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第一帝 > 第六十三章:社稷之臣

第六十三章:社稷之臣

    大明所暴露出的问题,许多时候不是急的问题,想解决这些弊政和毒瘤,就必须从底层逻辑着手。

    人才培养机制。

    核心班底建设。

    科研团队筹建。

    新军操练事宜。

    国营经济体制等等。

    需要朱由校去做,去办的事情,很多。

    “人才还是不够用啊。”

    看着徐光启离去的背影,站在殿前的朱由校,囔囔道:“李之藻这帮人,有徐光启出面举荐,算是没问题了。

    不过这外朝之中,有些位置也该挪动了。

    不然就依着东林党的德性,还有齐楚浙党等派,肯定会再起纷争的,要设法解决这一问题。

    魏伴伴,摆驾文华殿!”

    “喏!”

    魏忠贤忙拱手作揖道。

    自朱由校御极以来,虽未上朝理政,但他却没有闲着,因他而产生的影响,不管是内廷这边,还是外朝那边,都不小。

    “沙沙……”

    急促的脚步声,在皇城内响起,抬着龙辇的宦官,平稳的朝文华殿方向前行。

    朱由校倚靠在龙辇上,魏忠贤紧紧跟在身旁,皇权之下,天子威仪尽显无遗。

    “魏伴伴,骆思恭那边,查抄的钱财等,是否都运进内承运库?”朱由校托着下巴,对魏忠贤询问道。

    “现在做的事情多了,内帑这边只出不进,不行,另外东辑事厂这边,增扩的厂番进展的如何了?”

    “回皇爷,都运进内承运库了。”

    魏忠贤微微欠身,略微喘着气,说道:“东辑事厂增扩厂番一事,快做好了,随时都能出来做事。”

    “嗯。”

    朱由校点点头,看了看自己的手,说道:“先这样吧,等什么时候朕想好了,东厂再动吧。

    郑氏那边,尽快把事情做好。”

    “喏!”

    大行皇帝陵寝一事,秦良玉归川备战一事,大明科研院一事,仅仅是这些大项,就叫朱由校花出去不少银子。

    看似底子浑厚的内帑,经受不住朱由校的折腾。

    只是上述的这些事情,都必须要花银子。

    涉及大明皇权,涉及大明稳定,涉及大明未来,就算花再多的银子,朱由校都愿意砸!

    等郑贵妃这边做好,那内帑能增补不少的银子。

    到时整顿内廷名下的皇庄,干掉那帮贪婪的掌庄太监群体。

    派兵赶赴洛阳治下,拿下福王,查抄福王府。

    这两件事情,就能同时操办了,那时内帑的进项,就相对充实很多了。

    “拜见陛下!”

    感慨颇深的朱由校,被一道声音打断,见方从哲、刘一燝、韩爌他们,向自己作揖行礼,朱由校探探身,从龙辇上走了下来。

    “免礼吧。”

    朱由校抬手说道,缓步朝文华殿走去,方从哲几人相视一眼,流露出各异的神情,跟在朱由校身后,便一同走进文华殿。

    “朕今日过来,有件事情,想跟几位卿家聊聊。”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看向方从哲他们,开口道:“这几日,朕一直在熟悉朝政,有不少地方,难免会遇到些问题。

    你们都是先帝所选辅政大臣,内阁交由你们维稳,朕很放心,等朕熟悉了政务,就可上朝理政了。

    所以…朕想在翰林院这边,擢几位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常伴在朕的身边,为朕解惑。

    永城知县孙传庭,洛阳知县陈奇瑜,有大才,朕打算擢二人,任侍读学士,内阁即刻着办吧。”

    “……”

    方从哲、刘一燝、韩爌相视一眼,不知该说些什么。

    就当前朝堂的局势,天子不想着尽快上朝理政,却深居在这内廷,以熟悉朝政为由,不管外朝,这多少是不符合礼法的。

    “陛下…当前外朝的局势,有些不太好。”

    韩爌走上前,拱手道:“尤其是那御马监,在午门重地,张布红丸案所明罪证,颇有……”

    “韩卿,朕现在说的,是增补翰林院一事。”

    朱由校撩了撩袍袖,开口道:“御马监的事情,日后再议,红丸案乃朕钦定,将查明的罪证,公布出来,难道有错吗?

    方卿,增补翰林院一事,就着你来办。”

    “…是。”

    被点名的方从哲,迟疑刹那,拱手应道。

    虽然大明天子,能直接绕开吏部,提拔一些官员,但在当前的朝局下,这样做,是存在隐患的。请下载app爱阅app最新内容

    倒不是朱由校怕什么,主要是他简拔的孙传庭、陈奇瑜,有大才,是他挑选的帝党核心成员。

    哪怕是为了他们日后的仕途,不存在任何的污点,朱由校也要费些功夫,叫陈奇瑜他们,通过正常的晋升流程,从地方擢升到朝堂上。

    翰林院乃大明储相所在。

    能进翰林院的官员,最后不是去了内阁担任要职,就是空降到地方担任封疆大吏。

    考虑到卢象升,还没有通过科举,获取功名,朱由校不打算影响卢象升,等其高中之后,再按制留到翰林院观政。

    “对了,还有件事情。”

    朱由校想了想,伸手说道:“朕要见王象乾,还有督河道的王在晋,这几日,朕一直在看辽东封存的案牍。

    发现辽东那边,有很多事情隐晦不清。

    这两位卿家,在军政方面的建树很高。

    这辽东事,乃国朝的头等大事,朕这个大明天子,要解决好,不能叫建虏叛乱,再持续下去,危害国朝统治。”

    不管是陈奇瑜、孙传庭也好。

    还是王在晋、王象乾也罢。

    皆为朱由校选定的帝党班底。

    包括在西苑的孙承宗,尚宝司司丞袁可立等,朱由校都为他们安排好了位置,等震慑了朝堂,打压东林党的嚣张气焰,他们都要到各自的位置去。

    朱由校在谋一盘大棋。

    大明能否拨乱反正,就看朱由校的棋艺了。

    在棋局没有亮明前,他这个执棋者,要将合适的棋子,都一一捏在手中才行。

    “行啦,你们继续忙吧。”

    也不管方从哲他们,心里怎么想,朱由校站起身来,开口道:“朕还要回乾清宫,继续熟悉朝政,朕交代的这些事情,内阁即刻着办。

    朕不希望听到,此事办不好,或者别的什么,朕要结果,别的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