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27年,西元1506年,七月中旬。
李朝,汉城。
中枢府事朴元宗、吏曹参判成希颜、吏曹判书柳顺汀三人秘密聚于一处,商议着一件大事。
自甲子士祸后,李隆如愿掌握了绝对王权。由于没了约束,其荒Y愈发变本加厉。
对于朝臣的态度,李隆毫不留情面,稍微忤逆的官员就会被他处以极刑,乃至处死。他还别出心栽的创制了许多酷刑,用以对付他认为有“凌上”之嫌的大臣,并动辄连坐亲属,一度导致监牢人满为患,不得不增加新牢房来关押与日俱增的囚犯,被流放至济州岛的罪官家眷更是一船接一船,即便是两班大臣也“受杖笞无虚日”。
为增加内帑,李隆在正常赋税之外巧立名目,横征暴敛,闹得民间民怨沸腾。
当时有人用谚文将李隆的暴政写成文章,贴在道路两旁,后被人揭发。李隆知晓后极为恼怒,不仅用酷刑处罚相关人士,并禁止全国上下学习谚文。他命司宪府监察每天巡视汉城各坊,每月十五日和三十日汇报民间言论情况,其他官衙在每月十五日和三十日汇报有无妄议时事之人,并鼓励父子相告,于是国中“人人自危,道路以目”。有周厉王那味了。
这般胡搞乱搞,迟早会遭反噬。宋洲曾派人善意提醒,李隆都置若罔闻,头也不回地在作死路上高歌猛进。
对李隆恨之入骨的朴元宗,就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迅速拉拢了一帮心怀不满的勋旧派大臣,开始谋划“反正”行动。
要问朴元宗为何对李隆恨之入骨,这还起自李隆干过的一件荒Y事。
采红使给李隆找来了上千后宫佳丽,他还不满足。在肆意J污大臣和宗室女眷后,他又打上了月山大君李婷(成宗李娎之弟)正妻朴氏的主意。朴氏最后不堪受辱,上吊身死。而朴元宗正是朴氏的弟弟。
密室内,成希颜神情紧张道:“慎守勤试探得如何,他是否愿意加入我们的行动?”
朴元宗摇头道:“他认为世子贤明,只要暴君一死,朝纲就能恢复正轨!”
柳顺汀冷笑:“慎守勤贵为国舅,被世子视作‘亚父’,一旦世子登位,还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何要加入我们的行动?”
成希颜又问:“柳子光那边游说得如何?他兼任五卫都摠管,手头能调动不少兵力,如果有他相助,我们将事半功倍!”
“已经联络妥当,只待时间一到,他便带兵入宫。”朴元宗答道。
成希颜与柳顺汀听此,心中坠石终于落地。
八月初九,是串联官员约定行动的日子,比历史上的“中宗反正”提前了一个月。
这天入夜,朴元宗与柳子光先行派兵前往任士洪与慎守勤的官邸,将两人诱出捕杀。
随后,两人带兵把景福宫团团包围,驱散了宫中卫队,取得了王宫的控制权。
在拿到慈顺大妃废黜李隆的懿旨后,朴元宗率兵闯入李隆居住的昌德宫,结阵于宫门前,勒令其交出国王印玺。
李隆百般抵赖,还幻想任士洪与慎守勤能带兵勤王,于是便和朴元宗干耗了半晚。
却说任士洪被杀,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长子任光载耳中,如此危机关头,还是保住性命要紧。任光载做“采红骏使”时,没少干坏事,一旦落入勋旧派大臣手中,定然不会有好果汁吃。
这时候,任光载忽然想起了老爹任士洪的远见,家中浮财全被其换成了宋洲果债。只要有债劵在,待逃去济州,自己一家老小依然能做个富家翁。
收拾好细软,任光载带着妻儿,由几个心腹奴婢护送,趁城中混乱,逃往河上码头。
一行人离开后不久,立即有大队人马包抄了驸马府(任光载是睿宗驸马),可惜这些人来晚了一步,扑了个空。
来到码头,心腹奴婢寻了半天,才找到一条小船。
“速送我们去济州,等到了那里,这一锭银子就是你的!”任光载拿出一锭五十两的银子掂了掂,向船家说道。
船家满脸惶恐道:“客官,我这船小,恐怕去不了济州岛!”
任光载知船家说的是实话,他焦急催促:“先载我们出海,只要能在海上遇到其他船只,这银子依然赏你,现在赶紧划船!”
“是是是!”船家急忙应道。
昌德宫,李隆仍然在与朴元宗僵持,直到柳子光迎来晋城大君李怿,李隆这才彻底绝望。
“我罪重大,固知至此,愿好为之!”李隆说完这话,命宦官将国王印玺交出。
早已串联好的一众官员连忙拥立晋城大君李怿为新王,仓促之下,李怿头戴翼善冠、身穿衮龙袍,即位于景福宫勤政殿。
李朝“反正”的消息,第二天中午传到了济州总督府。大虾收到这个情报,立刻命令济州岛各港海军出动,逡巡海峡,并暗中派船接应受此事牵连的李朝官员与商人。
勋旧派大臣重新掌权,立马展开了对政敌的打击报复。
李隆被贬为燕山君,独身流放至乔桐岛。废妃慎氏遭软禁,李隆诸子被赐死,张绿水、田非等爱妾被处斩。慎守勤的弟弟刑曹判书慎守英被杀,另一弟弟开城留守慎守谦也被杀害。慎守勤之女虽然一度随新君李怿入宫,但七日后就被逐出宫外。任士洪未来得及逃走的三子任文载被杀,两个女儿及女婿同样受到牵连。李隆的其他亲信如李季仝等,也没能脱罪。
除朝中大臣外,李朝各道官员和商人凡是与“奸臣”有来往的,同样被下罪缉拿。
勋旧派打击报复完,又忙着向宗主国明朝派使者请求册封,待士兵抄家结束,这帮勋旧派大臣方才发现,抄家根本没有多少油水可捞。
这些年,搭乘宋洲大船发财的商人不少,这些人多少与勋旧派眼中的“奸臣”有往来。在宋洲派船与他们接应后,这些商人立即收拾家当跑路,多年来在济州挣到的钱,最后又重新带回了济州。
由此还开了一个先例,济州岛成为了李朝官员、商人的避风港,达官显贵们携带资本外逃,将金银存入宋洲银行,加速了李朝贵金属的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