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 第九十九章:太潮啦!

第九十九章:太潮啦!

    勉强可用的资源。

    也能作为兵源地。

    拥有地理位置不错的港口。

    同时,还有不错的抵抗意志。

    特别是这种抵抗意志的主导者,还是整个朝鲜的中上层。

    但真要论起来。

    朝鲜却也不可能因为这份抵抗意志而彻底成为正黑旗的后方。

    即便把正黑旗是由大明主导这个消息放出也一样。

    因为在丙子胡乱之时,朝鲜的军事力量无论海陆都是被击溃并瓦解了的,也就是海军没能全部加入战斗,不然锦衣卫想弄大炮还真的跑朝鲜王城去弄。

    所以,如果朝鲜正式宣布不再对建奴称臣,或是暗地里派出军队协同正黑旗作战被满清发现。

    那么就算正黑旗能挡住从陆路而来的敌人,也无法阻挡建奴水军直抵朝鲜本土。

    短期而言。

    朝鲜只能成为一个贸易对象以及中转站,除非大明或正黑旗能够掌控渤海与黄海海权。

    到了那时,朝鲜才有胆子对满清倒戈,躲在后头卖力叫嚣。

    国小力微兵弱。

    大明逆境,朝鲜无能为力。

    所能做到的,不过锦上添花。

    但对如今体量不大的正黑旗来说,是个很好的合作对象。

    所以在宁古塔简陋的宴会上,朱由检笑容满面的促成了朝鲜出点钱货赎人,得来的钱货一半归正黑旗诸部落一半归正黑旗的好生意。

    这阵子连连征战,不算俘虏,单论从宁古塔地区解救出来的奴隶,转为披甲人的加上作为后勤的女奴,一共有四千六百多人!

    其中近三千是朝鲜人。

    而这三千朝鲜人中,自然存在大量曾经属于朝鲜‘两班阶级’的人。

    这一词本意指朝堂之中,君王坐北向南,以君王为中心,文官排列在东边,武官排列在西边,即“文武两班”。

    因为这一阶级的人当中多有朝堂官员,或能够培养出文武官员。

    所以在朝鲜这‘两班’就成了一种阶级词汇,多指地主与士大夫,氏族门第与勋贵也在此列。

    直白说的。

    身家也代表了身价。

    李家兄弟自然是答应的。

    贵族用钱换人这是常规操作,壬辰倭乱不也是这样吗?应该的,王师在北征战给救了回来,不给点钱酬谢这像话吗?

    普通人家想换回自家亲戚更是只需要这个人等重的粮食就够了?

    王师真是仁慈啊。

    区区中人良人,也能享有这个待遇?

    野人女真诸部也没话说。

    他们一路上正犯愁呢。

    俘获太多了,里头更是有很多男人。

    为了部落的安全稳定与未来,女人成为部落的一员得关上一阵子,男人就得面临更严苛的考察。

    而这俘虏里女人也多。

    这更是不行,部落里的丁口都是有数的,不是来一个收一个,得看着粮食来算,太多了养不活!也管不过来。

    而之前几次劫掠已经让很多小部落的人口出现了饱和状态。

    在老林子里生产也很艰难。

    养奴隶什么的......他们也干过。

    而结果就是,养活自己就已经很艰难了。

    在正黑旗出现之前,他们以前吃用很多时候不一定有满清奴隶来得好。

    所以老林子里的奴隶,就是吞并部落后得到的短期消耗品,能活一年就是命长了。

    值得信赖的男丁数量上不去,那么要那么多女人也没用,因为生存环境与生产力,奴隶养不起。

    死循环了。

    所以这些俘获过来的多余人口如果能换成粮食,正好能让部落久违的过一个肥硕的冬天。

    再说了,兀儿特拍着胸脯表示这笔交易不会亏。

    兀儿特的话还是得相信的。

    他说的就没有错过。

    而朱由检表示。

    这法子只是为了将大量被俘获的人口以待交易商品的名义留在黑旗堡而已。

    七年多过去,这些朝鲜人能被赎回去百八十个就顶天了。

    剩下的妥妥的披甲人,旗协军和壮劳力。

    野人女真没法善用劳动力,正黑旗能,黑旗堡初步开发也到位了。

    如此,简陋的酒宴算得上是欢声笑语,即便语言不通,李家俩兄弟也大着胆子去和那些归化上国的胡骑亲近亲近。

    虽然是蛮夷,但咱们也勉强算是在上国将军麾下任个闲职了吧。

    和同僚多亲近一下总没错的。

    虽然是蛮夷。

    哟,这有些扎眼的是?金钱鼠尾?

    还是女真人?

    上国这眼光啊,就......突出一个坚持不懈,咬定青山不放松!

    哦,也有学着上国将军和将军亲卫编出那种顺眼些的辫子的。

    都是辫子,上国的辫子就是不一样啊。

    一定是大明军中流行的发型是吧。

    此时京师,正在领饷的新归降大清绿营士兵表示,确实。

    辫子流行着呢。

    一些前大明士兵为了表示自己诚心归降,专程剃了头来的,有的还披着一身甲呢,路上不少建奴见了都得殷勤的跪地打个千儿。

    “天老爷哟,三儿你瞅瞅。”

    一名明军士兵向同伴掂量了下手头的二两银子:“这像话吗?”

    同伴沉默片刻后,一把给推了回去:“揣着吧你。”

    “打今年二月起,我也就领到这二两银子啊。”

    “一个月就二两。”

    有些回怼意味的说出口,这士兵随后脸上挤出苦笑,和边上同伴一对眼,都是意味深长。

    “嗨!”

    “领不到的再多也没用不是?”

    “他娘的。”

    “憋着吧,咱们怎么也比那些个自己就剃了头的好些不是?”

    “呵。”

    这边冷笑一声,远处正在收编这些前来归降士兵的汉人官员突然大喊道:“新来的还有没有懂操弄火器的!火铳手月俸三两啊!懂火炮的除了三两月俸!每月还有盐菜布匹!战时翻倍!”

    此言一出,这些前来归降的明军顿时更为踊跃。

    两闲谈中的明军只能对视一眼耸耸肩。

    还没能再说上两句。

    两人的上官把总,哦,现在要叫佐领,听说本来是要叫牛录额真的,但满人为了不和他们那八旗混淆,就给改了。

    佐领说了,要带队去管制某地疫病。

    把那个地方得病的都揪出来集体关押,等死完了一把火烧了,疫病也就除了。

    这事儿他们熟,就是风险有点大,指不定被烧的尸体里头也有自己。

    哟。

    干这活儿算是战时,额外还发点粮食咸菜什么的?

    那倒是个不错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