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 > 第二百四十八章 李渊召见,无可挑剔的新君(4/5)

第二百四十八章 李渊召见,无可挑剔的新君(4/5)

    ,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

    一场紧急军事会议,最终还是在徐风雷的提议下,确定了方向。

    议和!

    但不是大唐议和,而是迫使颉利可汗主动议和!

    至于该如何达成这项目标,李世民给每个参豫政事的大臣都留了“课后作业”,特别是对徐风雷,那更是重点关照对象。

    散去会议,李世民起身欲回书房,却见一太监进堂来报:

    “陛下。”

    “太上皇请您过去一趟。”

    李世民微微一怔。

    “备辇,朕这便去。”

    他整了整衣冠,朝着堂外走去。

    ……

    太极宫,两仪殿。

    “儿臣,参见父皇。”

    李世民虽身穿龙袍贵为天子,可在李渊面前,却还是异常的恭谨,甚至比当年是秦王的时候更甚。

    此刻,他行的是跪拜之礼。

    李渊坐在椅上,看着这个已经成为大唐皇帝的儿子,神色有些复杂。

    自那天传下诏书之后,他便没有召见过李世民,纵然这个儿子屡次求见,他也不应。

    故而,父子俩,已有许久不见了。

    “……起来吧。”

    李渊抬手道,

    “如今你已是皇帝,不用再跪伏行礼。”

    “大唐皇帝,不应屈膝。”

    李世民闻言,却是摇了摇头。

    “父皇此言差矣,儿臣首先是您的儿子,其后才是大唐的皇帝。”

    他应道,

    “儿子跪拜父亲,乃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纵然儿臣成了皇帝,但父皇贵为太上皇,地位在皇帝之上,所以儿臣更应跪拜。”

    李渊微微沉默。

    “……你话说得是真漂亮。”

    他抬手道,

    “行了,起来坐吧。”

    “朕今日召见你来,是要问你一桩事。”

    “听说颉利可汗率大军南下,已过泾州了?”

    李世民起身落座,神色平静。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李渊知道也不奇怪。

    估摸着这会儿长安城里都有不少人知道了,已有人举家避祸都有可能。

    “是。”

    李世民点头道,

    “突厥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领兵二十万,来势汹汹,兵锋直指长安!”

    “这一回,他是要动真格的了。”

    李渊童孔微微一缩。

    他虽知道突厥来犯,却没想到竟然动静这么大!

    二十万……足以将长安踏平!

    “你打算怎么应对?”

    李渊忙道,

    “上个月你调集李靖、李绩、李道宗三路大军班师回朝,就是为了这一仗吧?”

    "target="_bnk">https://></a>

    </a>

    “如今长安有多少兵力?”

    “回父皇,儿臣的确对突厥动向早有察觉,故而早做了准备。”他如实道,“如今长安已有十数万大军拱卫,纵然兵力不及突厥,但自保无虞。”

    李渊闻言,这才松了一口气。

    “看来……你是想打这一仗了。”

    他喃喃道,

    “早早部署也好,也好……”

    “不。”李世民果断道,“儿臣并不打算与突厥决一死战,儿臣打算议和。”

    李渊:“?!”

    “嗯?”

    他勐地抬头,讶异道,

    “议和?为何要议和?这可不是你的风格。”

    李世民闻言,却是微微一笑。

    “儿臣昔日是一战将,自然喜欢作战,但如今,儿臣从父皇的手里接过这份重担,已然是天下之主,应当为天下臣民考虑。”

    他正色道,

    “隋末大乱,生灵涂炭。父皇虽开创大唐,平定天下,但天下人口却从隋文帝时的八百万户锐减到了二百余万户,这数目,实在是触目惊心!”

    “如今天下疲敝,身为皇帝,当务之急是发展民生,与民休息,决不能穷兵黩武,为了一时的战果,而置百姓不顾!”

    “故而,儿臣调兵拱卫京师,不过是用于自卫,绝非好战。”

    李渊:“!

    !”

    听完这番话,他的目中已然露出不可置信之色!

    “真不敢相信……”

    他喃喃低语道,

    “这样的话……竟然是从二郎你的口中说出来。”

    “朕还以为……”

    李世民惭愧一笑。

    “父皇还以为儿臣是那个一心为了打仗,其他全都不顾的马上秦王?”

    他摆手道,

    “不瞒父皇,儿臣这些年来,也成长了。”

    “打仗,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在某些情况下,纵然是打了胜仗,也于国无益,反而是加重了生民的负担。”

    “这样的蠢事,儿臣不会去做,儿臣一心所想的,便是当一个宽仁明君,恢复天下元气而非消耗。”

    李渊点了点头。

    “不错,不错……”

    他望着李世民这一举手一投足,哪里还有半分军人戾气,目中不禁露出欣慰之色。

    只听他轻声道:

    “原本朕不欲立你为储君,便是担心你穷兵黩武,将国家本就不厚的底子败光。”

    “现在看来,是朕多虑了,你的确是那个上马能战,下马能治的明君,这大唐的江山交到你的手里,朕放心了。”

    “只是可惜……朕不能早早察觉,早早决断,以至于……”

    说到此处,李渊已然是有些哽咽。

    他想起了李建成,想起了李元吉……

    一股子浓郁的后悔,再度涌上心头,充斥心田。

    “父皇……”

    李世民跪到李渊面前,抱住了他的大腿,双目之中亦是噙满了泪花,

    “儿臣一定不负父皇重托,将这座江山治理好,令我国祚绵延!”

    李渊轻抚着他的头,低声道:

    “那便最好,那便最好……”

    “如今你已是一国之君,便不要在东宫做事了,否则天下人都要骂我这个太上皇不识时务,不给后人挪地儿。”

    “这座正宫两仪殿,便由你入主吧,朕过两日便搬走,搬到偏殿居住。”

    李世民闻言,顿时大惊。

    “那怎么可以!”

    他连道,

    “父皇乃是太上皇,理应住在两仪殿内!岂能搬迁偏殿?”

    “儿臣在东宫做事即可,不碍事的!天下人也绝不会所有非议!”

    “反倒是父皇要搬走,天下人才会非议儿臣不孝,将父皇您赶走……”

    “为儿臣着想,请父皇收回成命!”

    李渊看着李世民,神色越发复杂。

    如今的李世民,做什么事情都无可挑剔,比当初那个混小子懂事了不知道多少倍。

    可为何……

    他的疏离感却越来越重。

    李世民啊李世民,你究竟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演……

    为父看不透了,真的看不透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