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1480之新世界 > 第六百三十五章:向西的探索(1)

第六百三十五章:向西的探索(1)

    新世界79年,西元1558年,盛夏。

    东北地区的饥荒还在持续,暂停了好些年头的向西探索,在这个艰难时刻又重新启动,原因无他,时间不等人。

    遥远的西西伯利亚,有一个草原游牧果家名为西伯利亚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建立于1460年),又称失必儿汗国,是金帐汗国衰亡后,分裂出来的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的四个汗国之一。

    在西伯利亚汗国不算长久的历史中,权力一直掌握在黄金家族昔班的后裔手中。到15世纪中叶,昔班家族纵横四海的伊巴克汗(1478年-1493年)被内部的泰布加家族诛杀,伊巴克汗的儿子穆尔塔扎无奈遁走中亚,投奔到了同为昔班后裔所统治的布哈拉汗国,并在那里生下了悲情英雄库楚姆汗。

    1555年,成长起来的库楚姆在布哈拉汗国的支持下决意出兵复仇。此时的西伯利亚汗国正处在泰布加王朝的统治之下,统治者雅迪盖尔无力阻拦气势汹汹的库楚姆,于是转而投奔罗斯,寻求沙皇伊凡雷帝(1530年-1584年)的庇护。雅迪盖尔以向罗斯提供了一笔数额巨大的毛皮贡赋为代价,取得了伊凡雷帝的支持,但罗斯人此时的心思专注于攻打局势动荡的阿斯特拉罕汗国,根本没有出兵到额尔齐斯河帮助西伯利亚汗国的能力。

    雅迪盖尔献上的巨额贡赋并没有为自己带来援兵,反而激化了他与周边被统治部落的矛盾,库楚姆的复仇行动不出意外,肯定会可能。

    而另一边,罗斯在西面的扩张碰壁后(西面瑞典与波澜/势力正盛),就会开启东扩之路,宋洲必须赶在罗斯东扩前,与库楚姆取得联系,支援其对罗斯的抵抗,为宋洲在西面构建一道天然屏障。

    广袤的西伯利亚,东西跨度实在太远,在没有铁路的情况下,后勤供应难度巨大,宋洲不可能出动上万大军,向西攻略,围绕这片土地的争夺,其能动用的兵力顶多在千人左右。

    自新世界30年以来,宋洲在东北大地的攻略重心一直是向南,对西面的探索止步于漠河堡(后世北极/村)。

    历史上,漠河堡这块地要等到1860年(淸咸丰十年)才会有人居住,当地的气候十分严寒,一月平均气温在零下30℃,极端时候可能达到零下50℃。

    接到总督府的命令,两艘百吨级的小型桨帆探索船立刻开始了物资准备。除了随行所需的粮食,最主要携带的还是工业制成品,如布匹、毛呢、铁锅、小刀、盐砖等,这些东西必要时可以用来交换食物,当然,武器弹药也是不可或缺的。

    还有一件令人值得高兴的事,便是这一路的探索交易所得归探索队众人所有,如果能换回大量毛皮与金沙,那对探索队每个人而言,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总督府似乎是可疑以利诱之,让向西探索有利可图,这让不至于没人愿意往苦寒之地跑。

    探索队共有160人,其组成来源复杂,有山丹人、也有野人女真、更有索伦人。其带队队长忽必胜便是一名索伦人。

    山丹人的“山丹”源自明代奴儿干都司的赏赐与淸代的“贡貂赏乌林”。黑龙江流域的边民,起初得到朝廷的赏赐后只在族内交易,后来发展成为各个部族间的交易,甚至扩展到虾夷岛。库页岛与虾夷岛的土著被野人女真称为“香旦”,即邻人的意思,是鄂伦春、尼夫赫、赫哲等土著民族的混称,后来,虾夷人则将“香旦”讹为“山丹”。

    山丹人是最早一批投靠宋洲的土著部落,如今沿着黑龙江下游分布的各个堡垒,都有这些人的身影。

    索伦人是一个民风强悍的部族,艰苦的环境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勇猛善斗的素质。长期在马背上放牧射猎,不仅让他们骑术高超,而且箭法极准,矢无虚发。在明以前这个部族被称为通古斯、雅库特,淸称索伦。明末淸初以“索伦部”统称索伦、达斡尔、鄂伦春等部族。据说索伦人最早可以追溯到青铜时代,当时他们生活在美丽的北海湖畔,这个部族在世代的变迁当中依靠自身的顽强一直存续。

    这样天生的“森林兵”好苗子,宋洲自然是极力拉拢,未来他们将在西伯利亚与北美开拓中发挥重要作用。

    ~~

    一切准备妥当,两艘桨帆探索船随即启程。

    向上游航行了大约60公里,探索队来到了两条河流的交汇点,从北汇入的一条支流是石勒喀河,沿着固有河道继续向西便是黑龙江的正源额尔古纳河。

    石勒喀河是黑龙江的北源。发源于后世肯特山东麓,由鄂嫩河与音果达河汇合而成。河流全长1368公里(以鄂嫩河为河源),每年7月-8月为汛期,常有洪水,下游约560公里可通航。10月-11月初到次年4月末-5月上旬结冰,封冻期约半年。

    额尔古纳河上源为海拉尔河,发源自后世大兴安岭西侧吉勒老奇山西坡,西流到新巴尔虎左旗阿巴图附近始称额尔古纳河,后折向东北同石勒喀河汇合,成为了黑龙江。额尔古纳河以海拉尔河为上源,全长1666公里。后世吉拉林以下,河水进入峡谷,河谷更窄,两岸山地陡峭,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河水宽约200-300米,水深在2.5米以上,可以通航,是良好的航道,且水能资源丰富。

    “齐副队长,接下来该走哪条河道?”忽必胜举着望远镜,一边观察,一边向站在一旁负责绘图与驾船的副队长齐小宝问道。

    齐小宝翻看完前人留下的宝贵探索资料,说道:“北面的这条河,目前我们对其一无所知,而固有河道继续往上走,据来往的商旅讲,那里是外喀尔喀鞑靼部落的地盘,我的建议是规避风险,沿北面这条河寻找一条新的通往北海的道路。”

    忽必胜点头道:“大伙这次探索虽然是接到上级的命令,但谁不想多挣点钱,北面大有机会交易到珍贵的毛皮,既然你也是这个想法,那就向北进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