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光微亮。
今日腊月十五,恰逢是大周的大朝会。
大周朝的朝廷基本上承原时空的明制,除了地方上多了常设总督之位,基本上和明制大体相通。
大周的总督无权干涉地方政务,只是统率地方军政或者几个行省的军权。
总督每五年轮换到第十年后,看个人能力升迁至五军都督府。余者或老死任上又或者在其位至仕归乡。除了个别特殊的地方,总督才会军地政务一齐抓。
如大周的藩属之国,或者极其遥远的属地。
得益于太祖朝时便举国养马,大周的骑军和机动性能极其高速。所以鲜少有发生总督叛逆一事。
除了大周的骑军盛行,机动性高,叛乱随手便灭之。
还有大周一个宗室武王手握三十万边军在西北之地。这也是一些谋逆者心存顾忌的目的。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得益于大周朝出了个徐人屠。因徐克屠城无数,至今还让一些藩属地闻之色变。
许多藩属国在徐人屠的阴影和大周骑军的笼罩之下,倒是乖顺得像一只小猫。
此时从宫城门至含元殿广场的路上,络绎不绝的各色官服人员,三五成***头接耳,齐齐徒步缓慢地朝含元殿广场而行。
因今日是大朝会,也是景顺五年最后的一次朝会,故而官员都是头戴梁冠。身穿公服,手持象牙笏。
各部司三五相熟同僚小声地讨论着朝政之事往含元殿广场而去。
大周朝会典:冠上以加竖梁区别官员品级。亲王,郡王八梁。二者区别在于服饰上,亲王蟒服是四爪坐蟒,而郡王侧是行蟒。
公候伯冠七梁,子男爵六梁。都加笼巾貂蝉。公候服为飞鱼,伯侧为斗牛,子男为麒麟服。如果是极受天恩的赐封。候以上的赐封,天子也会根据他的喜好,赏赐行蟒或者飞鱼服。视功劳和恩宠为之。
文武官员冠梁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以此累推,到最低的七品冠一梁。八九品无梁。
大周会典:文武官服,一至三品服紫色,四至六品服绯色,七至九品服青绿二色。补子图案文官绣禽,武官绣兽。以示文武分之。
只有内阁大学士或者是极为重要的文臣,皇帝才会赐服。这也是出于对文官的一种殊荣。
此时含元殿广场的玉阶上面,侍立数个着持长鞭的内侍和纠仪御史。眼晴不停地扫视着广场上站立中的文武官员。
大周会典:大朝会日期,在神京城的不论地方或者京官,五品以上皆需要参加。常朝侧是三品以上。朔、望二朝称为大朝,也就是每月的初一、十五举行。
当然,六科的给事中和都察院不在此例,皆是是七品以上不论大小朝会都要上朝。
大周朝会最隆盛的当属:正旦、冬至和万寿圣节三日举行的大朝最重,祭告祖庙,皆大会朝班,百官四夷上表称贺。
现在离朝会时间尚早,广场上面站立着的多数是六科的七品给事中,御史或者一些五品官员。青绯二色官服混杂其间。
他们的右边却是一些五品以上的武官,零星站着几位候伯,较远处则站着十数位超品公候伯的五军都督府。而他们的前面,则是军机处的数位大员。
武官这一班较文官相比却是鸦雀无声,诸位超品公候伯头悬貂蝉冠,手持象牙笏,闭目养着神静等朝会的到来。
这时,含元殿广场队尾处传来一众叫礼声。
未几,十数位衣着紫袍的大员在多位绯色官袍的簇拥下。缓步来到广场官队前。数位绯色官员朝紫袍大员作了一下揖。各自朝自己的排位插了进去。
那十数位紫袍官员按照品级排位各自站好没多久,队尾再次传来一众唱礼声。
又是一众绯色官员簇拥着另一批紫袍大员的到来。
两批前后脚的紫袍大员却也不相互见礼。各自站定在自己的位置上,此时还在讨论的一众大小官员却立马安静了下来。广场上一时鸦雀无声。
这时,两位头悬八梁冠,衣着明黄色坐蟒的年轻人独自来到汉白玉阶下。
在一众的请礼声响后,却是景顺帝的两位皇子,皇长子和皇三子到了。
直到二位皇子的到来,安静站立一边的武官之班才打眼往这边瞧来。皆是遥遥抱拳一礼。待二位皇子回了礼后,才继续闭目养神。
其中一位面相俊朗,嘴唇边上挂着淡淡的笑意,与一众请礼官员客气地一一回礼。另一位虽说年龄尚在二十左右,却故意板起一张脸。严谨地与众位请礼的官员回礼
两位皇子先是迈步来到武勋这一班,停下脚步后,双双和数位军机大臣一一见礼。
武班最前面肃立着五位身量硬朗的老人,五人皆是冠七梁一身行蟒赐服。
他们分别是军机处和五军都督府,军机处的三位大员:信国公汤恩、英国公朱华、成国公宋进。
以及五军都督府其中的两位许国公吴寿昌、庆国公王世维。
这几位大员是执掌大周朝举国兵马的五人,也是五军都督府的五位都督。
