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响马九斤 > 第61章久仰大名

第61章久仰大名

    赵县丞坐到凳子上说:“那地方我岂能不知,搭小在山上玩,每次都跑去看过。

    不过那地方深不见底,大夏天都从底下冒凉气,这些芦苇和竹子是怎么弄出来的?”

    “从太和山来的小师叔,前后用了三个时辰,就从山坳里背出成堆的芦苇竹子,道观前的广场摞的跟小山似的。”

    “小师叔?一个人背上来的?”

    “赵大人,您可不能称呼小师叔,您不是咱道门中人。

    “小师叔别看年纪小,但辈份高,即便是在总坛,也和四大长老平齐。

    “后山的天坑深几十丈,小师叔爬上爬下如履平地,谁见了不得拜服。”

    “真乃高人也,但不知弄这些芦苇干什么?就为建凉棚?”

    “哦,不光建凉棚,看着没,两边各挖一口井。小师叔说咱这地界,下挖两丈就有水。

    挖到水源再用石头砌起来,装上辘轳,东来西往的人和牲口,都有水喝,这里也能留住人,还能种一季瓜菜。”

    “即便如此,那也不用建这么大棚子,还挖两口井。”

    “两口井哪够?小师叔说棚子向西还得建三里长,能让成千上万人歇息,还得挖十口井。”

    赵县丞听完,右眼皮就突突乱跳,赶紧问:“你家小师叔弄这些人干嘛?”

    “说是修水渠,有了水渠,龙虎山底下这片就能种地了。从西边百十里外的黄河引水,可不得成千上万人嘛。”

    “这么多人,你家小师叔拿什么填饱他们肚子?”

    “小师叔说过,先把流民弄来,再去各堡,各城化缘,有了水渠就能种地打粮食,谁家地多谁家就多捐粮呗。”

    赵县丞听完后脑勺冒凉气,今天得亏来了,若是由着道观这小师叔折腾,别说水渠这没影儿的事,县城的城墙先得扒没了。

    想到这里,擦擦额头上的冷汗说:“今天张道长头七,本官这就上山祭拜,你们小师叔可在?”

    “在,山上殿前平地全是凉棚,可凉快了,小师叔说要办什么擂台赛,挑选手上有真功夫的人护道观,至少还得来几千江湖好手。”

    赵县丞点头摆摆手,耳朵嗡嗡作响,这小师叔还真是光脚不怕穿鞋的。

    你自己道观烧了,就满处召集流民,还修水渠,我信你个鬼。

    现在的情形,只要放出风声有人家施粥行善,别说一万人,来个五万人都不稀奇。

    人群一旦聚集,这管死不管埋的小师叔只需一指县城,几代人攒的家当,一夜之间就没了。

    赵县丞催促着轿夫快些走,这小师叔太狠了,引来饥民,抢了家产,屠了县城,好手段。

    走到半山腰一处平地,再往上,坡陡路滑有石阶,十辆骡车只能停住,开始卸下粮油物品。

    这次进山只为探路,因此拉来三百石粮食和二十头猪羊。

    赵县丞没理会那些东西,不住的催促轿夫快些走,不快不行啊,万一饥民聚集,大势去矣。

    匆匆拐过迎门照壁,五亩大小的广场,围在四周搭建了近二十个大凉棚子,走在广场上顿觉清凉许多。

    原先宏伟的凌霄殿成了废墟,废墟前也搭建了棚子,棚子下有几个道士正围坐在一起唠嗑。

    赵县丞下了轿子上石阶,一个身穿锦绣道袍,丰神如玉的高大年轻道士起身迎过来。

    赵县丞腿有些发软,对面道士虽然穿普通锦绣道袍,但那扑面而来威严华贵的气息,竟令自己无力仰视,萌生出跪拜的冲动。

    好歹咬牙挺住上了石阶,连忙拱手:“对面可是新来的小师叔?”

    “哦?这称呼不对,贫道来自太和山,调查玄天观遭焚烧劫掠,逼死张主持一事,叫我九斤即可。”

    “好,九斤道长,赵某乃中阳县丞,今天是张主持头七,特上山祭拜。”

    九斤看他空着手,心想没戏了,又遇着抠门的主。

    伸手摆个请的姿势:“先喝杯茶,张主持仓促间葬在后山,歇息后贫道安排人带赵大人过去。”

    “好说好说,这是一千两银票,道观遭此浩劫,赵某心如刀绞却无法救援,还请谅解。”

    九斤接过银票,交给旁边一位同样玉树临风的高大青年道士。

    对赵县丞拱手说:“老大人太客气了,道观和县城咫尺为邻,理应守望相助,请入座,那谁~,赶紧给贵客奉好茶。”

    两人就座,赵县丞感觉有些手无举措,年节给府台大人拜年都没这感觉,自己这是怎么了?

    咳了声说:“道长年轻有为,贵气逼人,赵某久仰大名啊?”

    “赵大人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名声响彻大江南北,实乃大明官吏楷模。”

    “哦~,此话当真?”

    “当然,不信去问贫道三舅。”

    “三舅?赵某认得?”

    “一准儿认得,他就是姓唐名伯虎的大宋太祖赵匡胤是也。”

    “竟然是本家,难怪名字如此熟悉,说来说去,咱俩竟还是亲戚。”

    “那九斤就叫您声赵叔,”

    “那赵某就叫你声贤侄儿,咱都不是外人,听说你来,早就该来看看。

    但赵某身在公门由不得自己,旦有所需尽管开口,赵某绝不推辞。”

    “赵叔造福乡邻禅精竭虑,为大明中兴鞠躬尽瘁,小侄儿怎忍心上门借粮万石,银钱三万?,说不出口啊,也张不开嘴,您说是不是?”

    ‘咳~,咳咳咳~。’

    “赵叔,喝茶,龙虎山冰镇凉茶消暑去燥。”

    “不了,贤侄,县城不大,原有八千户四万口子人,现仅有不到两千户七千五百口。

    有空闲时,来家里坐坐,赵叔在县里还有些薄面,其他三大家族都会对你礼敬有加,咱们细水长流,常来常往多好!”

    “赵叔既然掏心掏肺苦口婆心,小侄儿当然无有不可,一会儿我就下令,封闭进山通道,并在山门处准备滚木礌石,从此不再下山。”

    “刚说得好好的,这是为何?”

    “赵叔竟然不知?府谷王嘉胤称王啦,三万边卫军户和十万流民,分三路南下,连破四县,目前正围攻榆林府。

    届时十多万流民蜂拥而至,小侄儿只能封死山道,若赵叔想来,小侄儿先给您留出屋子,谁让咱是亲戚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