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红楼欢歌 > 第二十三章 刘常威的请托

第二十三章 刘常威的请托

    当下贾敬想到,如今自己的境遇,心情有些复杂,满眼里都是慈爱,似又是不舍地,又是无奈地看了看,依然若无其事在倾听刘常威言语的贾珍和贾珙。

    见到大儿子、二儿子如此这般模样,顿时心下觉得他俩,没有一个是让自己能省心的!

    知今是而昨非,往事不可追,贾敬连忙收回目光,重拾好心情,面露微笑,好一副儒家,谦谦君子模样,只见他,温和地开口,言道:

    “刘将军,你我两家,如此般,关系紧密,你又有何顾虑?!”

    “但有什么难处,尽管道来就是!”

    “只要是老夫,能办到的,绝不推辞!”

    听了,贾敬愿意帮忙的话,刘常威顿时面露喜色,思虑再三,当下还是有些顾虑,于是开口客气,言道:

    “卑职,哪里敢劳动贾大人,只是为了犬子,将来有个好去处,只得照实说了!”

    “只是劳烦贾大人受累了,反倒是在下的不是了!”

    刘常威看了眼,依然耐心倾听的贾敬,当下不再犹豫,接着缓缓叙说,道:

    “一十五日前,也就是大汉太康三十年七月18日,卑职按照历年的惯例,带领一百三十八人的护卫亲兵,从辽东都指挥使司驻地,辽阳城出发,前来京师兵部述职。”

    “在下的二儿子刘承宇,久仰京师帝都,人烟鼎盛、繁华异常、物华天宝,文人荟萃、仕子聚集,天下书院群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卑职收不了他的一再纠缠,于是就带着他一道,前来京城,好让他也见见世面,收收玩闹的小孩心思。”

    “卑职这次子,平时虽也不甚读书,但他母亲本是,江南仕宦,大家闺秀出身,颇通诗书。”

    “于是央了他外祖父,介绍了些夫子,在家里教授他些,仕途经济学问。

    “这七八年下来,也是读了些经史子集、历代文豪大作,也算是粗通文墨罢了。”

    “这战场上,毕竟刀枪无眼,不知道什么时候,某就马革裹尸了。”

    “卑职有意,让他科举入仕!”

    “将来某和长子刘承浩,他日若是在战场上,有个什么意外,想他也能在,京师这首善之地安家,繁衍子嗣,传宗接代,不使我刘家,断了香火!”

    “可是,卑职长期在,辽东那等蛮荒之地任职,久不在京师,对京师之地,那等人文方物,那是一无所知!”

    “又无门路,更怕被那些子,无耻败类、政治掮客所欺骗,人财两空,至今也没成功,把我儿刘承宇,送进国子监读书!”

    “不知,贾大人可有什么法子,帮帮某这可怜的孩儿?”

    刘常威大话连篇的说着事由,最后堪堪才细微地说完自己的请求后,这平日,杀伐果断、铁骨铮铮的硬汉,也是一下子,柔软了下来,双眼湿润,眼神里充满希冀地,看着面色沉静的贾敬。

    贾珙看了刚才刘常威的这副表情,心里默然,让人看了,实在不忍心拒绝。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真是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只有不孝的儿女。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贾敬听了刘常威,罗里吧嗦的一大堆废话,最后终于才说到了,他的诉求!心里本有些不喜,他这番言语做派,想到他一赳赳武夫,驰骋疆场、杀敌饮血的,想是没读过什么书,就在计较他的不知轻重的文字功底。

    最后贾敬听了刘常威的请求,心下也不觉得,这是什么难事。至少对贾敬来说,他觉得这是小事一桩。

    虽说是小事,但贾敬也不会如此轻易的,随口答应了事。

    毕竟斗米恩、升米仇,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人都反而会不太珍惜,让人感恩,就必须得吊着他。这些做人处事的道理,已经在官场,文官堆里,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贾敬,那是早就了然于胸的。

    当下,只见贾敬,左手轻捋胡须,低头缓缓地,在大堂里踱着步子,一时点头,一时又摇头,略微沉吟一段时间,感觉时间差不多了,抬头看了眼,满眼希冀看着,自己的刘常威,心里了然:

    “不让你觉得难办,你有如何会感恩,我宁国公府!”

    “不怕你求我办事,就怕你无所求!”

    “这样恩赏有度,不拍你不臣服!”

    “如此,珙儿他日在辽东,于你共事,老夫就算是去玄真观修道,也可放心了!”

    刘常威看着贾敬一时点头,一时摇头的样子,这颗焦躁不安的心,早就提到嗓子眼了!

    当下,贾敬见时机差不多了,抬头、捻须、哈哈一笑,于是就开口,言道:

    “哈哈·····老夫当是什么大事呢?看把你为难的!”

    “西府里荣国公的次子,贾政和京都国子监祭酒李守中是亲家,待会儿,老夫亲自去西府,请了他去那李守忠府上一说,准成!”

    听了贾敬刚才的话,刘常威不觉心头一喜,当下觉得,这事没跑了。于是喜上眉梢,向贾敬道谢道:

    “卑职,在这里代犬子,先行谢过贾大人了,某他日必定让,犬子亲自来贵府上,道谢!”

    “贾大人,您以后但有什么吩咐,卑职绝不推辞,上刀山、下油锅,卑职也绝对,不皱一下眉头!”

    贾敬很是不明白,刘常威这等,天天在刀口上,舔血过日子的武官的甘来辛苦,更是不了解,战场上的残酷。

    贾敬生来,就在温柔乡、富贵里,虽他亲大哥的儿子贾璟,也是早年,抵抗鞑靼人南下辽东,打草谷的战事中,战死在了辽东,也没觉得武夫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一好勇斗狠的匹夫罢了!

    贾璟要不是他的亲侄子,估计他都不会,留下一滴眼泪!

    毕竟他是走科举,靠进士出身,在这大汉朝,一百余年的统治下,皇帝以文御武的国策,深入人心,特别是文官集团的人心,因为他们天然歧视武官!贾敬虽是祖上,也是开国勋贵,但他和士大夫待久了,也沾染了他们文人士大夫身上的,一些坏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