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扫明 > 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义

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义

    张献忠、罗汝才联军在南阳等地的行动几乎都是以胜利告终,一路所向无阻,攻城略地,趁着连日的大雨请倾盆又攻取了新阳,紧跟着没几天,又传出南阳府城失陷的消息。

    其实说起来,张、罗联军攻打南阳府城完全是照搬打下襄阳城的法子,他们其实也就是试一试,根本没想到这官军竟然如此的不长脑子,襄阳陷落,襄王都被自己杀了,居然连个防备都没有。

    要说天底下现如今威势最大的,除了闯王李自成在河南号称三十万的闯军,就属这南阳境内合兵一处的张、罗联军,加在一起有十多万人,也是号称二十万。

    李自成的人数最多,可却是马步混杂,加上被山东军击败了几次老营和马队损失很大,现在真正精锐的比例在军中并没占多少,说白了还是靠着那些饥民撑场面。

    相比之下,张、罗联军虽然人数少了许多,但却显得精锐,张献忠素以马队闻名天下,手底下兵马的组成实际上是马八步二的比例。

    这种建制让张献忠来去如风,所以才能在杨嗣昌的五省官军眼皮子底下一而再再而三的逃走,官军素来都是追之不及,就算追上了,也多半要被打个伏击而溃散。

    不过也有个弊端,那就是张部攻城拔寨的能力素来不如闯军,这种情况与罗汝才合兵后得到改观,在这边渐渐打开了局面。

    别号曹操的罗汝才,麾下部众虽然少,但其人诡计多端,就连李自成都是颇为忌惮,严格说起来,他比李自成和张献忠的资格更老。

    话说回来,此时再往前可就不是那么好打了,已经有了大部官军屯驻。

    正阻挡在张献忠、罗汝才联军面前的是左良玉的左军,虽然经常将对方击败,但是左军并未损伤多少,聚拢败卒能力很强,据说也有十几万人之多。

    眼下左军屯驻在叶县、舞阳、保定一带,与保定总督杨文岳的兵马也就隔了几天的路程,这么多官军驻扎在这里,一方面是能堂而皇之的躲避李自成的锋芒,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张、罗联军与正在河南的闯部合兵。

    官军虽然是这么想,但张献忠、罗汝才的心思就不一样了,一个不想去,一个想去,李自成有鲸吞天下之志,可张献忠的野心也不小,是响当当的八大王。

    要是同兵多势大的闯部合兵一处,那还不是要屈居人下,这不是张献忠想要的,所以由于张献忠、罗汝才二人的分歧,联军并没有北上同闯部合兵,反倒是掉头返回信阳继续壮大。

    说来也是有趣,闯王李自成虽然在河南闹了个大浪滔天,麾下部众号称三十万之众,连战连捷,可进攻邓州的时候居然吃了个闭门羹。

    保定总督杨文岳率领阳武副将吴惟忠总计数万官军屯驻在邓州城内,坚城利炮,再加上城内粮饷给养充足,官军信心十足。

    闯军用人堆的法子不见效,连攻了一天一夜依然不见攻下来的势头,后来高一功被吴惟忠用箭射伤,李自成这才下令转向。

    虽说城内打了个小小的胜仗,但杨文岳依然不敢出城,依然龟缩在城内严防死守。

    话说回来,山东军离开后,闯王李自成在河南再无节制,虽然也有一些小败,但对大局却并没有影响,总体上依然是愈发势大。

    左良玉、贺人龙、保定总督杨文岳、巡抚李仙风甚至是山东军的外系大将刘国能,这些督抚大员没有任何一个敢出城迎战。

    同其它地方的军将一样,只是一味的坚守城池,更有甚者,闯军正在声势浩大的围攻数里之外的城镇,听到后既没有救援也没有上报,反而是直接屁滚尿流的逃离溃散,由此足见中原大势所趋。

    崇祯十四年六月,山东告急。

    这次告急并不是流贼或是鞑虏打来,却是年初就已经有的灾害变得更加无法控制,山东军现在已经处于日日赔本的阶段,赈灾所用的银两和粮食每天十几批的运出历城。

    由于粮食紧缺,山东军甚至将兵士原本每日三餐的供给缩减到了中晚两餐,为了节省兵士的体能,重新规定操训方法和时间。

    王争根本没料到这个时候的灾害能有这么严重,遮天蔽日的飞蝗,绿油油的庄稼顷刻成了枯黄一片,百姓跪地相拥的哭泣,简直就是触目惊心!

    原本在历城以南的大旱现如今已经席卷到了整个济南府,就连附近的东昌府、翁州府、青州府都成了重灾区。

    保安司、军议司各地分署与正兵营官的文书纸片一般飞到历城,历城内的元帅府与军议司总署为了减少损失,已经是几日几夜的连轴转,人人疲惫不堪。

    据说各地的蝗虫好像是无边无际,一飞起来就是遮天蔽日,好像一大片乌云,自南而北,聚耕农庄成了它们最好的席卷目标,所过之地,寸草不生,饥民遍野。

    其实受到大灾的还不只是山东一地,河南、湖广、浙江,甚至是南直隶都有波及。

    山东还算相对平稳,自从灾害发生,山东军就在不断的赈灾救民,现在几乎每个城外都增设了粥棚和临时救济点。

    除了赈灾,稳定秩序的法令也在立刻实行。

    一些轮换的正兵都已经上街巡查,保安司的盐丁和护庄队全力出动,但凡是发现任何蛊惑人心或者趁火打劫的人,直接拿人下狱,有甚者更是血溅当场。

    山东军一开始就表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对待任何企图为祸地方的行为,绝不会有丝毫的手软。

    山东六府还算是比较幸运,只有济南府最为严重,其余三个府都是片面受灾,加上王争狠辣果断的处置方式,地方上尽管灾民多了数倍,但无非是消耗些钱粮,依然比较稳定。

    不过可以料想,这次席卷中原的蝗灾,相当于给烈火熊熊的农民军起义添砖加瓦,更多的灾民会揭竿而起,局势将更加不可抑制。

    朝廷中也有不少正直的文人注意到这种情况,山东给事中左懋等人督催漕运赈济,驰疏言:

    “臣自静海抵临清,见飞蝗遮天蔽日,饥民哭悖遍野。”

    正当朝廷准备组织漕运赈灾的时候,忽然听闻噩耗,渔人李青山率领民众在山东寿春县聚众而反,声势很大。

    这部农民军围攻寿春县城,被驻守的山东正兵统领率部击败,遂退走阻断漕运,拦截银粮商旅,明廷大震,急令山东总兵剿灭乱贼,恢复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