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赵顼,携百官成团出道 > 第0109章:翰林学士承旨的最佳人选

第0109章:翰林学士承旨的最佳人选

    沉括神秘一笑,朝着后面的营房跑去。

    出来时,他的怀中抱着一个红木匣子。

    “官家,您不是一直想要一支火器吗?我们专门用黄铜打造了一把!”沉括迅速打开红木匣子。

    哗!

    一道金光闪过。

    赵顼低头一看。

    此火器也就比成人手掌长一些,通体金黄,造型也与刚才的突火枪有所不同。

    沉括拿起金色突火枪,说道:“这把突火枪看着很短,但有效射程足有百步,且在五十步之内,可透铁甲。另外,这里还有一个小机关,只有抬起来之后,才能射击。其操作也很简单,装进火药,点燃火引即可。匣子中,也放有火药和铁丸……”

    赵顼接过金色突火枪,不由得感慨道:“这还真是一件艺术品呀!重赏,必须重赏每一个火器营的战士们!”

    “此事,官家交给臣来办就行。”文彦博在一旁说道。

    赵顼点了点头,看向沉括,道:“明年三月之前,造出三千杆突火枪,一百门突火炮连同一千枚炮弹,能造出来吗?”

    听到此话,沉括有些迟疑。

    每一杆突火枪,每一门突火炮都是士兵们纯手工铸造的,并且要保证不会出问题,每一道步骤都检验了近百遍,故而极为消耗时间。

    “朕可以保证,所有的铁矿、火药、人力、钱财,你要多少便给你多少。另外火器营的士兵们,如果自身或者家里有什么问题,统统可以找枢密使解决。完成之后,除了奖赏外,朕给你们一个月的假期!”

    听到一个月的假期,沉括的眼睛亮了。

    他咬了咬牙,当即挺着胸膛说道:“臣保证完成任务,若有一杆枪造不出来,臣用自己的脑袋谢罪!”

    在火器营与很多老兵的相处交谈中,沉括说话做事已经很有军人作风了。

    赵顼满意地点了点头,拍着沉括的肩膀说道:“放心,朕只要枪炮,不要你的脑袋!”

    说罢,众人都笑了起来。

    ……

    火器营外,马车中。

    文彦博问道:“官家,您要火器要的这么急,不会……不会打算过完年便准备和西夏开战吧?”

    文彦博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若官家有此想法,他将立即找上富弼、欧阳修等人将官家的这种想法扼杀在摇篮中。

    赵顼怎不知他的想法。

    “朕上个月不就答应过富老相公了吗?三年之内,大宋绝对不主动开战包括不主动挑起战事,要不朕再举手在你面前发个毒誓?”

    “不用不用,臣哪敢呀!”文彦博悬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

    翌日。

    赵顼吃过早饭,忽然得到了翰林学士承旨张方平父亲去世的消息。

    依照宋朝惯例,父母去世,官员必须辞官返乡,守制二十七个月。此谓:丁忧守制。

    苏轼、苏辙两兄弟,现在就正在家为其父亲苏洵守孝呢!

    赵顼安慰了张方平一番,然后又送去一些礼物,便让其返乡了。

    张方平返乡,但翰林学士承旨肩负着起草召令、向中书、三司、枢密使等衙门传达信息的作用,不可或缺。

    必须有合适的人立即填补上来。

    赵顼想了想,心中没有想出合适人选,当即将富弼、韩琦、曾公亮、欧阳修、司马光五人召了进来。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yeguoyuedu】

    垂拱殿内。

    面对突然发生的意外,富弼五人也有些无措。

    不过片刻后,富弼便想出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官家,臣举荐三司盐铁副使吕诲,其历任御史、兵部员外郎、御史中丞之职,完全担得起翰林学士承旨一职。”

    吕诲,便是那个吕端大事不湖涂的吕端之孙。

    他写过很多非常棒的奏议之文,文笔极佳,且行事如其祖父一般,在大事上从未出过错误。

    乃是三司使韩绛的最强臂膀。

    赵顼微微皱眉,吕诲确实合适,但三司盐铁副使也是要职,并且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担当的。

    如果韩绛在这里,脑袋绝对摇的如同拨浪鼓一般,怎么都不会同意。

    “如果任命吕诲为翰林学士承旨,那三司盐铁副使又应该任命谁呢?”赵顼问道。

    这一问,把富弼五人都难倒了!

    三司盐铁副使也是个实职,并且要对盐铁之事甚是了解,朝廷官员虽多,但适合此职位的官员却有限。

    这时候,欧阳修站了出来。

    “官家,臣推荐知成都知府的赵拚。此人曾任御史、睦州知州、梓州路转运使,笔上功夫甚佳,且为官清廉,名声甚好!”

    “就是那个一琴一鹤随身,曾经被称为铁面御史的赵拚?”

    “正是。”欧阳修点头。

    赵顼听罢,赶忙摇头道:“朕又不是缺御史中丞,赵拚性格过于刚硬,不适合翰林学士承旨这种需要圆滑处事的职位。”

    赵拚乃是有名的铁面御史,性格刚拗。

    若赵顼要其草拟的召令,他认为不合适,他能抗旨不写。

    御史台有一个一句话噎死人的吕公着就行了,赵顼不想再给自己的身边放一个言官大炮。

    “圆滑处事?”

    富弼、曾公亮、韩琦几乎同时念出这四个字,然后又同时看向欧阳修。

    欧阳修一愣。

    “老夫处事圆滑?老夫那是风流自命好不好!你们觉得我适合担任翰林学士承旨?”

    富弼、曾公亮、韩琦又同时点了点头,一旁的司马光,思索了片刻后,也非常认可地点了点头。

    赵顼不由得乐了。

    他仔细一想,欧阳修还真合适。

    首先,依照欧阳修的能耐,担任翰林学士承旨几乎是无缝交接。

    其次,自从司马光提升到参知政事后,基本上做了大量本来属于欧阳修的工作,比如翰林院、国子监等,基本都由司马光负责了。

    欧阳修既没有富弼和韩琦那般在政事上可以统筹全局,杀伐果断的霸气,也没有曾公亮那种面对兵部、吏部等官员问询事务时的老练。

    但让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承旨,富弼等人绝对都不如他。

    翰林学士承旨与参知政事相比,职位上不算降级,但在实权上肯定会降低许多。

    不过现在已经六十岁的欧阳修,完全没有成为中书执宰的想法。

    上有富弼、韩琦这两个大老,下有司马光跃跃欲试,还有一个身在外地的王安石。

    他根本没有机会再往上走一步了。

    赵顼思索了片刻后,面带笑容,也看向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