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1480之新世界 > 第三百二十三章:皇家典藏馆

第三百二十三章:皇家典藏馆

    迎日城。

    66岁的朴正泰依然身体康健,精神抖擞,来宋洲近二十年,他还保持着在济州时的穿衣风格与生活习惯。

    作为济州岛的最高李朝官员,朴正泰的级别不低,对于像朴正泰这样的旧官僚读书人,宋洲按照“人尽其用”的原则,将他们安排到皇家典藏馆,对收集来的典籍做归纳整理,修复保护,誊写翻译。

    朴正泰在皇家典藏馆一干就是20年,称得上勤勤恳恳。基于他的高龄,典藏馆已安排他荣誉退休,不过这老头却不乐意,依然坚持要干到自己走不动的那一天。无奈之下,典藏馆只好走返聘流程,让朴正泰继续工作,但对其工作时间没有硬性规定。

    一家人吃完早饭,各自忙碌起来。朴正泰与小儿子出门上班,几个孙子孙女也得送往学校上学,老妻儿媳还有一大堆家务事处理。

    “父亲,我去上班了!”小儿子推出加挂着斗车的自行车,孙子孙女们立即欢天喜地的爬上车,朝朴正泰挥手告别。

    妇人们将一家之主朴正泰送到门前,老妻熟悉地递上公文包,嘴里还唠叨着大儿子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看望老夫妻俩云云。

    宋洲低价出售给朴正泰一家人的居所是一栋三层的小洋房,原先老夫妻加俩儿子儿媳住在一起,还算宽敞。但随着孙辈的不断增加,小洋房也有些不够使用。后来大儿子因工作变动,便搬了出去,只在节假日时,才会回来看望两位老人。

    朴正泰接过公文包,一大早就听妇人的碎碎念,实在有些烦躁,他整理好着装,就快步赶往典藏馆。

    步行大约一刻钟,朴正泰来到皇家典藏馆门前,从公文包里找出自己的证件,通过了门卫的检查。

    在皇家典藏馆上班的,还有许多像朴正泰这样主动或被动来到宋洲的各国“老学究”,他们平均的工作时间都在十年以上,已能熟悉地用宋洲官话交流。前往自己办公室的路上,朴正泰不停与熟人打招呼,交流着众人在典籍中的见闻与心得。

    来到办公室时,时钟已过上午九点,朴正泰不敢耽误工作,从公文包里取出自己的老花镜和钢笔水墨瓶,赶紧接上昨天的进度,继续整理着高丽史文献。

    说是办公室,其实只能算朝鲜文史典藏馆里的一个小隔间。朝鲜文史典藏馆占地3万多平方,分为上下两层,有30多位像朴正泰这样的前李朝官员在其间忙碌。

    皇家典藏馆除了有朝鲜文史典藏馆,还建有明朝、安南、占城、倭国、满者伯夷等文史典藏馆,囊括了亚洲各国的文史典籍,可谓雄心勃勃,是要打造一座世界级的文化宝库。

    日积月累的收集,数百年后,这将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

    ~~

    一直忙到中午,当正午十二点的钟声响起,朴正泰这才感觉有些肚饿。

    与馆中相熟的几人结伴前往食堂就餐,一路上没少听遭流放的官员讲述燕山暴君的荒唐史。朴正泰听后,倒没有多大触动,毕竟他是李朝成宗时期的官员,已在宋洲本土生活了二十年,对万里之外李朝发生的一切也已感觉有些陌生。

    吃午饭时,副馆长通知,下午两点国王会来皇家典藏馆召开一个座谈会,有兴趣的可以届时参加。

    一帮老学究听言,皆有些跃跃欲试,都想在国王面前露露脸,说不定能混上宋洲的一官半职。

    北宋年间,宰相文彦博曾言“陛下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宋洲人自称宋末汉人遗民,在“与士大夫治天下”这点上似乎更进了一步,朝中诸事皆交宰相以及下属官僚处理,这在儒家文人看来,是妥妥的明君。

    唯一令老学究们感到不满的事,宋洲不用儒家理念治国,这不等于砸了儒家文人的饭碗吗?或许能趁着这次与国王见面的机会,向其劝进一番。

    吃过午饭,众人早早来到会议室等待。

    闲来无事的朴正泰翻阅起近几周的宋洲迎日新闻,报纸上大篇幅报道的内容都与新任首相房玄苍在外考察、指导工作有关。磕磕绊绊地完报纸上的白话简体内容,朴正泰心底不禁生出“廉颇老矣”的感慨。

    下午两点,国王周为敏准时带着一批年轻人出现在了皇家典藏馆会议室,与在这里工作的老学究们见面寒暄。

    随行的一批年轻人乃宋洲首座大学——迎日城大学的文史系学生,此次来皇家典藏馆,是想近距离观察旧文人思维与新思想有何不同。

    老学究们颤颤巍巍,拱手行礼后入座,会议室终于安静了下来。

    周为敏向副馆长询问起皇家典藏馆的状况,得知一切运转良好,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一儒衫打扮的老者走出座位,跪伏余地,朗声道:“殿下,草民有一言,还望殿下采纳。如今宋洲外无边患之忧,内无流民疖痈,理应勤修内政,政通人和。可草民在报上看到朝廷要整军备武,广招青壮,此乃穷兵黩武之举,还望殿下三思。”

    副馆长见此,在周为敏耳旁低语了几句,周为敏会意,亲自将老者搀扶起,笑道:“老翁所言情真意切,令我大受感动,不过老翁所说的穷兵黩武,却有些言过其实了。”

    不待老者反驳,周为敏继续说道:“宋洲以商立国,北至朝鲜倭国,西至锡兰古里,东至神秘大陆印加,如此广袤海疆,没有一支威武之师,如何能保护商贸的畅通。老翁只看到宋洲百姓安居乐业,却没看到朝廷背后的巨大财政支出,宋洲没有人头税、徭役等苛捐杂税,百姓田税极低,没有商贸,如何能有钱财应付朝廷的开支。我心中有一个理想,待宋洲商业繁盛,朝廷税收不依赖百姓田税时,便废除几千年来的田税,彻底减轻百姓的负担!”

    听到“废除田税”的惊世之言,老学究们各个张大了嘴,口中不能言语。

    周为敏坐回座位,在众人恢复平静后,说道:“今日这个座谈会,我想与在场诸位讨论一下为何华夏历史中,每个王朝为何难有超过三百年国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