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从宗室子弟开始的大唐生活 > 第三十一章 面圣

第三十一章 面圣

    大唐龙朔二载,三月十二,洛阳南市坊门,贴了几张诗:

    《辽东词》

    青石关里水东流,

    胡占汉地八百秋。

    万里山河谁可复,

    当属人间第一流。

    《报国》

    汉家旗帜满阴山,

    不遗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一群人正聚在一起,指着坊门上贴着的诗句,议论纷纷。

    “作此诗者,何出身?某为何没有听过!”

    “这你都不知,作此诗者,乃襄邑郡王之后,陛下堂侄也!”

    “哎呀,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快说,我请你去吃顿席面就是!”

    “哈哈哈,他便是做农具的李璋啊!”

    “什么,此人便是李璋?”

    “然也,此人不光造农具,造福大唐百姓,如今看来更兼文诗之才啊!”.......

    经过数日的发酵,三月十五,宫里终于出来人了,召李璋进宫面圣!

    在内官的引领安排下,进了皇宫,来到一处花园。

    只见四周皆是身穿绯红朝服的官员,一个个闭口不发,又走了几步,看到一名身穿黄色服饰,有些胖的男子端坐在主座上。

    之前朝会封爵赏赐时曾远远的见过,这应该便是高宗李治了!

    内官示意他行礼,李璋连忙拱手弯腰行礼:“臣,朐县男,宣德郎,李璋见过陛下,陛下鸿福安康!”

    皇帝站起身,慢步的走下台阶,扶起弯腰的李璋:“今日只是叔侄见面,无需多礼,快快平身吧!”

    李璋:“谢陛下!”

    李治抚了抚胡须:“自贤侄入东都以来,还是第一次接见你吧!”

    李璋:“是,之前曾在朝会上见过圣人,但远远的望着见不清相貌,今日进了才看得清!”

    李治开着玩笑说道:“哈哈,那朕长得如何?”

    李璋:“陛下乃万民之主,又是先皇嫡子,自然威武不凡!”

    “听闻你曾说一些边疆见解,又做好诗几首?”

    李璋:“是也,臣极为敬佩那些为国争战的士卒们,为了收复汉家河山,抛头颅洒热血,不顾性命的上阵杀敌,他们才是国之英雄,大国支柱!”

    “璋也想如此,便作诗几首,聊表之意!”

    李治点了点头,欣慰的说道:“你出身于我大唐宗室,又因造农器,封爵,有锦绣前程,却有着赤子之心,难得!难得!”

    “比那些郡王子弟不知强上多少!”

    “朕且问你志向如何?”

    李璋:“唯有新作一诗可解!”

    李治闻言感了兴趣:“哦?侄儿又有新作?快快写来!”

    又让太监拿来笔墨纸砚,在一旁。

    李璋只拿了纸张,从侧摆裤兜,拿出随身携带的碳笔,写了起来。

    《再上凌烟阁》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复辽东三百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怯夫万户侯?

    李治上前拿起那幅字仔细观看起来,虽字丑了一些,但诗很有豪气,又将此诗传于辽东军中,定能提振士气!

    李治高兴的说:“侄儿大才,诗文做得极好,不知军政之才如何?”

    李璋:“请陛下考问!”

    李治,嗯,朕且考你:“百济现在的局势因何而成?”

    李璋想了片刻说道:“百济现在的局面,很大原因是因为国内有了新的国君,再加上地方士绅的支持,与扶桑军队物资的资源。”

    “我大唐在当地没有后勤保障,只能依靠渡海运送物资。”

    “可海运艰难,又无援军,东西又有高句丽,扶桑牵扯战局,当地我大唐军士极少,发动不了太大的攻势。”

    “只能一步一步的蚕食对方的领土!”

    李治点了点头又问到:“你对高句丽的战局如何看?”

    李璋先前早已打好了腹稿立马说道:“臣,以为,高句丽的战场,短时间内是无法结束的,只能步步为进,稳妥而来!”

    “但如果想拿下高句丽,应当重点防范东北的百济,扶桑!”

    “百济地盘虽小,但人口繁多,地势又对辽东的战局影响很大,若稳住百济,可以从陆地上海面,三方夹击高句丽,倘若百济混乱不断,只会一步一步消耗大唐东北的势力!”

    “虽说我大唐军事天下无双,军力繁盛,但有着另外两国的牵扯,拿下高句丽,定然困难重重!”

    李治抚了抚胡须又问到:“那你认为当今战局应如何进行?”

    李璋:“小子尚未加冠,这些应是朝中大臣应对的!”

    李治摆了摆手说到:“不妨事,不妨事,朕与侄儿关起门来,议论国事,有何不可?你写放心,说便是”!

    李璋:“那臣就说了!”

    “现在的局面应当对百济驻军增援,驰援物资军力!”

    “其一,倭国曾多次援助百济,又放回作为人质的王子,造成百济局势动荡,可见司马昭之心,应多加防范!”

    “其二,臣自受伤返乡的府兵听说,倭国,高句丽,不断支援着百济,我军中物资甚为匮乏,应派援军鼓舞士气!”

    “其三,也是臣以为比较重要的一点,应对新罗展开防范,派遣驻军,营造防范新罗国的城墙,沟槽!”

    李治:“为何?”

    李璋:“陛下对新罗是如何看待的?”

    李治:“新罗小国,平日里最是恭顺,时常进贡!”

    李璋:“璋,不以为,新罗看似服服帖帖,时常朝贡,但只要我大唐势弱,他必当是第一个反叛!”

    “曾经东汉的高句丽就是如此建国的,还有五胡乱华的前车之鉴!”

    “若日后攻下高句丽,百济自然要撤军,到那时大唐将士拼命打下的领土,却被新罗一步一步的蚕食,难道陛下还会对小国宣战吗?”

    “岂不是损我大唐的威望!”

    “因此,应该趁着现在战乱,修造防御城墙行沟,这样既能,抵御百济国内的动荡也能在后面防范新罗的不轨之心!”

    “小子无礼大放小儿之言,望陛下海涵!”

    李治内心想到:“嗯,虽然与朝中大臣政见不同,但还是有些见解,当得一用,应当好好培养!”

    李治:“好,贤侄果然才华横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