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惑乱红楼 > 第四百七十八章 紫薇舍人

第四百七十八章 紫薇舍人

    嘴角勾起一抹怜悯。

    相较于如今他的境遇,在北静王看来,贾琏这种被蒙在鼓里的人,更让人觉得可怜。

    看懂北静王脸上的意思,贾琏哑然,收回视线,心里古井无波。

    诚然,北静王是对的。

    所以他才这般的厌恶皇权。

    时间飞逝,皇帝对尹善治上报的内容并没有所怀疑,周刊第三期如期发行,这次是武子博事件的后续,而这也是贾琏第一次,想要尝试引导群众的舆论。

    第二期发行的时候,这也是第二期贾琏派人往外传播皇帝品德有差的留下的伏笔。

    周刊的发行,就是为了在未来贾琏和皇权作斗争的时候能够起到作用。

    而左右人心,就是其中最大的挑战,也是目的。

    第二期武子博时间,在贾琏以及一干有心人的引导下,百姓中对皇帝的质疑声不断,因此第三期,贾琏作为武子博事件的后续,将武子博事件仔细分析,并且明确写出佞臣家产充公,最后造福的还是大众百姓。

    比如新帝登基大赦三年,并且毫不掩饰此前国库空虚,地方受难以及边疆有异,都是从百姓中索取。

    但现在先皇将这些国之蛀虫搜刮的民脂民膏充公,新帝大赦天下还之于民,做的是为民着想的好事!

    而这样的情况下,明理的读书人自然应当明白其中道理。可是却有部分人不仅对新帝的的作为心存感激,甚至还施以恶言,实在罪不可恕,其心可诛!

    字字在理,条理清晰。

    当然,这在信息发达的后世,这样的报道,群众并不会领情。

    但在这里可不一样。

    贾琏这样做的目的,一来是想试试大宣百姓的深浅,看看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到底是不是会被这样大范围的信息所洗脑。

    毕竟如今大宣周报,是大宣朝唯一一个,向百姓传输信息的渠道。

    当然,酒楼茶肆的说书先生也算一个,但到底没有大宣周报来得正统。

    毕竟这可是受过陛下亲自夸赞的。

    第二期派人往四处传播皇帝不孝言论,贾琏并没有告诉编辑部的人,因此第三期政事板块,作为武子博事件的后续,尤三姐等人并没有觉得突兀。

    排版编图依旧是在首位,和上次如出一辙,从开始发行开始,贾琏就让人密切关注百姓的反应和动态。

    官员的反应贾琏暂时到并不是在意,虽然也派了前秘密查探,但却晓得这些人的尿性。

    如今北静王刚刚倒了霉,这样的报道一出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如今大好让他们在皇帝面前刷好感的时机,若是再犯那两个官员的错,就真的是猪脑袋了。

    所以反而是百姓的想法,更加的真实。

    从此前被大范围普及皇帝品德有亏,到现在新帝是个好皇帝。这中间的冲突,是检验报社效果很好的标准。

    “那边已经请了先生去了,按照爷的吩咐,并没有说是爷的意思,只说先生看中他的傲骨,所以收为门生。”

    床边贾琏正在思索,门口秦可卿进来,脸上含笑。

    这说的是贾环的事儿。

    贾环的潜质,贾琏是看中的,甚至贾环这次被赶出家门,心里憋着的那股气,也是贾琏比较欣赏的一点。

    这样的孩子,若是稍加培养,往后出息指日可待。

    所以贾琏让秦可卿找了从前教他和贾宝玉的那位先生,让他以自己的名义,还继续教导贾环,费用问题,则是由贾府来付。

    只是却是要保密的。

    并不是说贾琏真的就高尚无私到这种地步,只是要知道收服人心,越是这种,越让人感动。

    名声在外,哪里又会有真的不透风的墙。

    贾琏的这种“高风亮节”,在贾环尚且不知道的时候,就已经将贾环先生的心给收服。

    在先生看来,贾琏这样做,既顾及了长房二房已经老死不相往来,又展现了一个座位兄长的胸襟。

    读书人有时候心思深沉,但不管是莽夫、还是学者,对于品德高尚的人,总是格外高看的。

    目前贾琏,在先生心中,就是这样的人。

    所以这样的人,为贾环做的一切,他又怎么会长久的保密,总会有一天,他会找个合适的时机说出来的。

    而到时候,贾环对贾琏的感激,才会到一个顶峰。

    人心隔肚皮,虽说贾环如今还小,但到底和自己隔着一层。

    贾琏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安全起见罢了。

    “辛苦你了。”

