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超自然事件调查笔记 > 第十四章 水桶型人才

第十四章 水桶型人才

    截止到目前为止,己方都仍旧不知道那个隐秘组织是如何做到“预知”未来的。

    但这并不重要。当前阶段,可以暂且不去理会这个事情,暂且默认这件事情,然后在这件事情的基础之上,展开进一步的推测。

    那么,等下一个符合要求的热点事件发生——此刻它还并未发生,但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一定会发生。因为热点事件始终是层出不穷的,等它真的发生的时候,那个隐秘组织,极有可能将其也当做一次预言,来证明己方的能力。

    不,严格来说,那个隐秘组织极有可能现在就已经完成了这次预言,已经提前知晓了将要发生的下一次热点事件究竟是什么,会在哪个时间段发生。且,极有可能已经完成了与目标人物的接触,将这个预言传达给了目标人物。

    张定山沉声将自己的猜测讲述了出来。何薇则勐然拍了一下桌子:“一定是在这样!”

    她感觉到了一丝振奋。

    这件桉子开始这么长时间,己方在云山雾罩之中摸索了这么长时间,总算第一次看到了破解谜团的曙光。

    只要己方能抢占一些先机,提前做出布置与安排,并不是没有希望在目标人物假死成功之前,将其截获。如此,己方便有希望知晓他们与那个隐秘组织的接触细节,知晓究竟是什么样的好处,让他们宁愿放弃在人类世界之中的一切,也要以假死的方式脱离。

    甚至运气好,直接抓获那个隐秘组织的成员都不是没有可能!到那个时候,己方所能获取到的情报就更多了!

    她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极好机会。己方必须要把握住。

    一旦把握不住,打草惊蛇,下一次,想要再来,恐怕就不容易了。

    敌人不太可能在同一个坑里摔倒两次。

    那么……如何安排?

    她急速思考了起来。

    吕卿良道:“首先,严密监控各大热门论坛与社交软件,监控每一个热点事件,争取在事件早期,便将其筛选出来,然后尽快入手!”

    一件事情,能否成为热点,成为人尽皆知的重大事件,其实是有脉络可循的。信息传播学专家们,在一件事情尚未引起舆论关注之时,通过一些模型分析,便大概可以推测出其究竟是否能引爆舆论。

    这是应有之义。吕卿良的话语,迅速获得了几人一致认同。

    但这样做,还远远不够。

    尽早截获符合条件的热点事件,只能做到对于某一个“领域”的定位。譬如之前的几次事件,eu7655航班坠毁,可以定位到航空领域。大豆变异枯萎病,可以定位到农学领域,诸如此类。

    而,每一个科学领域,其中所包含的各类型科学工作者,数量至少也有十万以上。多的,上千万都有可能,譬如计算机领域。

    想要同时监控这么多人,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要缩小人数。那么,在这么多人之中,如何将那个隐秘组织挑选的目标人物筛选出来,然后提前截获?

    何薇慢慢道:“这涉及到那个隐秘组织的选人标准。”

    也即,什么样的人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挑选目标的标准是什么?

    “首先,必须是高级知识分子。也即,学历在重点大学本科或以上,非重点大学研究生学历或以上,或者取得了相关高级职业证书,得到了某些高级认证的人。”

    吕卿良首先发表了意见。

    这一条没什么可说的,几人俱都同意。

    这一条,便将占据某一个领域内绝大多数的普通知识分子排除在外。粗粗估计,至少筛选掉了八成。

    陆铭一边思考,一边慢慢道:“从目前已经大概率确定了的一些人来看,比如孙力德,比如章羽,比如谷大川等人,目前可以总结出的,那个隐秘组织挑选目标的标准是,第二,必须是应用方面的人才。”

    科学界可以粗略划分为理论方面与应用方面。

    顾名思义,理论方面,既是进行理论研究,而不涉及实际应用的人。譬如计算机领域,理论方面的人所研究的是数学,是材料学,是量子力学,他们研究的,是可以为一整个领域指明前进方向的东西。

    应用方面的人所研究的,则是东西的具体制造,研究东西的制造工艺,如何大规模应用之类。

    理论研究距离现实生活较远,应用研究则与现实生活接近。

    目前已基本上确认的这些人,全都是应用层面的人才。

    那么,极有可能,那个隐秘组织下一次出手的目标人物,同样会是应用层面,而不是理论层面。

    这也是当初陆铭推测认为,那个隐秘组织吸纳这些人才,其目的有可能是开拓一个全新的环境之类。

    毕竟,应用人才可以做到即插即用,一吸纳进来就可以直接放到岗位上面去发挥实际作用。而理论人才,就算有再多成果,距离现实落地也有很远距离。

    确认了应用层这一标准,那么,对于某一个科学领域来说,便足以筛选掉至少三成人选。

    【讲真,最近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安卓苹果均可。】

    张定山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沉吟道:“第三个标准,我认为,应当是全面。”

    陆铭思考了一下,缓缓点了点头。

    他认同这个推测。

    从已有人员来看,他们在自己的较为粗略的科学领域划分之内,都不是专精一项的专门人才。

    譬如坠机事件之中的孙力德。他是飞机制造工程师,他的职责定位,是抓总,而不是诸如设计、发动机、油路、电控、程控等众多分项的其中之一。

    当然,在这其中,他也有较为擅长的地方。在担任现有职位之前,他一直是发动机方面的负责人。但是,对于一架飞机的其余方面来说,他的能力,虽然比不上专精一项的专门人才,但至少也能算得上是中等。

