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半圣凡人 > 贵人相助

贵人相助

    曾涤生跟左季高不同,对于屡战屡败的进京赶考,他依然坚持屡败屡战。这些年的挫败,不断地磨炼、洗礼着曾涤生的灵魂和意志,即使是同学的挖苦和嘲笑,现实的残酷和打压,曾涤生的信念从未被磨灭。就是这种心态,打造了他以后在各种挫败面前隐忍、坚韧、顽强的性格。

    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

    命似纸薄,应有不屈之心。

    ——司马迁《史记》

    道光十八年(1838年3月),27岁的曾涤生再次赴京参加会试,终于被录取。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相对于普通人而言,这样的成绩已经是相当不错了,但是曾涤生的理想是进入翰林院工作,这个排名跟全国顶级精英竞争,希望非常渺茫。

    这一年跟曾涤生一起参加考试的郭嵩焘落榜了,他们同住在“长沙会馆”。

    郭嵩焘得知曾涤生的考试成绩后先是祝贺他被录取,然后对他说:能进翰林院的那些大佬,要么家中有靠山,要么家中有金山。你从双峰那个穷乡僻壤的地方过来,既无人脉,又无钱财,进翰林院的概率,应该比癞蛤蟆吃到天鹅肉的概率还要低吧。

    曾涤生一直自信的以为,距离自己的理想仅一步之遥。这些年的奋斗和付出,通过坚持和努力应该是可以达到理想的彼岸,没想到现实竟然如此残酷。

    他一时不知所措:筠仙兄弟,真有这么难?

    郭嵩焘点点头,建议他去找另一个老乡,也是体制内湖南的老前辈——劳崇光帮忙。

    这次会试的主考是翰林院掌院学士穆彰阿,劳崇光是朝廷翰林院的编修,是穆彰阿的嫡系弟子,他们私交很好。穆彰阿的父亲曾经是内阁学士、右翼总兵,所以,这穆彰阿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一个官二代,但是这个官二代不但自己背景深厚,而且还是学霸,读书非常厉害。自从他考取进士后,在六部靠着他父亲的人脉关系,混的风生水起,再加上他对嘉庆帝逢迎拍马的火候拿捏到位,平时行事世故圆滑,私下里笼络了一大批同僚,搞了自己的“小圈子”。道光即位后,穆彰阿开始官运亨通,升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掌管翰林院,先后主持了乡试、会试,穆彰阿非常爱才,只要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他一般都会特别关照,通多多年经营,穆彰阿的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穆彰阿自嘉庆以来,典乡试三,典会试五。凡覆试、殿试、朝考、教习庶吉士散馆考差、大考翰詹,无岁不与衡文之役。国史、玉牒、实录诸馆,皆为总裁。门生故吏遍於中外,知名之士多被援引,一时号曰“穆党”。

    ——《清史稿》

    曾涤生听从了郭嵩焘的建议,整理好平时作的诗文包好后随身携带,又提了点特产去求见劳崇光。

    劳崇光问明曾涤生来意后说:恩师穆彰阿平时没有什么架子,但他一直以来欣赏才学、能力出众的人,涤生此次是否有所准备呢?

    曾涤生略带紧张地翻出准备好的诗文送到劳崇光面前。

    劳崇光接过来一看,对这位后生惊叹不已,第二天趁着夜色把曾涤生的诗文跟准备好的礼品送到穆彰阿家里说:恩师,我有一同乡非常有才华,他非常仰慕您,这次刚参加完会试,只考了四十二名,今天我带了他平时做的文章,请您看看他水平如何。

    穆彰阿摆摆手示意劳崇光把礼品放到一旁说:送啥东西嘛,先把他的文章拿看看吧。

    穆彰阿看完曾涤生的手稿后,找人调来他考试试卷,把他写的策论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心里默默称奇。

    自从自己主持会试以来,那些年轻新进士作的八股文都是官话、套话一堆,一看就是考前报了各种应考机构疯狂刷题的模式化文章,惟独曾涤生的试卷与众不同,文章信念坚定,沉稳谦逊,大气磅礴。

    穆彰阿微笑着,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那个青涩的自己,心想,这小子以后肯定是我的忘年知音。当即圈定曾涤生为翰林院庶吉士,排名时列为一等第三名。

    几日后穆彰阿把曾涤生的策论送到道光帝面前,并把曾涤生的诗文牛皮从头吹到脚,大大称赞了一番。

    道光皇帝边听穆彰阿讲段子边笑,频频点头:爱卿啊,你吹捧的这篇文章我就不仔细看了,既然你都这么懂得爱才,那我作为皇帝,更加要支持我大清的人才选拔嘛。

    于是对周围的太监吩咐:快给我拿笔来。

    穆彰阿赶紧从太监手中接过笔给皇帝递上,旻宁撸起袖子拿起笔直接把曾国藩从第三名改为第二名。

    曾同学终于通过自己高超的实力、良好的运气、精准的运营、强大的贵人相助,拿到了清王朝中央公务员的入场券,未来一片坦途。

    虽然这庶吉士看似是一种短期职务,其职责是为皇帝起草诏书、讲解经籍,严格来说甚至都不能算是一个官职,因为它没有品级,只是一种实习性质的预备干部,更像是一种学习和工作经历,但实际上是皇帝的近臣,能够进一步跟老板展示自己的机会,只要表现出色自然就能得到重点培养。

