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道仙缘 > 第五章 元劫会灾无妄论 洪天荒地大道真

第五章 元劫会灾无妄论 洪天荒地大道真

    这确实是在他心中盘桓了许久的一个疑问。虽说本元至今不过一半,他自己绝活不到元末大劫之时,但却不能接受一方世界每十三万年便要毁灭重塑这件事。在曾经的世界,十三万年对于星球乃至宇宙来说实在不过弹指一瞬,哪怕对于人类,十三万年也不足以完成从猿到人的进化,可对于这个世界,居然每十三万年就要重塑一回,三界亿万生灵,便自此荡然无存?

    “哦?呵呵,哈哈哈哈……”

    听得他这话,菩提祖师放声大笑,声震云霄,古树的枝叶也随之扑簌簌作响,似乎也在应和,过了半晌,菩提祖师才缓和下来,伸手一挥拂尘指了指古树,笑言道,“道友,你道这树,今寿几何?”

    道缘一怔,想了想,道:“那株葫芦藤乃是昆仑山之宝,女娲补天时方被老君所取,此树与它伴生,想来当是元初之物,寿数至今当有五六万载了吧?”

    “先生折煞老树了。”菩提祖师没说话,那朱果树上居然浮现出一张人脸,开口说话了,“老树并非元初之物,自昆仑山感天精地华,发芽初生至今,亦不过一万余载而已。”

    “一万年?”道缘怔了片刻,突然失声道:“一万年!难道女娲补天之事,只在不到一万年前?”

    他可记得,那株葫芦藤就是女娲补天时,太上老君在昆仑山下发现的。书中说女娲乃是太上道祖解化之身,他觉得此事未必可信,可曾听白衫客提起过,补天之事在这方世界确曾发生。女娲乃洪荒时的上古大神,可补天之事就发生在一万年前?这天庭建立至今难道也才不足万年?

    “也罢,也罢,”菩提祖师笑叹,“你那方世界那作书之人想来也是个近道的,居然能知晓这上古之事。但他终究肉体凡胎,颇多臆测,这计数之法,却不像他想的那样简单。”

    菩提祖师这才将始末缘由向道缘娓娓道来。

    原来此方天地,早已诞生何止亿万年,唯天地初生之时大道不稳,或有生灵也是旋生旋灭,不成气候,此后大道初定,世间渐有法度,清浊渐分,清者上升为“道”,浊者下沉为“灵”,道灵相交而生万物,生灵诞于星辰之上,但当时灵力磅礴而无序,灵胜于道,所生之物强者移山填海,弱者竟不能移一细草,大地亦不稳固,陨星地动、山喷海啸如寻常,这便是所谓洪荒之时,所生之物灵智稀薄,不过荒兽而已。

    自有洪荒又不知许多年岁,天地日渐稳固下来,亦有生灵感道而生,上古大神如伏羲、女娲,共工、祝融者,便是此时降世。盘古乃洪荒以来第一位大神,率领诸古神驱逐荒兽,鼎定山河,又将此身化道,灵归天地,身化山川,将天地间灵力梳理有序,弱小生灵至此时方有喘息余地,繁衍生息,但多是禽兽之类,不近大道,无有灵智。

    自盘古大神化道之后,又有许多大能降世,有一位太上道祖,据传乃天地之道所化,神通天生,接替盘古大神的事业,行于四大部洲,梳理天地,传授道法。待到天地稳妥,四洲四海之分乃成,道祖一气化三清,化作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道君三位大能。此时上古大神们活得厌倦,多已隐世不出,三清便行走世间,传授大道,为世间生灵肇起成道之基,世间方有正果得道,凡俗生灵有了长生之法。而这时距盘古大神降生,又是不知道亿万岁月了。

    “我便是自盘古大神化道之后所生,”菩提祖师道,“那时大道已稳,我便不似大神们一般有天生的神通,但好在略有悟性,终究得道。五庄观那镇元子也似我这般,不过他较我生的早些,得道也早,我是称他为兄的。”

