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第一帝 > 第二十七章:农科院,千斤重担

第二十七章:农科院,千斤重担

    朱由校笃定邓玉函、汤若望这帮传教士,会将自己所知所学,包括火炮技术,全都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

    就在于万历四十四年,发生的金陵教案,将传教士经年的事业成果,历经三载,全部都毁于一旦了。

    营建的教堂被摧毁,传教士被赶回壕镜,这对肩负使命来华的传教士群体,绝对是沉重的打击。

    朱由校聚拢邓玉函、汤若望这帮人,对所谓教义不感兴趣,他心里感兴趣的,是欧罗巴的火炮技术,造船技术等等。

    大明在这些技术领域,其实也有着独到建树。

    不过朱由校并不满足于当下,他要放眼未来,要带领大明走进大航海,稳步迈向工业时代。

    所以浑厚扎实的科学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或许三十年,或许四十年,或许更长时间,才能初见成效。

    像什么十年造蒸汽机,二十年遍地跑火车,那纯粹痴心妄想。

    科学领域的稳步攀升,是整体国力的体现,哪儿有那般简单啊,工业革命是那般容易诱发出来的?

    扯淡!

    没有生产力的提升,没有大宗贸易倾销,没有大片资源地占领,没有固本的新学思想等等,就想搞出来这些?

    那还是多睡睡觉的好。

    梦里什么都有。

    “这红薯,土豆,玉米都有了,看来要着手试种培育,筛选良种才行。”拿着一块红薯的朱由校,眉头微蹙,囔囔说道。

    “真叫朕把心思都放这上面,这不太现实,朝中的局势扑朔迷离,辽东又是那德性,以后还有频生的灾情。

    这内忧外患之下,哪儿有那么多精力,都放在这上面啊,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专业的人来做。”

    叫刘若愚谴内廷宦官,着京卫都督府的人,将邓玉函、汤若望这帮传教士,悉数送到大明科研院。

    朱由校的注意,又回到红薯、土豆、玉米上来。

    高产作物是寻来了。

    试种培育也是大事。

    “刘若愚,朕叫你派人,传召徐光启进宫,徐卿过来没有?”朱由校放下红薯,看向刘若愚道。

    此前召见骆养性前,朱由校便想到了徐光启,此君除在兵政、火器等方面擅长,对农业水利研究亦擅长啊。

    像《农政全书》、《甘薯疏》、《农遗杂疏》、《农书草稿》、《泰西水法》等传世著作,都是此君所著。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像徐光启、孙元化这些接触过西学,接触过教派的人,都是技术型人才,能力不俗,可独挡一面。

    但就因为他们入了教,被大明主流所不能接受,所以在仕途上,在待遇上,都不是那般的亨通。

    守旧思想严重,排斥外来,固步自封等等,亦是大明的顽瘴痼疾,不过想着手解决这些顽瘴痼疾,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臣…徐光启,拜见陛下!”

    刘若愚刚想上前解释,风尘仆仆赶来的徐光启,就走进东暖阁,向天子作揖行礼道。

    不过龙案之上,摆放的红薯,却叫徐光启惊诧的抬起头。

    “甘薯?!”

    见徐光启这般,朱由校笑了。

    “徐卿,你先前呈递的甘薯疏,朕可是查阅过封存的案牍。”朱由校站起身,缓步朝神情激动的徐光启走去,边走边说道。

    “朕御极登基之初,就命锦衣卫奉旨离京,赶赴杭州、壕镜等地,除聚拢西洋传教士以外,更为寻找甘薯,还有土豆和玉米两物。

    朕先前就听宫里的人讲过,说这些东西产量很高,所以想要试种培育,看能否在我大明推广种植。”

    “陛下英明啊!甘薯一物,产量的确惊人,味甘,可食,且对土地要求很低。”

    徐光启神情激动,垂着的手微颤,开口道:“臣先前就在故乡,就曾多次种植过,若是……”

    看着情绪激动的徐光启,朱由校心里生出唏嘘,此君是为纯粹的技术型人才,对待能改变大明的事情,向来都是很重视的。

    只是处在这种大环境下,叫这些人才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所遭受的非议和歧视,亦是很强的。

    “徐卿无需激动。”

    朱由校走上前,出言安抚道:“朕明白你的意思,朕打算特设大明农科院,着卿家兼领此职。

    募集精通农事的人才,试种培育高产作物,培养农事方面的学子,稳步提升我大明耕种的产量。

    现在是红薯、土豆和玉米,朕希望农科院这边,以后能在小麦、水稻等作物上,亦能培育出高产品种。”

    徐光启流露出的惊愕,表露出他此时内心的震惊。

    这在先前是他从不敢去想的事情。

    毕竟试种培育等事,耗费时间很长,成果见效很慢,且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朱由校继续说道:“粮食,向来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农科院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是一副千斤重担啊。

    能否取得相应成效,关乎我大明国本稳定。

    朕有足够的耐心,也有绝对的信心。

    大明农科院一应耗费,皆由内帑进行调拨,此外,朕准许农科院的人,在内廷所辖一应皇庄,从事种植研究,内廷有司会全力配合。”

    “臣,叩谢天恩!”

    徐光启难掩激动,行跪拜之礼,作揖道:“陛下重视农事,乃大明之幸,百姓之福啊!”

    “快起来。”

    朱由校弯腰搀扶起徐光启,说道:“爱卿所负职责更重,眼下科研院那边,已步入正轨之中。

    日后爱卿,当以农科院为重,尽早培育出良种,朕会设法广泛种植起来。

    对了,朕还有一封密旨,爱卿带回西山,于我大明英杰共看,望诸卿家能体会到朕的所想所念。”

    “臣领旨!”

    心思全在农科院上的徐光启,此前并没有留意到,一批西洋传教士赴京了,而朱由校的这份密旨,就跟这些传教士有关。

    意思很明确,在大明科研院做事,当以社稷为重,思想什么的,要向边上靠一靠。

    以后传教之事,必须进行改编,才能恩准传播。

    在没有取得成绩之前,没有获得恩准前,绝不允许邓玉函这帮人,在西山从事传教,否则全部凌迟!

    西山是朱由校培养人才的摇篮,这防微杜渐的事情,必须要做到前面,不给邓玉函他们任何机会。

    朱由校可不允许,他眼里的人才培养摇篮,被邓玉函他们鸠占鹊巢,那带来的损失就太大了。

    “去吧爱卿。”

    将密旨给了徐光启,朱由校语重心长道:“希望科研院的诸卿家,不会叫朕失望,更不会辜负朕。”

    “臣告退!”

    徐光启有些迟疑,作揖道:“臣等定不会辜负圣恩的。”

    虽说徐光启这些人,都很早接触了西学,接触了教义,不过骨子里还是华夏血脉,忠君爱国之念,更是深刻在他们骨子里。

    有些事情只要挑明了讲,那徐光启这些人,肯定会重视起来的,相比较于传教之事,他们更看重的是大明改变。

    数千年的儒家思想,难道没欧罗巴的思想威力大?

    这点自信心,朱由校还是有的。

    错非是这样的话,朱由校也不会叫邓玉函、汤若望这帮传教士,费尽心思带回京城,叫他们实现东西方碰撞,以在大明碰撞出火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