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张英在四川兴高采烈的时候,整个大明朝的士子们也都在兴高采烈。
大明朝的科举考试不再是三年一次,改成了每年一次,这是年初的时候神仙在大朝会上定下来的。消息传开,天下士子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纷纷称赞天子盛德。
按照神仙李浩的说法,大明的人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简直少的令人发指。就这还三年一次?浪费了多少人才?不但是考试时间变成了一年一次,考试内容和方法都变了。
以前的科举考试,主要是写文章,不管是乡试、会试还是殿试,都是考察文章。可文章并没有统一的答案,这就给了考官很大的自由度,考官认为写得好的就可以得中,更有甚者,如果考官的学生或者亲友参加考试,即便是糊名,考官也可以通过笔迹来辨认出那个是需要特别照顾的人,这样,即便文章写的不好,也可以高中。
而李浩设计的考试制度,完全照搬了后世的高考模式,统一的标准答案,而且实行百分制考试。每一道题目只有一个答案,这样就最大限度的减少考官的人为因素,不管是谁阅卷,都要参照标准答案,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好恶来判定。主考监考和阅卷的人,也不再是朝廷的官员,随便找一些识字的人,简单培训一下就可以,这用可以防止那些走后门的考生。因为根本不知道谁主考,谁监考,谁阅卷,你送礼都不知道送给谁。考试完成之后,标准答案公布,考生可以自行核对,看看自己能考多少分,如果考生感觉自己分数差距很大,可以申请查卷,如果阅卷考官判错,相应的考官要受到处罚。
这样的考试制度一公布,天下哗然,拍手称赞者有之,指天骂地者有之,基本上拍手称赞的占了绝大多数,而且没有门路的寒门士子们拥护的最为积极。而一些官宦人家的子弟,就不那么拥护了。这显然给他们设置了一个极大的障碍。
从年初定下科举改制之后,礼部已经准备了多半年,教材课本就印刷了数千套,模拟试卷也印了足足上万份。
考试的内容改动最大,以前都是拟几个题目,然后写文章答题,现在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占了试卷的大部分。这样考生答题就简单多了。不光是四书五经,这些李浩称之为国学。还增加了算学、天文和一些生活常识问题。
可学子们除了四书五经,大多数都不会别的啊,让他们算账?简单的行,太复杂了就不行了。怎么办?没关系,京城礼部有培训。士子们来了京城报到之后,就可以参加培训学习,都是免费的。愿意学多长时间就学多长时间,感觉自己学会了,还可以免费领一份模拟试卷亲自练习一番,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了。
考试的场所也跟以前完全不一样,再也不是以前那种漏风漏雨的号子房,而是宽敞明亮的楼房,跟后世的教学楼差不多,南北两侧都有玻璃窗,保证屋里光线充足。前后都有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考试的注意事项,很是明了。
还设立了上千个报刊亭,用来展示考生的试卷,以便考生核对,每一排的报刊亭都有军兵看守,考生只能看,不能触摸。因为有玻璃的阻挡,不惧风雨。展示三天之后,卷子统一收回存档。
这样的考试流程,最大限度的做到公开透明,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干扰。这样的考试程序,考生们拍手称快,因为考生们不必再提前去拜见主考官,也不用再走后门。这样考生们即便是进了朝廷当了官,都是天子门生,不是某个官员的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用不着一上来就站队,或者贴上了某人的标签,这样也可以减少党争。
一间教室三十张课桌,六十张凳子,可以坐六十个人,考试的时候间隔开,可以三十个人一同考试。一共五层的楼房,每层四间教室,每栋楼就可以容纳六百人一同考试,现在建好了十栋这用的楼房,也就是说是六千人可以一同考试。