    将娇妻揽在怀里,贾琏由衷感谢。

    想当初还在后世的时候,贾环和同时还在说起古代的贵妇们。

    以为像秦可卿这样,达官贵胄的夫人们女眷们,每日只要绣绣花,养养草什么的,剩下只要动动嘴,就衣食无忧了。

    甚至在将将穿越过来的时候,贾琏都没有想到这么多。

    但自从成亲之后,贾琏才发现自己的孤陋寡闻。

    秦可卿作为宗妇,除了日常社交、贾府每日里里外外的安排,逢年过节很多祭祀的东西,甚至还要宗妇亲自动手。

    当然,这个也是对她身份的一种认可。

    但贾琏更多的,也从中了解秦可卿的不容易,因此心里越发的心疼。

    贾琏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说了,秦可卿闻言好笑的瞥贾琏一眼。

    “爷既是心疼我,怎的前些日子说好的过几日要带着我们姐妹几个出去郊游的,可是还不兑现?”

    脸上微赫,贾琏闻言有些尴尬。

    这还是此前他哄儿子女儿的话,不曾想秦可卿这个时候拿出来怼他。不过同时贾琏也反省,这段时间,陪家人的时间的确少了不少。

    要知道从前他可是隔三差五,就要拐带家人出去浪一回的。

    贾琏脸上的窘迫很好的取悦了秦可卿,捂着嘴“咯咯”娇笑两声,秦可卿伸手朝贾琏额上指了指。

    “看你这幅样子,我不过玩笑两句,晓得贾大人这些日子忙得不可开交,哪里还敢烦你。”

    好看的眸子娇媚的一瞪,贾琏“恼火”的往秦可卿鼻子上刮了刮。

    “你这胆子越发大了,连自己相公都肆无忌惮的调侃起来!”

    夫妻连个情话自不提,贾琏这边关于周刊对民众的影响,已经开始如火如荼的收集。

    而与此同时,贾政正式的任命也已经颁布,从丁忧到被训斥,甚至大观园被抄家,这贾家二房,就一直是处于风口浪尖。

    不过相对于此前的情况,这次事情是众人早前就已经预计到的,所以人们倒是并不讶异。

    毕竟这可是赔了一个女儿出去的,因此贾政出发,除了李家人,基本就没有人去相送。

    至于贾家的那些个亲戚,人家走的是荣国府的亲,如今荣国府三个字被收回,走的也是贾氏一族的亲,像贾政这种开府另过的,而且又是这般光景,人家理你才怪。

    贾环和贾政的关系闹得这样僵,贾政走的那天更是没去相送。而也不知有意无意的,贾政走的那天,恰好又是皇帝召贾宝玉入宫的日子,因此贾政出发,竟是一个送他的儿子都没有,场面甚是凄凉。

    “宫里不比外头,一言一行都是有规矩的,听闻你与北静王甚是交好,想来平常王爷也会跟你说些,宝二爷聪慧,想来学得也快。”

    随行的公公笑眯眯的朝贾宝玉开口,一双眼睛朝他身上上下打量一番。

    难道这贾宝玉的名声京城皆知,从前没有看到过,宫里凤藻宫那位倒是有幸看到几眼,那时候便想着这位必然相貌惊人,如今一看,果然不同寻常。

    贾宝玉说到底只是一个未成年的少年,早前以为自己的丫头尽数被卖,因此颓废不已,至于林妹妹,更是别说。

    林府那里贾政倒是很是积极的带他上门,只是林黛玉每每都是以家中是守孝,不宜见外男为由,几次三番拒绝了他们的登门。

    要不是晴雯和彩霞回归,他指不定还会变成什么样。

    只是即便是有晴雯的回归,但到底一干丫头就剩了这么一个,加上又有贾环被逐出家门这一出,连番变故他的精气神,和从前王夫人尚在的时候,也就不可同日而语。

    那时候的元气满满的阳光小正太,如今身上浓罩着一股郁郁之气,更添几分柔弱,而在某些人眼中,也就更有吸引力。

    因此对于身边这个太监的眼神并不是很舒服,贾宝玉眉头微皱,脸上正想露出不悦,又想起李纨和贾政临行前的吩咐,到底没有发作。

    “劳烦公公,我知道了。”

    淡淡开口,此后贾宝玉一言不发,老太监的眼神也就更加肆无忌惮。

    最后要不是眼看就要到皇子进学的地方,贾宝玉只怕就要忍不住。

    毕竟这老货的眼神实在太过放肆。

    “那个衔玉而生的,你去看了,觉得怎么样?”

