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红楼当剑圣 > 第五十七章 指点

第五十七章 指点

    功德关乎自身,一丁点的变化都能觉察到,王蠡连忙察看功德。

    草了!

    还是一点都没增加!

    这是切切实实的被人讹了二两银子,虽然不多,却是窝火啊!

    救人、给钱,都换不来功德,小青说的果然没错,人心怎会沦丧至此?

    活(da)菩(sa)萨(bi)?

    王蠡长吁了口闷气,他还不至于去追那老者,把二两碎银子要回来,只是摇了摇头,连湿潞潞的衣服都忘了蒸干,往县学走去。

    当然,他心里还是有些侥幸的,万一是游戏红尘的老前辈呢?

    这种事就和买彩票一样,中了,就是大奖!

    不中,也只是两块钱的事情。

    王蠡忍住了回头看的冲动,加快步伐,当来到书院时,才想起衣服仍是湿的,忙匆匆运功蒸了蒸,才踏进门槛。

    “哟,王蠡来啦!”

    书院的教习非常热情,毕竟王蠡放弃了去三级书院进修的机会,也要为书院搏一搏四级书院,这得是多少仗义的人才能做出来的事?

    至少比那个狼心狗肺的薛蝌好多了。

    诶?

    王蠡心头一喜,得到了一小丝功德!

    就这都有功德了,如果自己真的帮助书院晋升四级,岂不是能得到更多的功德?

    突然王蠡明白了功德的内涵。

    功德不在于好坏,而是在正确的时间,对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情,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哪怕一个十恶不赦之辈,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他也会感激,收获功德。

    简而言之,做善事不一定就有功德,功德既然来自于人心,那么也与世情有关。

    当做善事得不到功德的时候,考验的是人性,也是对内心的拷问,这也让他理解了为何大罗剑经筑基还要修炼情志。

    “请问老院长可在?”

    王蠡笑着问道。

    “在!”

    教习回身一指。

    王蠡拱了拱手,快步离去。

    “进来!”

    当来到院长的小院里,屋里传来叫唤,王蠡推开了门,现出了若有所思之色。

    老院长还在看金瓶梅!

    众所周知,金瓶梅是一本世情书,原来老院长与自己不谋而合啊!

    “见过院长!”

    王蠡拱手施礼。

    “嗯~~”

    老院长放下书,看了眼王蠡,问道:“掉河里了?”

    “倒也不是,遇到一者坠河,学生将他救了出来……”

    王蠡也不隐瞒,把经过详实道出。

    老院长沉吟道:“你救了人,给了银子,却未得到功德,心里是否有怨气?”

    王蠡老老实实道:“怨气谈不上,只是有些郁闷。”

    “如果今后再遇见类似的事情,你还会不会救?”

    老院长眼神变得凌厉起来。

    王蠡心知在紫府境高手面前,自己哪怕有一丁点的言不由衷都会被觉察出来,亏得自己领悟了功德的内涵,心境早已平复了。

    倒也不慌不忙道:“人间百态,红尘万象,大赵亿万百姓,什么样的人都有,一叶障目不可取,学生岂能因一鼠目寸光之人徒自乱了心境?”

    老院长不置可否道:“如何一再遇上这种事情,你是否会心寒?”

    “不会!”

    王蠡自信道:“帮助别人,未必要获取回报,自己也能快乐,世间虽浊恶,却还是有些美好的东西。”

    “哦?”

    老院长眼里射出奇光,他能分辨出,王蠡说的是真心话,不禁暗暗点头。

    “此书你可曾看过?”

    老院长又指着金瓶梅,问道。

    “看过!”

    王蠡点头。

    “这是本什么书?”

    老院长又问。

    王蠡道:“世情书!”

    “咝~~”

    老院长倒吸了口凉气,这小子与老夫不谋而合啊。

    不象现代人,当时人对金瓶梅的认知以刘备文为主,文人雅士素来不齿,老院长不禁对王蠡生出了种同道中人的感慨。

    “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王蠡你是哪一种呢?”

    老院长忍不住问道。

    王蠡沉默了片刻,才道:“学生初读此书,心怀羡慕,西门庆不过市井无赖耳,凭下作手段,赚来家财万贯,娇妻美妾,好不潇洒快活。

    再读之,心生愤怒,武大郎本份老实,无非是生的丑些,却惨死于尖夫银妇之手。

    次读之,心生悲凉,没有谁生来下贱,若有可能,想必潘金莲也不愿活成一个为达目地,不择手段的银妇。

    学生请问院长,是什么原因,让好生生一个人,变成了全无礼义廉耻的恶鬼?

    学生又读之,心生后怕,武松,行侠仗义,赤心真情,真君子也,为报兄仇,前程尽毁,试问究竟是何原因,令得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

    老院长现出了深思之色,王蠡思考的角度,是他从未想过的,但是反思之后,又令人惊悚,为什么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最终都活成了鬼?

    究竟是什么原因?

    “你可知晓?”

    好一会儿,老院长问道。

    王蠡摇摇头道:“我也不知,但是我会时刻警省自己不可以活成那样。”

    “是啊,我们管不了别人,难道还管不好自己?”

    老院长哈哈一笑,挥了挥手道:“好了,只是闲聊而己,想明白了就去想,想不明白,也没必要去钻牛角尖,你已经受了法,算是正式踏入儒门修士行列,你对两个月后的府试可有了解?”

    “正要请老院长指点!”

    王蠡肃容拱手。

    府试的流程与童生试类似,依然是三天。

    第一天笔试,分别考经义、史论与策论各一道,当夜阅卷,次日一早张贴淘汰名单。

    第二天诗词,流程等同于童生。

    第三天斗法,以儒家六艺相斗。

    金陵府八县考生,角逐三十个秀才名额。

    老院长沉吟道:“笔试与诗词比试,老夫没法教你什么了,想必以你之才,通过不难,难者在于斗法,你可知为何?”

    王蠡点头道:“是历届落榜的老童生。”

    大赵规定,三十以下,都可参加童生试,有些考生已经落榜好几次了,或许文才并没有太大的提升,但是对儒家六艺的理解,绝不是只参悟了两个月的新科童生可以比拟。

    很多新科天才童生,就是折戟在老童生手里。

    书院在童生试后,所做的针对性练习也多在实战方面。

    “嗯~~”

    老院长捋须道:“看来你也明白,儒家六艺你修习的是哪一艺?”

    王蠡道:“六书之象型。”

    “象型?”

    老院长拧了拧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