从年初定下来,到九月开考,整整九个月的时间,总算是将一些制度和规则理顺。当然了,主考、监考和阅卷的人也在集中培训,而且已经连续培训了两个月,业务已经基本熟练。李浩压根儿就没有打算让朝廷的官员当来监考和阅卷。礼部尚书负责纵览全局,并不负责具体的事物。下面的主考、监考和阅卷人员都不是礼部的人,都是从锦衣卫和京营中抽调识字的军将来担任,并不需要多么高的学问,只需识字,能够核对考生信息就行。
就这个要求,那些被选来当监考的军将吓的差点没尿裤子,这可是朝廷的科举考试,来考试的都是什么人?那都是天上的文曲星,将来都是要做官的!让我们这些大头兵去监考?你拿朝廷的抡才大典当小孩子过家家吗??李浩不以为然,哈哈一笑:“对啊,就是要让大头兵去监考,那些个士子们不是都想着投贴拜见考官吗?现在你们去监考,打死那些士子也绝不会去拜你们,这样以后他们到了朝堂之上,他们不再是谁的门生,也就减少了参与党争的机会。认真做事,拒绝党争才是以后官员的准则。”
文书早已发送全国各地,可受限于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第一次考试能够到来的也只是比较近一些的士子,一些偏远地区如贵州、云南、四川等地的根本过不来,光路上就得耗费一年。没关系,今后每年都举行,明年再考就是。这样还有一个后发的优势,就是可以向前一次参加考试的人取取经。毕竟第一次考试的人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虽然可以参加不少的培训。
以前是二月春闱,现在开考时间也改了。九月初十,秋高气爽,天气不冷不热,大明版的高考正式开始,分三场考试,第一场就是国学,也就是四书五经的内容,都是选择填空题是,最后有一篇作文题,时间限定两个时辰,这比后世的高考可宽松多了。
第二场是算学,简单的加减乘除,还有一些日常用到的计算应用题。开考之前李浩就说了“以后你们是要当官的,当官不能当糊涂官,不能让那些账房先生给蒙了,所以今后大明朝的官儿,不会算学,不能当。”
第三场更简单了,就是一些基本常识,一年四季哪天最短?哪天最长?麦子什么时候播种,谷子什么时候成熟?旱田可不可以种稻谷?青蛙生活在什么环境?什么鸟儿冬天迁徙,什么动物会冬眠等等的,简单的令人发指。而且这些培训的时候都讲到过,只要注意听,这些都应该会。
考生的行头更简单了,什么都不准带,笔墨纸砚都是朝廷准备好,如果感觉不好用,你还可以申请更换。被褥行礼用不着,每场只有两个时辰,考完就可以出去了,空着手来考试,考试完空着手回。虽然这样为考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考生们还是感到极度的不适应,没办法,一千多年形成的惯例,早已经深入骨髓,想一朝改变,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再难也得改,虽然朝堂上和士子们反对声如潮水,最让他们难受的是让那些丘八来当考官,大明朝文贵武贱,这些大头兵什么时候爬到我们士人头上去了?不少人嚷嚷着要罢考、请愿。但是李浩不打算妥协,扯着太祖朱元璋这面大虎皮强硬的推行下去。
一天只考一场,三天考完,轻松的不像话。只是试题让人难以适应,不过还好,考试之前都做过几次模拟试卷,不至于束手无策。
又过了五天,开始放榜,每科的满分都是一百分,六十分及格,一共满分三百分。按照李浩的本意,这些人都要录取,大明朝识字的太少了,一百个人里面你都找不出一个,只要识字那就是宝贝疙瘩。可是为了让士子们形成竞争,有危机感,还是忍痛设置了一个录取比列,录取三成。三成的录取率,六千人考试有两千人要被录取,士子们知道消息后奔走相告,以前能录取个二三百人那就不少了,这一下就取两千人!苍天有眼,朝廷圣德啊!一个个感激涕零。
按照高低分排序,前两千人被录取,然后是殿试,不过这次的殿试也让李浩改了,不写文章,也不考试,在金殿之上,皇帝要与每一个人都握握手,然后然后说几句话激励一下。就这一下,这些取中的士子都感恩戴德,赌咒发誓要报效皇帝知遇之恩。皇帝都拉着自己的手说话,说出去也是极有面子,祖坟都冒青烟了!
然后就是每人发一张纸,填写志愿,写明你想当什么官儿,想去哪里当官?有没有家人随行等等问题,朝廷会尽量考虑你们的意愿。这些士子差点没吓傻,千里做官,为了吃穿,哪个当官不是为了捞银子?可在这敢说吗?谁敢写到纸上?再说了,朝廷委任官员啥时候要考虑当事人的意愿了?不过这倒是很暖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