其中三位国公又是军机处要员。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太祖和高祖二位帝皇的高见。
自太祖朝设立五军都督府起,以五军都督府掌管全国军马。便于集中权力。
五军都督府分管着整个大周的兵备武事,起草文书推荐与将官升迁调任,以及军纪屯田。
后至高祖朝,高祖再将五军都督府分离出一个军机处。军机处设三位要员,其实军机处大多是协助高祖处理日常的军务和参赞军机。这相当于后世的总参。
五军都督府则着重于举国兵马的武备训练,兵员募招,巡查军纪,以及和兵部一并核检审批晋升。
五位国公皆是谈谈地与二位皇子先行见礼。坐到他们这一位置,统统是一些老狐狸,当今陛下春秋正盛,虽说眼前两位皇子极大可能,将是未来的皇储人选,但现下皇储毕竟还是没有明旨下发。
他们权力过重,稍有一点头脑或者政治嗅觉的人,自是不便与二位皇子过于密谈。
二位皇子自是想得明白,只是稍微见完礼之后,二人随即退回左班文官队列。
他们二人虽说是皇子,但因为目前是在观政其间,两人分别退回户部和工部的侍朗前,也就是尚书之后。
大皇子与他的皇弟一同站好,闭目假寐等待朝会的到来。
“大哥,我听下边的人说。今天的朝会似有好戏看?听说有人要弹劾金陵那边的官场?”
二人站位相近,面上挂着笑意的三皇子张祤俯近身子,压低声音对他的大哥张祯说道。
大皇子张祯闻言,紧闭的双目一睁,瞥了一眼他的弟弟后,却也不搭话,继续闭起双眼安静地待着。
三皇子张祤瞧了也不恼,乐呵呵地一笑后。也学着他的大哥闭起眼睛假寐。
两位皇子虽各自在户部和工部观政,但景顺帝却令他们在每月的十五大朝会期间,需和文武官员一同上朝。其余时间倒是让他们在各自的部堂学习。
由此可见,景顺帝对这两位皇子的栽培之心,可见一斑。未来可以预见,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变故,大周皇储当是从这两位皇子当中产生。这也是朝中大部分官员私底下的认知。
直到又一众衣着紫袍,头悬七梁冠的数位大员缓步来到汉白玉阶下。安静的广场再次响起叫礼声:
“下官见过诸位大学士。”
“臣等见过二位殿下。”
却是大周朝的内阁大学士到了,这一批一品大员一共六个人。
六人虽是一齐到来,却明显分成两波站位。三对三。
二位皇子不敢托大,在听见动响后纷纷睁眼,两位殿下急忙规规矩矩地向六位大学士见礼,待六位大学士与他们回礼后,他们方才摆好身量站好。
未来的十年中,这里面的六位至少有一多半还是内阁的执宰者。
虽说他们贵为皇子,却也不会在内阁大学士面前托大,二人在面对这六位大周权利中枢的执掌者,丝毫摆不起他们皇子的架子。
毕竟未来的夺嫡中,身为皇子的他们做得再多再好,却也不及他们这几人口中的一句话。
两位皇子分别对着一位才刚刚晋升东阁大学士的末辅。
正统十八年的状元,翰林学士兼詹事府詹事章文锦热情地行着礼。
“章大学士。”
两位皇子异口同声地朝走在最尾的章文锦着重打了声招呼。
章文章闻言,停下脚步,微笑着回礼道:“臣见过二位殿下。”
章文锦此人今年方才四十五岁,虽是以詹事府詹事兼翰林学士的身份入阁。
却是大周历朝以来独一份,在可预见的未来,如果他自身不出任何的问题,那么大周未来的内阁首辅必然归他。
章文锦虽是翰林学士出身,为人却并不迂腐。
其他五位大学士只是淡淡地对二位皇子打着招呼,他却是驻下脚步,脸带笑意地与二位皇子笑谈一翻,神情不亲近也不疏离,但不至于和其他五位大学士那样淡然。
正当章文锦与两位殿下叙说着闲话之时,一边的纠仪御史却是很自觉地把头转往他处,明显是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不过当下还是在广场下面,御史这样做也无可厚非。毕竟现在也还没有到上朝的时辰,不过其他的官员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你的上官何人,没人教你上朝礼仪吗?给我禁声!下朝后到都察院一趟。”
倏而,远处队尾响起一声沉喝声。
恰在此时,一片悠扬的朝钟响起。
随后,在内侍的长鞭挥动之下,御史开始纠仪整队,朝会的时间到了。
数百位大周官员,分列文武两班。在纠仪御史的目视下缓缓整队。
而后在内阁大学士,军机处并五军都督府的带领下,神情肃穆,手持象牙笏踏上汉白玉阶。诸位朝臣迈步朝含元殿缓缓行去,开始朝见大周天子景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