    洪荒之时不辩岁月,大神们自是永生,凡俗之物朝生夕死,也无灵智,更无心记录时间变化,故而大神们只以“会”为记,每隔许久,大神们相聚集会,商讨大事。可随着天地渐定,大神们日感无聊,多有沉睡避世者,集会之期一推再推,最终定下每十二会为一“元”,元时方聚。后来道祖降生,为世间定下“年、月、日”之分,为贴合大道,古神们便将每“元”的日期确定为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自道祖身化三清之后,世间有灵智之生灵渐多,而每当大神们相聚之时,风起云涌,天地变色,伟力难以抗衡,那时的生灵们便将大神们相聚的那一年视作大灾之年,因着大神们相聚时间固定,这大灾也就被他们视作天地间固有的“劫”。虽然自此几百元后,大神们终于厌倦,彻底放弃了聚会,可元会纪年法却被一代代修士、生灵传扬下来,传承各自变化,又各有一番分说,但“元会大劫”的论调却一直存在着,未得道的修士中很有些人信服此论。

    “这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天地大秘,只是从洪荒活到现在、还肯抛头露面的老家伙不多,后来人便不知道这一段往事,妄加附会了。其实哪有那么多大劫难?自盘古大神、太上道祖以来,无数前辈呕心沥血巩固天地,为的就是这方天地不再有灾劫。最近的一次大劫,还算是一场人祸。”

    菩提祖师略有感慨地说。

    道缘略一思索,便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了。

    “祖师所说的,是共工触折不周山,致使天地倾倒,女娲大神补天一事?”

    “道友所见的乃是凡人记载,”菩提祖师说,“天地如何那么容易倾倒?只是当年,盘古大神身躯化为山川河流,镇压梳理世间杂乱灵力,不周山便是其中关键的一部分。共工与祝融战而败,怒触不周山,不周山一倒,灵力失控混乱,当即便有天灾出现,地动山摇,天地几回于洪荒。”

    “我等仙神虽尽力补救,但奈何盘古大神伟力磅礴,吸纳梳理的灵力远非我等可及,便是三清合力也有所不逮。当是时,女娲大神出世,以大法力补足了缺漏,收拢了逸散的灵力,免去了天地间一场大祸。”

    “只是女娲大神的神通终不及盘古大神,虽然勉强填补了缺漏,却须得时刻坚守不周山遗址,以身作山,防止灵力逸散出去,算来至今已有万年,大神已是万年未曾闭目了。”

    听到这里,道缘震撼莫名,不由得追问道:“那之后呢?此事和天庭的建立有何关联?”

    “补天之后,诸多古神难得的再次集会,共判那引起灾劫的共工、祝融两人远奔东西海,镇守海眼,直至女娲大神离山之时。因着这一番动荡,三清深感天地间虽有大道,却无秩序,于是联合诸位大神,以大法力开辟了一处小世界,联通人间,那位鬼王也效法道祖,身化十殿,将天、人、鬼三界打通,自此轮回之事不再无序,生灵善者往生投胎,恶者阴间受苦,修行有成便去天界为仙,上下皆有分晓,秩序乃成,至此已有一万余年了。”

    “原来如此……”道缘长叹一声,对此方世界的历史终于有了明确的了解。

    此前看西游记时,常因为书中一些前后不搭的文字而疑惑,即便入了此方世界,很多东西和他在书中看的也并不相合。此时看来,吴老先生想是以凡人之身梦游此界,又天赋异禀,贴合大道,方能写出此书,甚至能预言到此后数百年的许多故事。但终究凡人之身,难以记忆完全,又有文人的笔墨润色,所写的文字与事实便有了些差别。但即便如此,此书一成,便成了影响前世数百年的名著,吴先生的名字也足以流传万古,永不磨灭了。

    求教机会难得,道缘身心合一,既已想到,自然不会扭捏,又出声问道:“这般说来,天庭其实建立时间并不长久,西方灵山佛界更在其后。那人族的历史,想来也不算很长了?却为何无论祖师您、镇元大仙,天上诸多神官,乃至于天下无数妖魔精怪,都竟试图修成一副人身呢?”

    “你这问题,却与天上的玉帝有关。”

    “嗯?”道缘一愣。

    “人言玉帝曾以凡人之身历经一千七百五十劫,未曾经历洪荒世者多半不信,只道是玉帝修炼有成,所以活得长久,其实不然。”

    “盘古大神化道后,世间多了许多生灵,大多无智,可总有异类。当时凡俗生灵中,有一个开了神智,知晓求生,可偏偏天赋普通,又无有长生之法,便只能在大荒之中钻研。他以凡俗之躯,跋山涉水,九死一生,踏遍天下,寻求同道。也是天道酬勤,他身边竟聚起了数百开智生灵,各族各类,他终能一视同仁,带他们围猎捕食,采草做药,在大荒之上生存下来。”

    “他无有神通法力,虽生在大荒,可寿数亦不过数十,终有死去之日。可未曾想,在他将死之时,天地间却因他出了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