塔山。”“这一战,建奴的指挥官可是建奴大贝勒代善!他被祖大寿一枪砸成重伤,被朕一枪挑了脖子。”“袁卿,你以为,大明战士经历了铁和血的试炼之后,还会逊色建奴多少么?”“虽然说建奴悍不畏死,虽然说建奴兵强马壮甲坚刀快。”“可是大明,才是这一切的祖师爷!”“宁远城中万众一心,望海台内无数辽东大匠,山海关后源源不断的物资!这足够让宁远这个大明对于关外最后也是最终的卫所,成为大明最巅峰的战争堡垒!”“建奴甲坚?宁远一日可产建奴三倍的甲胄!”“建奴刀快?大明不仅仅有比建奴的刀更快的骑刀,还有长矛,雁翎刀,长枪,狼筅!”“更有火器!更有你提出来的火雷!猛火油!”深深的看了一眼袁崇焕,朱由校加重语气一字一句道:“袁卿,朕乃天子!朕不可久不居京师,天下事,也不是仅仅只有兵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太常卿的话,朕也是知道的。”“这句话东林可以用,其他政党也可以用,甚至百姓,读书人,武人,也都可以用。”“然而,朕才是最合适这句话的人。”“朕需要放眼天下,而不是计较这一城一地,一场大胜的功劳!”“而且,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战场,就是最容易磨砺出大将的地方,朕,也渴望大将,就如同古之君王一般的求贤若渴!”“此时大明已然有了十成胜算,哪怕是朕去统筹一切,又能如何?”“反倒不如磨砺磨砺大明新的将领,让他们,可以成长到独当一面!”“此时的朕朕,只合适当一柄悬于建奴头顶的利剑,给与建奴威慑,只适合当一个最终的底牌,为大明兜底。”“回宁远,于局势无利,还会压制大明新将领们的成长,朕不欲也!”朱由校提到的顾太常卿四字,重重的叩击在了袁崇焕心头。这个人,是东林党人们的旗帜,也是东林党的创建人,甚至旁人对这人的尊号,都是“东林先生”。这人,是顾宪成。天启帝所说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前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一副对联,如今还悬挂在顾宪成故里的顾端文公祠中。而在这个时候,天启帝提到顾宪成,这说明了什么?在袁崇焕的心中,结合上这一段时间以来对天启帝的了解和脑部。袁崇焕觉得天启帝释放这个信号说明了,天启帝追赠顾宪成的太常卿,是天启帝的本意!而削去顾宪成太常卿的封号,焚毁天下书院,其实是天启帝对东林党的不满累加到了一个程度,为了警告东林党才做的!这么一想,袁崇焕觉得,自己又想通了一些。毕竟这么想的话,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即便是焚了天下书院,即便是削了顾宪成的封号,朝堂中的东林党人却也还是鳞次栉比,哪怕是魏忠贤大刀片子哗哗的挥,也没有斩尽杀绝。一帖《东林点将录》,上边记着的人名,没有出事的可是一抓一大把!自己,袁崇焕,东林!不是好端端的当着兵备,统筹宁远么?天启帝不是讨厌东林,不是讨厌读书人,他只是讨厌那些不做实事就会内斗的读书人!这么一想,袁崇焕觉得天启帝的很多所作所为都有了解释。毕竟东林党人里边,绝大多数都是只找茬不办事以及只图名利不顾国家的。袁崇焕看着朱由校,朱由校也在看着袁崇焕。朱由校前世看过的最后一个历史电视剧,是大明风华。其中于谦落入牢狱之中后所说的,追寻万世之名这一段,当时着实让朱由校感慨万分。为了电视剧的逻辑,于谦仿佛是知道自己注定会名留青史万古不休一般的慷慨激昂。而实际上,若是没有后来的平反,于谦恐怕就会成了臭不可闻的罪人了。在如今的大明,党争激烈到无与伦比的时代,东林党中这种为了求名不惜大朝会上以头抢柱的,都比比皆是。而袁崇焕,这个原本历史上一心为国,却因为学识背景导致三观歪了的爱国者,却落了个骂名。甚至百世之后,还有人在争论袁崇焕的忠奸。想了想,朱由校觉得,自己是不是对袁崇焕太过严苛了些?毕竟这伙计的三观已经被自己掰回来了,应该不至于还跟历史上一样,装成和士兵将军打成一片的样子,心里却看不上大头兵。“陛下,臣,知道了!”“宁远,将会成为大明的练兵所,为大明源源不断的输送历经了血火磨砺的战士。”“宁远,将会成为大明的利刃,撕裂建奴带来的阴霾!”“而文人,读书人,是该如同前人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做到不是纸上谈兵!”“陛下,臣提议,日后的读书人,在过科举得身份之后,皆需要通过军阵行伍!”“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知道军人的艰辛,才能知道保家卫国不是纸上书书画画就能够的!”听到袁崇焕这一番慷慨陈词,朱由校点了点头。这家伙居然主动提议把那些文人种子送到军营里边历练?这就很离谱!不过……朕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