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1480之新世界 > 第七百五十章:百年

第七百五十章:百年

    时间转眼来到新世界100年,西元1579年。

    时值宋洲立果百年之际,各种庆典活动自然必不可少,特别是以“百年”为主题的立果广场大Y兵,将整个庆典活动推向了最高峰。

    大Y兵宋洲之前没少搞,不过像今年这种形式的却是罕见——检阅完的部队直接分批登船,开赴东北总督府,参加即将开始的宋洲对北方鞑靼人的军事行动。

    由迎日城陆军学院最新一期士级、尉级军官组成的方阵,许多学员的课程还只完成了一半,便全部提前毕业,要去战场上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迎日城陆军学院建校思路参考的是后世军校,而不是华夏自古以来的武举制度。

    华夏武举制度创始于武周,武则天于长安二年(702年)开设“武举”,选拔有武艺之人,由此始创选拔武将的武举考试。

    武则天时期,武举由兵部主持武举考试,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偏重于技勇,重点是马上枪法,而整个制度还不够完备,属武举的创制时期。

    宋代开始,武举被纳入整个科举体系之中,确定了三组考试的程序和外场考武艺、内场考策论兵书的考试办法,武举制度臻于规整。宋代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还要考问军事策略,比如孙吴兵法(孙子、吴起)等。

    到明朝时武举考察内容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把军事谋略置于军事技术之上,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便不能参加武试。初期的笔试考三题,试策两题,另一题论考四书。后来四书的题目改为默写武经。但明代的军事职位多半由世荫承袭,再加上由行伍逐步提拔起来的,武举选将只是个补充形式。

    明朝武举创制甚早,但制度一直没有确定下来。直到成化十四年(1478),才根据太监王直的建议,以文科为例,设武科乡、会试。弘治六年(1493年),定武科六年一试,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准试弓马。后又改为三年一试。考试内容主要是马步弓箭和策试。

    历史上在万历末年,曾有过一次实行武举改革的议论,有朝臣主张设“将材武科”,初场试武艺,内容包括马步箭及枪、刀、剑、戟、拳搏、击刺等法;二场试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项;三场各就其兵法、天文、地理所熟悉者言之。可惜,这样一个与时俱进的主张,并未得到朝廷的重视。

    至淸朝,基本沿袭明末武举的考试程序与办法等。

    武举创制最大的弊端就是看起来像是选兵王,却要求武人具备大将的韬略,从小兵到将军,中间一环基层军官的能力缺失,要上不上,要下不下,最为尴尬。

    Y兵看台上的老校长见学员列队从身边走过,无奈的对坐在一旁的果防部长项志学,说道:“战争是最好的老师,理论联系实践,才能更好的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希望战争结束,他们都能胸带勋章,人人皆成为独当一面的将领。”

    项志学笑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校长能出此言,说明这些人都是可塑之才,将来定然前程似锦!”

    路过的一列列兵士排山倒海高喊着“大宋万岁”,引得道旁的路人纷纷共鸣,有人高声附和,有人更加热情的挥舞手中的旗帜,向士兵们投去敬佩与羡慕的目光。

    宋洲立军几十年所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扭转了百姓对军人的蔑视,这些人不在是百姓眼中的贼配军、丘八,而是一个个保家卫果的战士。

    华夏古代士兵地位最高峰是晚唐,此时期的士兵的地位高得有些过头,能称得上“武夫当朝”。

    到宋代、明代,武人不断收到打压,文人地位逐渐抬高:先是《宋史·兵志》“或募土人就所在团立,或取营伍子弟,听从本军,或募饥民以补本城,或以有罪配隶给役,取之虽非一途,而伉健者迁禁卫、短弱者为厢军”;后是明朝设立军户、卫所制,士兵子弟祖祖辈辈设定成军籍。士兵的地位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品武将可能比不上一个七品文官,士兵们哪还有什么荣辱感可言。一个没有荣辱感的军队,做出什么事都不会觉得奇怪。

    两架小飞机并驾齐驱从空中飞过,瞬间引爆了大Y兵现场的气氛,不止是围观的百姓,就连看台上的元老们都纷纷站起,仰着脖子向天空张望。

    “这是新组建的空军部队,这也不是他们头一次亮相了,想不到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以前也就听你们多嘴提一句,哪有现场看得这么震撼!”

    皇室顾问听着七嘴八舌的议论,穿过看台席,走到前排女皇周葭御座后,提醒道:“殿下,马上该您上台演说了!”

    周葭御点头道:“我知道,演讲稿我已熟记于心!”

    当最后一支部队走完,周葭御在皇室顾问的搀扶下,走到演讲台前,发表了新世界100年的首次演说。

    这场名为“‘百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演说,其目的便是为大北方地区的军事行动吹风,虽说宋洲要对北方鞑靼人动武早已不是秘密,但之前都是媒体在放出风声,官方埋头扩军备武,一直没有表明态度,现在算是官方表态。

    除此外,在这场演说中,女皇第一次将明朝称为“逆明”,将已经灭亡的元朝称为“伪元”,这为往后宋洲与明朝的关系定下了基调,宋洲是不可能尊明朝为华夏正统的,结束与鞑靼人的战争后,宋洲顺理成章的要与明朝争夺“正朔”名分。

    大Y兵结束,各报纸通篇刊登了女皇的演讲词,一场关于演讲词背后的解读与舆论造势悄悄拉开了序幕。战争再怎么打,也不可能打到本土,许多人是抱着看戏的心态,参入到这场大讨论中,宋洲的“百年之庆”亦因此逐步被逼近的战争脚步,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