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第一帝 > 第四十二章:天子不上朝

第四十二章:天子不上朝

    “呼~”

    换了身干爽常服的朱由校,活动着发酸的手臂,忍不住轻呼一声,对今日锻炼的成长,他心里还是很满意的。

    能从绕着乾清宫跑一圈,到能坚持跑三圈,这进步不可谓不大。

    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日后怎样治理大明,怎样迎娶大明皇后张嫣,还有一众后宫佳丽呢?

    作为大明的皇帝,想坐稳龙椅,不叫国本出现晃动,开后宫,多诞生皇子,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皇爷…您的龙体,比之以前要更健硕许多了。”客氏面露笑意,端着一碗莲子羹,走到朱由校身前,说道。

    “乳媪,给朕拿来吧。”朱由校微微一笑,开口道:“这跑上几圈,打熬一番,还真有些饿了。”

    客氏递上亲手熬制的莲子羹,朱由校也不怀疑,便大口喝了起来,左右随驾的宦官、大汉将军,纷纷低下了头。

    随着魏忠贤、王体乾他们,在内廷强势崛起后,于内廷这一块,没有什么有威胁的隐患存在了。

    不过对朱由校来讲,想叫内廷彻底掌控起来,他还有件事情要做。

    那便是名义上归五军都督府管辖,但实际却被兵部协管的上直亲卫军。

    这皇城和宫城的宫禁,必须要独立起来,先前大明闹腾那么多事情,甚至还搞出梃击案这等可笑之事。

    要说背后没亲近郑氏的文官群体,暗地里的推波助澜,朱由校绝对不相信。

    “皇爷…此为东辑事厂,增补掌刑千户、理刑百户等一应人选,请皇爷御览。”

    从东辑事厂那边,回来的魏忠贤,见到朱由校后,双手捧着奏疏,恭敬道:“按照皇爷的旨意,东厂所辖内、外辑事厂,皆已明确划分开。”

    “嗯。”

    朱由校接过奏疏,便翻看起来,东厂,作为特务组织,其主要倚仗的,是从锦衣卫抽调的班底,组成领导队伍,并增扩厂番,来构建主要运转体系。

    不过对朱由校而言,这个东厂,所辖内、外辑事厂,在职权上的划分,还是不够清晰明确的。请下载app爱阅app最新内容

    内辑事厂,就该清一色的内廷宦官,增加内廷的职权阶梯,叫内廷的庞大宦官队伍,有清晰的晋升目标,这样对牢掌内廷就增加不少权重。

    与此同时,内辑事厂负责监察外辑事厂,还兼领抄家等特殊业务,这般内辑事厂出动下,一切斩获皆归内帑所有。

    至于外辑事厂,那便是特别行动、情报搜集等,是东厂的外勤队,同时作为调往锦衣卫的特别储备。

    将锦衣卫的权柄,交给骆思恭负责,并不代表朱由校就绝对信任,骆思恭这个城府极深的投机派了。

    再者说,朱由校心中构想的锦衣卫,是骆思恭无法培养出来的。

    朱由校要通过东厂,孵化出一个新的锦衣卫,一个对外的锦衣卫!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

    时间对朱由校而言,很充足,他有足够的耐心,一步步搭建他理想中的大明。

    “就按照上面的着办吧。”

    朱由校点点头,对魏忠贤说道:“另外朕叫你将田尔耕、许显纯等人,都聚拢到京城来,此事办的怎样了?”

    “已经派人去寻了。”

    魏忠贤低首道:“最迟一个月,奴婢定能将这些人,全都带回京城来。”

    “嗯。”

    朱由校点头道:“还有几件事情,要你即刻着办,一个,从御马监选派可靠人手,秘密赶赴辽前,将援辽的白杆兵和戚家军,奉旨带回京城。

    一个,从司礼监选派可靠人手,去召秦良玉进京,朕要见她。

    一个,朕写了一些虎将悍将的人选,多数是未进官场的,你按照朕提供的线索,将这些人全带回京城来。

    上述一应中旨,皆在龙案处,你取了去办吧,另外告诫那些人,对待朕所看重的人和队伍,客气点!”

    “奴婢领旨!”

    先知先觉的优势,是朱由校能从容布局朝堂,布局天下的倚仗,一面身居紫禁城,跟朝堂的各方势力博弈,一面利用内廷势力,来收罗能帮自己改变大明军队的良才!

    “拜见皇爷!”

    魏忠贤刚刚离去,司礼监秉笔太监李永贞,就拿着十几封奏疏,赶到了乾清宫这边。

    瞧见李永贞的脸色,有些慌乱。

    朱由校便知道外朝那边,出现些乱子了。

    “什么事?”

    “皇爷…司礼监这边,收到不少规谏奏疏,言皇爷御极以来,不开大朝,不开常朝,恐长此以往,对社稷不稳。”

    听着李永贞所讲之言,朱由校敏锐的觉察到,朝堂上的一些大臣,已经将眼睛盯到自己身上了。

    尤其是把控着科道的东林党,那就更是如此了。

    “哼…一个个真是闲来无事了。”

    朱由校冷哼一声,“朕一直在忙着熟悉朝政,不开大朝,不开常朝,是觉得时机还不够成熟。

    你拿着这些奏疏,到文华殿那边去,问问方从哲、刘一燝、韩爌三人,说朕不熟悉好朝政,就应朝臣所规谏之言,便是对社稷好了?”

    “喏!”

    对朝中的一些大臣,想劝谏自己开常朝,朱由校太清楚他们的意图了。

    一个是想避免自己,学自己的皇祖父,跟着玩一出不上朝,叫多数文官瞧不见天子,这样主动权就不在他们这边了。

    万历皇帝虽然不上朝,但对皇明的掌控,始终都没放松,内廷的班底,配上内阁,足够他掌控天下。

    不过这种消极的执政态度,不是朱由校想要的。

    但是就算上朝,朱由校也不可能日日开早朝,拿流于形式的常朝,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睡眠。

    朱由校要改上朝制度,以朔望朝作为大明常朝,遇到紧急事情,就召开御门听政,召有司官员处理。

    一个是在野的东林党人,只怕有不少抵达京城,或者送来书信来京,想要凭借在朝的东林党人,在朝中抢占更多的交椅。

    越是这样一种状态,朱由校就越不能心急,有些事情,是着急所不能解决的,他要掌握主动才行!