    将他放到其余的分项上去工作,不说能干的多么出彩,至少不会出错。

    又比如化工专家章羽。他所就职的化工厂,主要是生产聚氯乙烯的。但在化工领域之中,他的能力同样全面。他不仅对于基础的三酸两碱的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有较深了解,对于石油化工也有不俗的知识储备。

    可以说,在某些极端条件下,他甚至可以独自一人设计出一套化工产品生产线出来——不说性能多么优异,节能减排、环保方面多么杰出,至少,绝对能用。

    其余的一些专家同样如此。

    这种人,大概可以称之为“水桶型人才”。也即,能力比较全面,没有什么短板。

    “全面型人才,性价比才高。吸纳一个,就等于吸纳了好几个。如此看来,那个隐秘组织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搭建起科学类别的框架,只要广度,对于深度暂时没有太多要求。”

    “我同意这个划分标准。”

    这个标准,也得到了几人的认可。

    高级知识分子这一条标准,可以将占据总人数大约八成的普通知识分子筛选出去。之前的应用层与理论层之间的划分,则筛选出去了大约三成的备选。

    全面型人才与专精型人才之间的划分,则可以在剩下的七成备选之中,再筛选出去至少99%。

    毕竟,全面型人才的数量可是相当稀少的。

    如此,需要行动二队几人重点关注的,便只剩下了总人数的大约万分之十四。

    也即,每一万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人之中,仅有十四人符合这一筛选标准。

    “还是太多了。”

    张定山摇头。

    对于一个从业者人数动辄数百万数千万的领域来说,哪怕仅仅万分之十四的人,也高达一千到一万人左右。

    要严密监控如此众多的备选,很显然是不现实的。

    必须要再一次提高筛选标准。

    何薇沉吟道:“纵观已基本确定的这些目标,他们基本都具备一定的级别,算是身处高位……算了,这不成立。”

    “身处高位”这一点,不能用来做筛选标准。原因很简单,之前的几次筛选,基本上已经将普通人全都排除在外。能通过筛选的,能力如此优秀突出,极大可能本来就身处高位。

    陆铭沉吟道:“我想,我们应当可以从其余方面再想一想。比如,个人性格。

    能在如此颠覆性的事件面前,依旧能保持冷静,保持保密,并作出理智判断,以极大的决断作出脱离人类社会,解除一切社会关系,与过去完全切割的人,必定是一个坚毅果决,极有决断力的人。”

    吕卿良回想片刻,想了想目前基本上已确定了的这些人,虽然此刻还并未对他们每一个人都做性格画像,但,依据目前的了解,用坚毅果决,极有决断力来形容他们,并不过分。

    “我赞同。”

    他立刻做出了表态。

    张定山也点了点头:“我同意。”

    何薇道:“我想,这极大可能也是那个隐秘组织挑选目标的重要原则之一。”

    原因很简单。如果一个人心理脆弱,一遇到点事情就崩溃,就六神无主,那么,不要说指望他们能下定决心与人类社会脱离,单单预言竟然成真这件事情,他们就几乎不可能保密,早就上报有关部门了。

    就算这些人之中,心理较为脆弱的孙力德,在承受着极大压力,心神不宁的情况下,也不过只写了一张纸条而已。

    如果不是巧合之下,那纸条掉到了桌子下面被他忽略,恐怕那张纸条的命运也只有被他彻底销毁一途。至于向上级报告,那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后来,更是沉着冷静的配合那个隐秘组织,策划了假死事件。如果不是那张纸条巧合之下重见天日,他就已经成功了。

    可见,心理素质,也必定是那个隐秘组织挑选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无论什么时候,坚毅果决,当断则断,具备极高决断力的人,都是人群之中的少数。这样的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其成就都不会低。

    这一条标准,可以再度将差不多九成以上的人筛选出去。

    那么,一个行业领域,可以作为那个隐秘组织目标的,粗略算下来,便只剩下了少则十几人,多则几百人的样子。

    “这样看来,那个隐秘组织的可选余地也不多嘛。”

    何薇轻轻松了口气。

    十几人到几百人,这个数量,严密监控便有了可行性。

    “卿良,接下来你要累一点了。”

    吕卿良神色一肃:“我明白。我现在就去做。”

    陆铭知道,接下来,吕卿良需要将人类社会之中所有行业领域,所有科学类别里,符合这些标准的人全都筛选出来。

    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都需要做。

    无论它是化工还是电子,是手机还是汽车,是种子还是农药,是金融还是服装。

    唯有如此,在符合条件的热点事件被筛选出来之后,己方才能在第一时间投入力量,第一时间对该行业或者领域的所有备选者展开监视。

    己方正在和那个隐秘组织抢时间。那个隐秘组织有“预知未来”之利,己方却只能通过尽可能地提前安排,来追赶上他们的脚步。

    安排完了吕卿良,张定山看向了陆铭:“陆铭,你去监视舆情热点,判断是否有符合标准的舆情出现。”

    陆铭神色严肃:“是。”

    之后,张定山又看向了何薇:“你去挑选执行监视的相关人员,制定监视计划,做出各种情况的行动预桉。一旦陆铭那里有了消息,你就立刻依照卿良提供的名单,立刻开始监视。”

    “没问题,交给我。”

    对于这种行动,何薇信心满满。

    “好,立刻行动!”

    这一次会议,几人商讨出了许多结论,也确定了许多策略。那么现在,便真正进入到了执行阶段。

    不顾此刻已经深夜,几人立刻各自分开,投入到了工作状态之中。

    离开飞机总装厂,陆铭乘车直接赶赴机场。仅仅几个小时之后,天刚蒙蒙亮,陆铭就已经来到了一处高有上百层的巨大建筑之前。

    那上面,“全球互联网信息监控中心”十一个大字,在朝阳映照之下散发着耀眼的金属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