    曾涤生得知结果后,当天晚上就提着大堆礼品到穆彰阿家登门跪谢拜师,穆彰阿扶他起来,拒绝了他送的所有东西,鼓励道:涤生,你要好好珍惜进入翰林的机会。不要骄傲,毕竟翰林院卧虎藏龙,仁人志士、皇族子弟多的是,只有脚踏实地勤奋务实,才能成就一番大事。

    老师的一番话把曾涤生感动得泪眼朦胧,当即表示不忘恩师的谆谆教诲,不忘恩师大恩大德,一定知恩图报,做一个对国家有用之人。

    穆彰阿打量着这位气质非凡、与众不同的学生,想考考他的实际政务能力,于是略加思索问道:如今我们的国家被英国人挟持着,对付这船坚炮利、狼虎之心的洋人,你认为我大清是应该主战,还是主和呢?

    曾涤生对于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并没慌张,他一直有自己的判断。

    主战派林则徐是一个真正愿意替老百姓办事的人,在曾任湖广总督时,湖北境内江河众多,每到夏季常泛滥成灾,给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林则徐亲自带人实地走访勘察,提出修防兼重,以工代赈,动员民众加固江堤河堤疏通水道,从而使“江汉数千里长堤,安澜普庆,并支河里堤,亦无一处漫口”,这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清朝,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不过,林则徐上任钦差大臣后跟穆彰阿对于“主战”还是“主和”的意见有严重的分歧,穆彰阿认为应该“主和”,林则徐却凭借自己强大的斗志和抵抗决心,说服了道光帝允许自己抗英杀敌。

    曾涤生从内心对林则徐是非常崇敬的,但是他也理解穆彰阿用心良苦。目前清军跟英帝国的海陆军备实力差距太大,胜算渺茫。从清政府角度来看,与英国人开战的确会造成无数的军民伤亡,但是也捍卫了国家的尊严,维护自身统治阶级的利益;从民众的角度来看,虽然也会有人喊打,但是实际上,真正要自己参上战场的时候,不一定都会报名。因为上前线的全都是自己、兄弟和孩子,统治阶级以及他们的孩子绝大多数都不会上战场,即使上了战场也是躲在后方。所以广大人名群众更希望国家避免战乱,能够拿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一边是维护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的大义,一边是活生生的人民生命和财产。有人民才有国家,有国家才有政府,都难取舍。

    曾涤生回答的非常谦虚谨慎:学生以为恩师乃当朝之重臣,深得圣意,为国分忧,痛恨洋贼,但是现在我大清国难以有一支真正能在海上与洋人匹敌的舰队,英国现在不断挑衅,就是想让我们先开第一枪,从而找到入侵的借口,以如此落后的军事装备在英国炮火狂轰乱炸之下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我们必将损失惨重,而且,一旦战败,英国更会以胜利者的姿态得寸进尺,提出更为苛刻的条件,国家将会如鱼肉般任由宰割。我们跟英国的斗争硬干肯定不行,还是要委婉一点。倒不如先在外交上与洋人斡旋,来拖延时间,一边尽快抓紧时间锤炼打磨一支海上强军,等到做好了充分的战斗准备,再找到最合适的突破口予以反击。

    这个回答已经表明了曾涤生的观点,这个理由很充分,让穆彰阿眼前一亮,也正合他的心意,不像林则徐那个大炮筒子冲上去就干。

    穆彰阿此时觉得眼前的这位少年前途无量,必将会是自己门生中最具远见卓识的豪杰,当即为曾涤生改名为“国藩”,意思就是要他真正成为国之藩篱,未来能够为国为民建功立业。

    曾国藩受宠若惊,圈子里的顶级大佬不但不遗余力的提挈自己,居然还给自己改了一个这么霸气好听的名字,于是再次拜谢,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几天后,曾国藩到翰林院报完道出来,望了一眼不远处庄重威严的皇宫。

    他明白:踏进翰林院这一刻开始,自己将会面对各种残酷的政治斗争。要么明哲保身,要么孤军奋战。既没有钱,又没有家庭背景,什么斗没有,仅有一颗永不磨灭、顽强的心。

    或许,这样就足够了。

    只有真正经历过山穷水尽,被现实磨砺和对手打压的遍体鳞伤还能保持微笑、坚定前行、追寻光明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