    头也不抬,皇帝就着手上皇后送来的秀女册子随意翻了翻,淡淡开口。

    如果贾宝玉这时候在,想来必然会十分惊讶。

    因为之前他随行他进宫那个太监,赫然就是此前伺候皇帝的宦官。

    闻言磨墨的手停下,老太监恭敬的弯着腰看向皇帝,只是并不敢抬头,眼神看着皇帝明黄色的脚尖。

    “回陛下,老奴瞧着,到并不像有什么特别的样子。不过样貌倒是端正得很,跟宫里的贤德妃有几分相像,气质阴柔,不过老奴试探了几句,似乎和北静王交好,而且在他这个年纪的少年中,心性还算稳重。”

    “噢?稳重?”

    终于抬头,皇帝将手上的册子往桌案上随意一丢,脸上有些诧异。

    要知道上次宣贾宝玉进宫的时候,皇帝可就已经试探过贾宝玉的。

    那时候看起来十分木讷,稳重这两个字,可称不上。

    从皇帝的语气,太监就晓得皇帝是要知道详情。

    想起自己早上看那位的眼神,老太监脸上有些尴尬。

    “呵呵,陛下怪罪,奴才早上得陛下吩咐,因着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法子,想起日前听闻这位宝二爷似乎和北静王有些不同寻常的关系,所以眼神就放肆了些。

    怎么说这位从前也是国公府的嫡少爷,又是老太君心尖尖上的人,就算后来落寞了,他和贾大人一同随着和亲的队伍送嫁,应当也是没受什么苦的,若是寻常贵公子,怕是早就恼火,便是脾气好些的,也会训斥几句。

    不曾想他只是眉头皱了皱,倒是没什么其他反应。”

    闻言若有所思,皇帝挑眉。

    有意思,衔玉而生,前后差异又是如此之大。

    这个太监早先是没有见过贾宝玉的,因此并不晓得自己这番话说错了什么,怎的皇帝这般反应。

    要知道新帝继承了先皇优良传统,每每这幅神情,都说明他心情堪忧。

    不过随即一想,心里很快又明白过来。

    大臣之子被选入宫里成为皇子伴读这样的事情,原本很是稀松平常。

    只是一般选入宫里的少爷们,要么是才德出众的,要么就是皇帝看重的大臣之子。

    像贾宝玉这样的,才名在京中并不算拔尖,贾政更称不上皇帝看重之人,入宫本就及其稀罕。加上又有北静王这层关系,不难想象皇帝让他进宫的目的。

    要不说太监是皇帝心里的蛔虫。

    虽然老太监想的和皇帝到底有些出入,但皇帝的心意却是猜得妥妥的。

    不管是贾宝玉前后举止的差异,还是和北静王的这层关系,在皇帝这里,都是大忌。

    这样想着,皇帝眼神不经意落到选秀册子上,轻“咿”一声。

    “薛家?”

    喃喃自语,皇帝说着伸手将册子拿过来,上头正好是薛宝钗那一页,上头写着薛宝钗的家庭背景以及籍贯。

    在这宫里混的,察言观色的本领最是上乘,老太监见皇帝似乎对这个薛宝钗有些意思,连忙上前。

    “回陛下,这位听闻和咱们说的宝二爷有几分关系,两人的母亲是亲姐妹,都是薛家的女儿。”

    抬眸看一脸碘笑的老太监一眼,皇帝眼神落在薛家两个字上。

    紫薇舍人的后人,荣国府的亲眷。

    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皇帝随后将册子扔回去。

    “看来,薛家似乎已经不满意与现状了呀。”

    旁边太监一头雾水,皇帝也并没有指望他听懂,只是随后一席话,却是让他脸上露出惊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